起强围作噩(公元217年),尽屠维大渊献(公元219年),凡三年。
孝献皇帝癸
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217年)
春季正月,魏王曹操驻扎在居巢,孙权镇守濡须,二月,曹操攻打濡须。
当初,孙权的右护军蒋钦屯守宣城,芜湖令徐盛逮捕蒋钦的下属,并上表将他问斩。等到孙权镇守濡须时,蒋钦与吕蒙负责指挥调度各路军队,蒋钦总是称赞徐盛的长处。孙权询问其中缘故,蒋钦回答:“徐盛忠心、勤勉、坚强,有胆略、气度,是一个督统万人的良将。现在大事还没有成功,臣下我应该帮助国家访求人才,哪里敢挟持私人怨恨而遮蔽贤能呢!”孙权非常赞赏。
三月,曹操领兵返回,留下伏波将军夏侯惇督统曹仁、张辽等二十六支军队屯守居巢。孙权让都尉徐详去曹操那里请求投降,曹操派使者答复说愿意建立友好关系,发誓与孙权重结姻亲。孙权留下平虏将军周泰统率濡须守军;朱然、徐盛等人都成为周泰的部下,他们觉得周泰出身寒门,心中不服。孙权召集诸位将领,摆酒设宴,开怀畅饮,孙权命令周泰解开衣服,用手指着他身上的疤痕,询问受伤的经过,周泰就回忆起以往作战的时间、地点,依次做答。周泰讲完后,孙权命他重新穿好衣服;握着他的胳膊,流着眼泪说:“周泰,你为了我孙氏兄弟,如同熊和虎一样作战,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和性命,受伤数十处,肌肤如同刀刻画过似的,我又怎么忍心不将你视为亲骨肉对待,委以统率兵马的重任呢!”宴席散后,孙权暂留,命令周泰以兵马开路、护卫,击鼓鸣号,奏起军乐,走出了军营。徐盛等人因此才听从周泰的指挥。
夏季四月,献帝下诏:魏王曹操可使用皇帝专用的旌旗,出入和帝王一样,必须警戒、清道。
六月,魏任命军师华歆担任御史大夫。
冬季十月,献帝下诏增加魏王曹操的特权:所戴王冠可有十二条旒,乘坐金根车,以六匹马驾驶,设五时副车。
魏立五官中郎将曹丕为太子。
起初,魏王曹操娶丁夫人,无子;妾刘氏,生子曹昂;妾卞氏生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操让丁夫人将曹昂记在名下抚养。曹昂死在穰城,丁夫人哭泣得不能自已,曹操愤怒之下,休了丁夫人,以卞氏为继室。曹植生性机警,多才多艺,才思文采敏捷而丰富,曹操非常喜欢他。曹操打算将女儿嫁给丁仪为妻,曹丕因为丁仪瞎了一只眼,劝阻了曹操。丁仪因此痛恨曹丕,同弟弟黄门侍郎丁廙以及丞相主簿杨脩屡次称赞临淄侯曹植之才,劝谏曹操立他为继承人。杨脩是杨彪的儿子。曹操用密函在外面探访对立继承人的看法,尚书崔琰用没有封口的信答复说:“根据《春秋》之义,应立长子。加上五官将曹丕仁厚忠孝、聪明睿智,应当继承王位,我的看法至死不变。”曹植是崔琰兄长的女婿。尚书仆射毛玠说:“不久前,袁绍因嫡庶不分,宗族与国家都遭受覆灭。废立大事,不是臣子所应该听闻的。”东曹掾邢颙说:“以庶子代替正统继承人,是先世的训诫,希望殿下深入考察。”曹丕派人向太中大夫贾诩询问使自己的地位稳固的方法。贾诩说:“希望将军您能弘扬道德与气度,亲自去做寒素士人的事情,从早到晚孜孜不倦,不违背做儿子应该遵循的规矩,这样就可以了。”曹丕采纳了贾诩的意见,暗自磨炼自己。一天,曹操命令众人退下,询问贾诩,贾诩沉默不答。曹操说:“我与你说话,你却不作答,什么原因?”贾诩说:“我正在想别的事情,所以没有立即回答您。”曹操说:“你在想什么?”
贾诩回答说:“我是在想袁绍、刘表这两对父子啊。”曹操大笑起来。
一次,曹操领兵出征,曹丕和曹植一起送到路旁,曹植称赞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令身边的人都瞩目赞赏,曹操也非常高兴。曹丕怅然若失,济阴人吴质对他小声说:“魏王即将上路时,流泪哭泣即可。”等到辞行时,曹丕流着眼泪下拜,曹操及左右部属都非常伤感,大家因此都认为曹植辞藻华丽而诚心却比不上曹丕。曹植做事任性而为,言行不加雕琢修饰,而曹丕却采用权术,隐藏本性,自我矫饰,宫中的人以及曹操的部属大多为他说好话,所以被立为太子。
左右长御向卞夫人祝贺道:“将军被册立为太子,天下人没有不欣喜的,夫人应该将府中收藏的财物都拿来赏赐大家。”夫人说:“魏王只是因为曹丕年长,因此立他为继承人。我仅仅应该庆幸避免了教导无方的过失罢了,又有什么理由重赏别人呢!”长御回去,将夫人的话全部报告给曹操,曹操非常高兴,说:“生气时面不改色,欢喜时不忘节制,是最难做到的。”
太子曹丕搂住议郎辛毗的脖子说:“辛君,你知道我非常高兴吗?”辛毗向他的女儿宪英说起这件事,宪英叹息地说:“太子是接替君王主持宗庙与社稷的人。接替君王,不可以不忧虑;管理国家,不可以不恐惧。他本应该忧虑和恐惧,反而却很高兴,如何能长久!魏是不会昌盛的啊!”
过了很久,临淄侯曹植违背制度,乘车行驶在驰道上,打开司马门而出。曹操非常恼怒,掌管宫门的公车令因此受到牵连被处死。从此以后,他加重了对诸侯的禁令,对曹植的宠爱也日益淡薄。一次,曹植的妻子穿着锦绣衣服,被登上高台的曹操看到,认为她违犯了禁止穿锦绣的制度,将她遣送回娘家,赐死了。
法正劝谏刘备说:“曹操一举收服了张鲁,占领了汉中,不趁这个有利时机攻打巴、蜀两地,却命令夏侯渊、张郃留守汉中,自己急忙北返,这样做并不是他才智不够,而是力量不足,一定是内部即将有忧患的缘故。现在估计夏侯渊、张郃的才能谋略不及我们的将领,举兵进攻,一定能够得胜。夺取汉中后,广开农田,储备粮草,等待时机,最好的结果是,可以彻底击败曹操,恢复皇室的权威;次之,可以蚕食雍州及凉州,拓展我们的边境;最次,也可以占据险要地势固守,与曹操长期对峙。这大概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时机不容丧失。”刘备赞成法正的策略,于是率领诸将进军汉中,派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兵下辨。魏王曹操派遣都护将军曹洪抗击敌人。
鲁肃去世,孙权派遣从事中郎、彭城人严畯接替鲁肃的职务,统率万人镇守陆口。大家都向严畯道喜,严畯却以“朴实书生,不谙军事”为由坚决推辞,言辞诚恳痛切,以至于流下了眼泪。孙权于是派左护军、虎威将军吕蒙兼汉昌太守,接替鲁肃的职位。大家都赞颂严畯能够据实相让。
定威校尉、吴郡人陆逊向孙权进言道:“现今要打败敌人,平定动乱,没有大军是不能成功的;而山贼作恶弥久,盘踞深山。心腹之患没有解决,难以向远处图谋,可以扩充我们的队伍,挑选精锐。”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任命陆逊担任帐下右部督。此时正赶上丹阳贼人首领费栈作乱,煽动山越叛乱。孙权命令陆逊讨伐费栈,陆逊打败山贼。于是在东部三郡招募强壮者成为士兵,老弱者成为后备,得到精兵数万人;陆逊所过之处,将向来作恶的盗贼一扫而光,于是返回芜湖驻守。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称“陆逊随意征募搜刮百姓,给所到之处带来愁苦与骚扰”。陆逊在此之后返回都城,言谈之间,赞扬淳于式是个好官。孙权问陆逊:“淳于式告发你,你却赞扬他,这是什么缘故呢?”陆逊回答说:“淳于式的本意是想让百姓休养生息,因此告发我;倘若我再诋毁他扰乱您的视听,国家就不会长久了。”孙权赞叹地说:“这实在是谨厚长者才能做到的事情,一般人可做不到。”
魏王曹操派遣丞相长史王必掌管军队,督理许都事务。当时关羽实力强大,京兆人金祎看到汉朝政权即将被取代,便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吉本的儿子吉邈、吉邈的弟弟吉穆等人秘密谋划杀掉王必,挟持天子攻打曹魏,并在南面联合关羽作为外援。
二十三年(戊戌,公元218年)
春季正月,吉邈等人率领党羽一千多人在夜间攻打王必,烧毁王必住宅的大门,射中他的肩膀,帐下督扶着王必逃奔许都南城。恰逢天亮,吉邈同他的党羽溃散,王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一同讨伐,斩杀吉邈等人。
三月,有异星出现在东方。
曹洪准备攻打吴兰,而张飞驻扎在固山,扬言要切断曹军的后路,曹洪和将领们商量,狐疑不决。骑都尉曹休说:“张飞等人如果确实要切断我军的后路,应当隐蔽行军;而如今却先大张声势,实际上不能做到,这已经非常清楚了。我军应该趁敌人还没有集结,火速攻打吴兰。吴兰被击破,张飞自然退回。”曹洪采纳了这一建议,进军击败吴兰的军队,斩杀吴兰。三月,张飞、马超撤回。曹休是魏王曹操的同族子侄。
夏季四月,居住在代郡、上谷郡的乌桓族无臣氐等反叛。之前,魏王曹操召回代郡太守裴潜担任丞相理曹掾,曹操称赞裴潜治理代郡的功德,裴潜说:“我治理百姓虽然宽容,但对胡人却非常严厉。今后我的接替者一定认为我的治理过于严峻而采取宽松的政策。那些胡人素来骄横,过度宽仁必然导致放纵,放纵之后再用法令抑制,这是导致生怨反叛的原因。根据情势估计,代郡的乌桓一定还会反叛。”于是曹操深深地后悔召裴潜回来得太快了。过了几十天之后,果然有乌桓三个单于反叛的消息传来。曹操派遣儿子鄢陵侯曹彰行驶骁骑将军的职责前去讨伐反叛的乌桓。曹彰自幼擅长骑马射箭,臂力过人。曹操告诫曹彰:“在家是父子,接受任务后,就变成了君臣,一举一动都要依据王法行事,你要小心!”
刘备屯守阳平关,曹军夏侯渊、张郃、徐晃等与他抗拒。刘备派遣部下将领陈式等人前往切断马鸣阁的通道,被徐晃击败了。张郃驻守在广石,刘备攻打他却没有攻克,急发文书调集益州军队。诸葛亮就此向从事、犍为人杨洪询问应该怎样处理,杨洪说:“汉中如同益州的咽喉,是存亡的关键,倘若失去汉中,就没有蜀了。这是发生在家门口的祸患,对于发兵还有什么疑问呢!”当时蜀郡太守法正跟随刘备到了北方,诸葛亮于是上表请求让杨洪代理蜀郡太守;杨洪将各项政务全都办妥,于是获得正式任命。
当初,犍为太守李严曾经任用杨洪为功曹,李严没有离开犍为,而杨洪已经当了蜀郡的太守;杨洪推举自己门下的书佐何祗,说他有才智和谋略,杨洪仍然是蜀郡太守,而何祗已经当了广汉太守。因此,西土人士全都佩服诸葛亮能够充分任用当时的人才。
秋季七月,魏王曹操亲自率领军队攻打刘备;九月,到达长安。
曹彰讨伐代郡的乌桓时,亲自参战,铠甲被射中了好几箭,意气更加旺盛,追击败兵,一直追到桑乾河以北,大破乌桓,杀死、擒获乌桓上千人。当时鲜卑族首领轲比能率领数万骑兵观望曹彰和乌桓的强弱,看到曹彰的军队奋勇作战,所向披靡,大获全胜,于是请求归服曹彰,北方得以全部平定。
南阳的官吏与百姓深受徭役之苦,冬季十月,宛城守将侯音反叛。南阳太守东里衮和功曹应馀奋力逃出;侯音派人骑马追击,乱箭齐发,应馀用身体掩护东里兖,受伤七处而亡。侯音的骑兵生擒东里衮,将他带回。此时,征南将军曹仁屯守樊城,以震慑荆州,魏王曹操命令曹仁返回讨伐侯音。功曹宗子卿游说侯音说:“您顺应民心,兴起大事,远近无不寄希望于您;如今您捉住郡太守,属于悖逆行为,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将他释放!”侯音采纳了宗子卿的建议。宗子卿于是趁夜翻越城墙,跟随太守召集没有参加反叛的民众将侯音包围起来,恰逢曹仁的军队赶到,便一起攻打侯音。
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
春季正月,曹仁在宛城屠城,斩杀侯音,仍回军屯守樊城。
起初,夏侯渊虽然打了几次胜仗,魏王曹操经常告诫他说:“身为将领,应该有胆怯的时候,不能一味仰仗勇猛。将领应该以勇敢为本,但在战斗中要依靠智谋计策;只知道仰仗勇猛,只能敌得过一名普通人而已。”后来,夏侯渊与刘备互相对峙了一年多,刘备从阳平向南渡过沔水,顺着山势缓慢前行,在定军山扎营。夏侯渊率领军队前往争夺。法正说:“可以发动攻击了。”刘备派遣讨虏将军黄忠领兵占据高地擂鼓呐喊,发动进攻,大败夏侯渊的军队,将夏侯渊与益州刺史赵颙斩杀。张郃领兵退回阳平。此时,曹军刚刚失去统帅,军中动乱,不知怎么办才好。督军杜袭与夏侯渊的司马、太原人郭淮召集散兵游勇,向各营将士发出号令:“张郃将军是国家闻名的将领,为刘备所忌惮;现今军情急迫,只有听从张将军的指挥才能转危为安。”于是临时推举张郃担任军中主帅作为权宜之计。张郃出来统领军队,巡视阵地,将领们都接受张郃的指挥调度,军心才得以安定。第二天,刘备准备渡过汉水出兵进攻;曹军诸位将领认为敌众我寡,打算凭借汉水列阵抵抗。郭淮说:“这是向敌人示弱的做法,不能挫败敌人,不是良策。不如远离汉水列阵,引诱敌人来攻,等他们渡过汉水的一半时,我们再出击,就能够打败刘备。”曹军排列布阵,刘备生疑,下令不要渡河。于是郭淮坚守阵地,表示曹军没有撤退的想法。郭淮等人将情况上报给魏王曹操,曹操非常赞同他们的做法,派使者授予张郃符节,仍然让郭淮担任司马。
二月壬子晦日,发生日食。
三月,魏王曹操从长安出发,穿越斜谷,派兵驻守在险要之地,以使大军顺利抵达汉中。刘备说:“曹公即使亲自前来,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我一定要占领汉川。”于是集合军队,占据险要地带进行阻拦,始终不与曹军交战。曹军在北山下运输粮米,黄忠率军想要攻掠,超过约定的日期不见返回。翊军将军赵云带领数十名骑兵出营查看,恰逢曹操大军出动,赵云与敌军猝然相遇,于是冲击敌阵,且战且退。魏军被击散后重新汇合,追击到赵云的军营前,赵云进入军营,将营门大开,偃旗息鼓。魏军怀疑营中设下了埋伏,于是撤回;赵云命令擂响战鼓震天响,却只是用强弩在后面射杀魏兵。魏兵惊骇万分,互相践踏,落入汉水中淹死了很多人。刘备在第二天早晨亲自来到赵云的军营察看了昨天的战场,说:“子龙浑身是胆啊!”
曹操与刘备对峙了一个月,魏兵有很多人逃跑。夏季五月,曹操率领全部攻打汉中的军队返回长安,刘备于是占据了汉中。
曹操担心刘备往北面占有武都氐人部众,从而进逼关中,于是向雍州刺史张既询问意见,张既说:“可劝说氐人向北迁移至有粮谷的地方就食,从而避开刘备。先迁徙的人加以重赏,这样先迁徙的人觉得有利可图,而没迁移的人一定会羡慕他们。”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派张既前往武都迁徙氐人五万多户离开故土前往扶风、天水交界处定居。
武威的颜俊、张掖的和鸾、酒泉的黄华、西平的麹演等人各自占据所在之郡,自称将军,互相攻打。颜俊派使者将母亲与儿子送到魏王曹操那里充当人质,寻求帮助。曹操询问张既,张既回答:“颜俊等人,对外仰仗国家的权威,对内骄纵悖逆,等到计谋得逞,势力足够强大后,就会反叛。我们如今正致力于攻伐蜀汉,应该暂时让颜俊等人并存而互相争斗,如同卞庄子杀虎一样,让两虎相斗,坐等收拾两败之利。”魏王说:“很好!”过了一年多,和鸾杀颜俊,武威的王秘又杀了和鸾。
刘备派宜都太守、扶风人孟达从秭归向北攻打房陵,斩杀了房陵太守蒯祺。又派养子、副军中郎将刘封自汉中沿着沔水而下,统率孟达的军队,与孟达回师攻打上庸,上庸太守申耽率领全郡投降。刘备加封申耽为征北将军,兼任上庸太守,任命申耽的弟弟申仪担任建信将军、西城太守。
秋季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在沔阳修筑坛场,布列军阵,群臣都来陪从,读过奏章,跪拜接受汉中王的印玺绶带,戴上王冠。派遣使者乘驿车向献帝呈上奏章,归还之前所授予的左将军、宜城亭侯的印绶。册立儿子刘禅为王太子。擢升牙门将军义阳人魏延为镇远将军,兼任汉中太守,镇守汉川。刘备返回成都主持政务,任命许靖担任太傅,法正担任尚书令,关羽担任前将军,张飞担任右将军,马超担任左将军,黄忠担任后将军,其余的人都依据等级有所升迁。
刘备派遣益州前部司马、犍为人费诗前往关羽军中授予关羽官印,关羽听说黄忠位列同自己一样,恼怒地说:“大丈夫终不能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费诗对关羽说:“创建王业的人,所任用的人不能都一样。过去萧何、曹参与汉高祖年幼时友好,而陈平、韩信是后来的亡命之徒;但是排列秩序时,韩信位居最上,没有听说过萧何、曹参因此有过怨言。如今汉中王依据一时的功劳,尊崇黄忠;然而在他心中,黄忠怎么能同您相比呢!况且汉中王与您如同一体,休戚相关,福祸相依;我认为您不应该计较官号的高低、爵位和俸禄的多少。我只是一个使者,奉命之人,您如若不接受任命,我就只得这样返回,只是我为您如此行事感到惋惜,担心您以后会后悔。”关羽听后,十分感动,幡然醒悟,当即接受了任命。
献帝下诏,封魏王曹操的夫人卞氏为王后。
孙权攻打合肥。当时各州的军队都戍守在淮南。扬州刺史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这里虽然有贼人,却不值得忧虑。如今刚刚涨水,征南将军曹仁却孤军深入,没有长远的准备,关羽勇猛狡诈,恐怕征南将军会遇到不测。”不久,关羽果然命令南郡太守麋芳镇守江陵,将军士仁镇守公安,他亲自率领军队向樊城的曹仁发动攻击。曹仁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等人在樊城之北驻守。八月,天降延绵大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深数丈,于禁等七支军队都被大水淹没。于禁与将领们登到高处避水,关羽乘大船攻打他们,于禁等无处逃避,只能投降。庞德站在堤坝上,身穿铠甲,挽弓射箭,箭无虚发,从早上开始拼力死战,中午之后关羽的进攻更加猛烈;庞德的箭射完了,就短兵相接,庞德越战越勇,胆气愈壮,但水势也越来越大,部下的官员与士兵全部投降了。庞德乘坐小船,打算返回曹仁的军营,但是大水将小船冲翻,没有了弓箭,他一人在水中抱住翻船,被关羽擒获。庞德见到关羽时,站着不肯下跪。关羽对他说:“你的兄长在汉中,我打算让你担任我的将领,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呢!”庞德大骂说:“小子,什么叫投降!魏王统领百万甲士,威震天下;你的主公刘备不过是个庸才,哪里能与魏王相匹敌!我宁愿做国家的鬼,也不做贼人的将领!”关羽杀了庞德。魏王曹操听说此事,说:“我同于禁相识三十年,哪里料到在危难之时,于禁反而比不上庞德啊!”于是封庞德的两个儿子为列侯。
关羽向樊城发动猛攻,城中进水,四处崩塌,众人纷扰惊惧。有人对曹仁说:“今天的危难,不是单凭我们的力量足以应付的,应该趁着关羽的围攻还没有就绪,乘轻便船只连夜撤退。”汝南太守满宠说:“山洪来得快,去得也快,应该不会长期滞留。听说关羽派遣别的部队已经到达郏下,许都以南的百姓混乱不安,关羽不敢再向前进军的原因,是担心我们从后面攻击他。如今倘若我军撤走,黄河以南地区就不再为国家所有了,您最好在这里坚守以待。”曹仁说:“说得对!”于是把白马沉入河中,与将士们盟誓,齐心协力坚守樊城。城中军队只有几千人,没有被大水淹没的城墙也只有几尺高。关羽乘船兵临城下,立刻将樊城重重围住,使其内外断绝。关羽又派遣别将在襄阳包围将军吕常。荆州刺史胡脩、南乡太守傅方向关羽投降。
起初,沛国人魏讽有惑众的才能,在邺城的影响很大,魏相国锺繇延聘他为西曹掾。荥阳人任览与魏讽交好。他的同郡人郑袤是郑泰的儿子,总是对任览说:“魏讽是个奸雄,最终会成为祸患。”九月,魏讽私下纠结党徒,与长乐卫尉陈祎筹谋袭击邺城;还没有到约定的日期,陈祎畏惧,告发了此事。太子曹丕诛杀了魏讽,受牵连处死的有数千人,锺繇因此案被罢免官职。
起初,丞相主簿杨脩与丁仪兄弟谋划册立曹植为魏王继承人,五官将曹丕因此非常忧虑,把朝歌长吴质藏在旧竹箱中,用车接来一同商议对策。杨脩向魏王曹操告发了此事,曹操还没有开始调查。曹丕畏惧,告知吴质,吴质说:“无需害怕。”第二天,又用竹箱载绢进入曹丕的宅邸,杨脩又向曹操告发了,曹操进行检查,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曹操因此怀疑杨脩等人。后来曹植由于骄纵而日益被曹操疏远,但曹植却依旧不停地与杨脩联络,杨脩也不敢同他断绝交往。每当去曹植那里,顾虑曹植做事有不妥的地方,杨脩就揣测曹操的意图,事先为曹植草拟十几条答辞,敕令曹植手下的人:“魏王的训诲送来时,根据他的问话,做出相应的回答。”因此,魏王曹操的训诲才送到,曹植的答辞就已经送过去了;曹操对如此迅速的作答生疑,经过追问,才得知真相。此外,曹操还由于杨脩是袁术外甥的缘故而厌恶他,因此便公布了他数次泄漏魏王训诲,交结诸侯的罪状,将他收捕杀害。
魏王曹操任命杜袭担任留府长史,驻扎关中。关中营帅许攸率部不肯顺服,而且有傲慢的言论,曹操非常生气,想要讨伐他。很多大臣规劝曹操“应该招抚许攸,一同征讨强敌”;曹操横刀膝上,满面怒容,不予采纳。杜袭进入打算劝谏,曹操迎出来说:“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再说了!”杜袭对他说:“若是殿下的计策是正确的,我将辅佐殿下施行;倘若殿下的计策有误,尽管已经决定,也应该有所改变。殿下迎出来命令我不说话,为什么如此不开明地对待下属啊!”曹操说:“许攸轻慢我,如何能置之不理!”杜袭说:“殿下认为许攸是什么样的人?”曹操说:“是个凡人。”杜袭说道:“只有贤人才理解贤人,圣人才理解圣人,凡人又怎么会知道谁不是凡人呢!如今豺狼当道,却先去捕捉狐狸,人们会说殿下避开强敌而攻打弱小;进攻谈不上勇猛,撤退也谈不上仁慈。我听说,千钧之力的强弩不射鼷鼠这样的小兽;万石的大钟不能被草茎撞响。如今区区一个许攸,如何值得劳动英明神武的您呢!”曹操说:“很好!”于是以优厚的待遇招抚许攸,许攸当即顺服。
冬季十月,魏王曹操抵达洛阳。
陆浑百姓孙狼等人作乱,杀死县主簿,向南依附关羽。关羽授予孙狼官印,拨给他军队,让他回去当寇贼,在许都以南到处有人与关羽遥相呼应,关羽的声威震动中原。魏王曹操与群臣商议,打算离开许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丞相军司马司马懿、西曹属蒋济向曹操进言说:“于禁等人因为被大水淹没,而不是因为攻战失利,对国家的大计并没有很大的损害。刘备和孙权,表面上亲密,实际上疏远,关羽得志,孙权一定不愿意看到。可以派人劝说孙权在后方威胁关羽,答应孙权将江南封给他,那么樊城之围自然就得以解除。”曹操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起初,鲁肃曾经劝谏孙权,因为曹操势力仍然存在,应该权且安抚结交关羽,与他共同对敌,不可有失。等到吕蒙接替鲁肃屯守陆口,认为关羽素来勇猛雄武,心怀兼并江南的野心,并且他的军队驻扎在孙权势力的上游,这种形势难以长久保持,于是暗中对孙权说:“倘若现在命令征虏将军孙皎镇守南郡,潘璋驻守白帝,蒋钦统领流动部队一万人沿着长江活动,哪里有敌人出现,就去哪里应战,我在上游据守襄阳,如此一来,何必忧虑曹操,何必依赖关羽!况且关羽君臣仰仗他们的诡诈力量,反复无常,不足以真心相待。如今关羽之所以没有立刻东进袭击我们,是因为您英明圣哲,加上我和其他将领们还存在。现在不趁我们强壮时解决这一后患,一旦我们死去,再想要同他较量,还有可能吗!”孙权说:“现今我准备先攻战徐州,然后再攻打关羽,怎么样?”吕蒙回答说:“如今曹操远在黄河以北,安抚聚集幽州、冀州的百姓,无暇考虑东部的事情,徐州的守军,听说不值一提,前往进攻,可以攻克。然而陆地交通便捷,方便骁勇的骑兵驰骋,您今天占领了徐州,曹操十天之后就一定会来争夺,即使派七八万人防守,仍然令人忧虑。不如攻打关羽,完全占据长江,我们的势力更加壮大,也就容易守卫了。”孙权认为吕蒙的建议很对。
孙权曾经替自己的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大骂孙权的使者,不同意联姻;孙权因此非常愤怒。等到关羽攻打樊城,吕蒙向孙权上书说:“关羽讨伐樊城,却留下很多士兵防守,一定是担心我从后面攻打他。我经常生病,请求您允许我以治病的名义率领部众返回建业,关羽得知后,一定会撤走防守的军队,全部调往襄阳。我大军昼夜坐船溯长江而上,趁他防守空虚时进行袭击,就可以攻克南郡,擒获关羽。”于是,吕蒙自称病情严重。孙权则明令吕蒙返回,秘密与他计议。吕蒙顺江而下到达芜湖时,定威校尉陆逊对吕蒙说:“关羽的防区与您的防区相邻,为什么远远离开,以后不会因此担忧吗?”吕蒙说:“确实如您所说的,可是我病得非常重。”陆逊说:“关羽自持勇猛,欺压别人,刚刚建有大功,骄傲自满,一心致力向北进发,并不怀疑我军;又听说您病重,一定更加无所防备,如果出其不意攻打他,一定可以擒获他。我见到主公,应该妥善商议这个计策。”吕蒙说:“关羽一向勇猛善战,我们难以与他为敌,况且他已经占据荆州,大施恩德与信义,再加上刚刚获得巨大成功,胆略、气势更加旺盛,难以对付。”吕蒙抵达建业,孙权询问:“谁能够代替你?”吕蒙回答说:“陆逊深谋远虑,他的才能足以担负起重任,观察他的气度,终究可以重用;并且他声名不响,不是关羽所忌惮的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倘若任用他,应该要他隐藏锋芒,仔细观察形势,寻找可乘之机攻打敌人,可以取得胜利。”孙权于是召来陆逊,授予他偏将军、右部督的职位,接替吕蒙。陆逊抵达陆口,写信给关羽,赞颂关羽的功德,自己则非常谦逊,表示愿意尽忠并托付自己的前程。关羽因此心中大安,不再猜疑,便逐步撤出防守的军队赶赴樊城。陆逊将全部情况汇报给孙权,陈述可以擒住关羽的关键。
关羽得到于禁等人的数万人马,但是军队粮食匮乏,于是擅自取用孙权湘关的粮米;孙权得知此事后出兵袭击关羽。孙权打算任命征虏将军孙皎与吕蒙担任左、右两路军队的统帅,吕蒙说:“倘若您认为征虏将军有能力,就应该任用他为统帅;若认为我有能力,就应该任用我。过去,周瑜和程普分别担任左、右部督,领兵攻打江陵,虽然事情由周瑜决断,但是程普仗着自己是老将,并且二人同为统帅,于是双方不和睦,差点败坏国家大事,这正是目前应该引以为戒的。”孙权大悟,向吕蒙道谢说:“任命你为统帅,而任命孙皎做你的后援。”
魏王曹操出兵攻打汉中,派遣平寇将军徐晃驻扎在宛城借以援助曹仁;等到于禁兵败,徐晃向前进发到阳陵陂。关羽驻扎在偃城,徐晃的军队抵达后,通过隐秘的小径包围堰城,挖掘出一道长壕,用来截断关羽守军的后路,关羽守军于是烧毁营盘撤走了。徐晃占领偃城后,连结军营慢慢向前推进。曹操派遣赵俨以议郎的身份参与曹仁的军事部署,同徐晃所部一起前进,而其余的救兵还没有到达;徐晃率领的军队没有充足的兵力解樊城之围,而将领们却大声责备徐晃,催促他去救援曹仁。赵俨对诸位将领说:“现今贼兵已经将樊城团团围住,水势仍然很大,我们兵力薄弱,又与曹仁断绝消息,不能同心合力,这样做恰恰会使城里城外都受到损害。如今不如进军逼近关羽,派遣间谍通知曹仁,通知他外援已到,从而激励守城将士。估计曹仁被围没有超过十天,还足以坚守,然后里外同时发动,一定能够打败关羽。如果犯了迟缓发兵救援的罪责,由我一人承当。”将领们都非常高兴。徐晃在距离关羽的包围圈三丈的地方扎营,挖地道和射箭飞书通知曹仁,数次沟通消息。
孙权写信给魏王曹操,请求讨伐关羽,报效朝廷,并请求不要将消息泄漏出去,使关羽有所防备。曹操就此询问群臣应如何处理,群臣都说应该保密。董昭却说:“军事行动崇尚权变,要顺乎时宜。我们应当应许孙权替他保密,但暗中将消息泄漏出去。关羽得知孙权来信的内容之后,如果要回师保护自己,樊城之围速解,我们便可以获利。同时,还使孙权、关羽如同两匹被勒住马衔的斗马一样,相互对峙而动弹不得,我们可以坐着等待他们疲惫不堪。如果隐瞒秘密而不泄露,使孙权得志,不是上策。另外,被围困的将士不知道有救兵,计算城中粮食不能够持久,心中一定不安,如果再生出其他的想法,会带来不小的危害。最好还是泄露出去。况且关羽为人强悍,自负江陵、公安两城防守牢固,肯定不会火速退兵。”曹操说:“很对!”立刻下令徐晃把孙权的书信用箭射入围城之内以及关羽的军营中,被围困的将士看到书信后,志气增长了百倍;关羽果然犹豫不决,不愿撤回。
魏王曹操从洛阳南下解救曹仁,属下臣僚都说:“大王如果不迅速行动,如今就要失败了。”唯有侍中桓阶说:“大王认为曹仁等人足以预料时势吗?”曹操说:“可以。”桓阶又问:“大王担心曹仁、吕常不会竭尽全力吗?”答道:“不会这样。”“那么为什么您要亲自前往呢?”回答说:“我恐怕敌人太多,而徐晃等人的力量不济。”桓阶说:“如今曹仁等人身处重围,仍然誓死坚守,没有二心,实在是因为他们认为大王在远处充当外援的缘故。处在万死的危险之地,一定有拼死力战之心。城内将士有拼死力战之心,城外有强大的援军,大王您统领六军,显示我们还有剩余的兵力,何必担忧失败而亲自出征呢?”曹操认为桓阶的话很对,于是在摩陂驻扎,先后派遣殷署、朱盖等共十二营军队增援徐晃。
关羽在围头派军队驻守,又另外派兵驻守四冢,徐晃于是扬言将攻打围头,却秘密攻打四冢。关羽看到四冢危急,于是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五千人出战;徐晃迎击,关羽退走。关羽在堑壕前围有十重鹿角,徐晃追赶关羽,两人都进入关羽的樊城之围,包围圈被冲破,傅方、胡脩都战死,关羽于是撤围退走,然而关羽的船只仍然据守沔水,前往襄阳的道路隔绝不通。
吕蒙抵达寻阳,把全部精兵埋伏在名为
的船上,让百姓摇橹,穿着商人的服饰,昼夜兼程。关羽设在江边守望的官兵全部被吕蒙活捉,所以关羽对吕蒙的行动毫不知情。麋芳、士仁素来怨恨关羽轻视自己,关羽率兵在外,糜芳、士仁供给的军用物资不能全部送达,关羽说:“回去后,定当治他们的罪。”糜芳、士仁都非常恐惧。于是吕蒙让原骑都尉虞翻写信游说士仁,为他陈述得失,士仁看到虞翻信后便投降了。虞翻对吕蒙说:“这种诡谲的军事行动,应该带着士仁同行,将军队留下来防卫。”于是带着士仁到达南郡。糜芳守城,吕蒙要士仁出去与他相见,糜芳便开城投降。吕蒙抵达江陵,释放了被囚的于禁,俘获了关羽及其将士们的家属,对他们都加以抚慰,在军中下令:“不得骚扰百姓,不得向百姓索取财物。”吕蒙帐下的一名亲兵与吕蒙是同郡人,从百姓家中取走一个斗笠遮蔽官府的铠甲;铠甲虽然是公物,吕蒙仍然认为他触犯了军令,不能因为是同乡的缘故就破坏军令,于是流着眼泪处决了这个亲兵。于是全军惊惧,南郡因此路不拾遗。吕蒙派亲信从早到晚慰问和抚恤老人,询问他们生活中的困难,给患病的人送药,赐予饥寒的人衣服与粮食。关羽府中库存的财物、珍宝,全部封存,等候孙权前来处理。
关羽得知南郡失守之后,立刻向南撤回。曹仁召集将领们商量,众人都说:“现今趁关羽陷于困境,心怀恐惧,可以派兵追击捉拿。”赵俨说:“孙权侥幸乘着关羽同我军鏖战的机会,打算在关羽的后面攻打他,又顾忌关羽率军回救,担心我军趁双方疲惫时从中取利,所以才言辞谦顺地请求为我军效力,不过是利用事机的变化观望胜败罢了。现在关羽已经势单力孤,正仓促逃奔,我们更应该让他继续存在,成为孙权的祸害。如果对战败的关羽穷追不已,孙权就将从防备关羽改为给我们制造祸患了,大王一定将对此有所考虑。”于是,曹仁命令不要再追击关羽。魏王曹操得知关羽退兵,唯恐将领们追击,果然急速敕令曹仁,如同赵俨的判断一样。
关羽屡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吕蒙每次都优待关羽的使者,允许其在城中游览,向关羽部下被俘的亲属表示慰问,还有人亲手写信托他带走,表达平安。使者返回,关羽的部将们都私下向他询问家中的情况,都得知家中平安,所受到的厚待超过以往,因此关羽的将士们都无心战斗了。
此时,恰逢孙权抵达江陵,荆州的文武官员都归顺依附他;只有治中从事武陵人潘濬以生病为由不见。孙权派人带着床来到他家,将他抬来,潘濬脸朝下伏在床席上不起身,涕泪交错,哽咽不能自已。孙权称呼他的表字同他讲话,诚恳地宽慰晓谕他,让左右亲近的人用手巾替他擦脸。潘濬起身,下地拜谢,孙权当即任命他为治中,有关荆州的军事,全部听从他的意见。武陵部从事樊伷诱导诸部夷人,企图使武陵依附汉中王刘备。有人上书要求派遣统帅率领一万人前往讨伐樊伷,孙权没有同意;特地召见潘濬询问,潘濬回答:“派遣五千士兵就足可以擒获樊伷。”孙权说:“你为什么如此轻视他?”潘濬回答说:“樊伷是南阳的世家旧姓,十分擅长摇唇鼓舌,实际上并无才智、胆略。我之所以了解他,是因为樊伷以前曾经为州中的人设宴,一直到了中午,客人仍然没有饭菜可吃,十多人起身离去,这也就如同观看侏儒演戏,看一节就足以得知他的本事了。”孙权大笑,立刻派遣潘濬率领五千士兵前去讨伐,果然将樊伷等人斩首,平定了叛乱。孙权任命吕蒙担任南郡太守,封为孱陵侯,赏钱一亿,黄金五百斤;任命陆逊兼任宜都太守。
十一月,汉中王刘备设置的宜都太守樊友弃城逃跑,各城的长官以及各夷人部族的酋长都向陆逊投降了。陆逊请求以金、银、铜制的官印授予新近归附的官吏,并攻击刘备的将领詹晏等人与世代居住在秭归、拥兵自重的大族,将他们全部打败,令他们归降,前后斩杀、俘获以及招降的人数以万计。孙权任命陆逊出任右护军、镇西将军,晋封为娄侯,领兵驻扎夷陵,镇守峡口。
关羽自知孤立困窘,于是向西退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假装投降,将幡旗做成人像竖在城墙上,然后逃跑,士兵都溃散了,跟随他的只有十多名骑兵。孙权已经事先命令朱然、潘璋截断了关羽的去路。十二月,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抓获关羽及其儿子关平,将他们斩首,于是平定了荆州。
起初,偏将军、吴郡人全琮向孙权上书陈述攻打关羽的对策,孙权害怕事情泄露,而没有作出答复;等到擒获关羽之后,孙权在公安摆酒设宴,对全琮说:“你之前陈述攻打关羽的对策,我虽然没有答复,如今得胜,也有你的功劳。”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孙权恢复了刘璋益州牧的职位,命他驻守秭归,不久,刘璋去世。
吕蒙还没等到受封便疾病发作,孙权迎接他回去,安置在行馆的侧房,想方设法地替他治疗、护理。吕蒙经常要针灸,孙权便为他愁苦伤痛。想多去探望几次,又担心他劳累,只好在墙壁上挖了一个小孔以便时常偷看,看到吕蒙能够稍许进食,便高兴地左顾右盼,倘若不是这样,就唉声叹气,夜不能寐。吕蒙的病好了一半,孙权就下令赦免罪犯,以示庆贺,文武百官都来祝贺,但不久之后,吕蒙终究还是去世了,年仅四十二岁。孙权异常悲痛,替他配置了三百户人家守护坟墓。
后来,孙权同陆逊评论周瑜、鲁肃和吕蒙时说:“周公瑾怀有雄心大志,胆识谋略过人,因此能够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很少有人能与他匹敌。鲁子敬经由周瑜的推荐与我相识,我同他闲谈,谈及创建帝王大业的宏图大略,这是第一件痛快之事。后来,曹操仰仗所收服的刘琮的势力,扬言亲自率领水军、陆军数十万同时南下,我向所有的将领询问,请教对策,没有人愿意先回答;问到张昭、秦松时,都认为应该派使者写好公文,前去迎接,鲁子敬当即驳斥认为不可,劝谏我火速召来周公瑾,命令他率领大军迎击曹操,这是第二件痛快之事。后来,他虽然劝说我将土地借给刘备,这是他的一个过失,却不足以损害他的两大贡献。周公对人不求全责备,所以我忘记他的过失而重视他的贡献,经常把他比作邓禹。吕子明年轻时,我认为他只是一个不畏艰险,果敢轻死的人罢了;等他年长之后,学问日益精进,韬略时常出奇制胜,仅仅次于周公瑾,只是言谈议论、才华横溢比不上周公瑾罢了。就筹谋消灭关羽这件事而言,却胜过了鲁子敬。鲁子敬在给我的信中说:‘成就帝王大业的人,都应该利用他人的力量开辟道路,关羽不足为虑。’这是鲁子敬实际上对付不了关羽,表面上却大说空话罢了,我仍然宽恕了他,没有苛责。但是他行军作战,扎营驻守,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在他的辖区内,官员都恪尽职守,路不拾遗,他的治理方略还是很好的。”
孙权和于禁乘马并行,虞翻呵斥于禁说:“你只是归降的俘虏,怎么敢同我们主公并马而行!”举鞭要鞭打于禁,孙权呵止了他。
孙权臣服曹操之后,魏王曹操召令张辽等各路军队全都返回救援樊城,还没有到达,樊城的包围已然解除。徐晃整顿好军队返回摩陂,曹操亲自来到七里之外迎接徐晃,大摆宴席,犒劳众位将士。魏王举杯对徐晃说:“保住樊城、襄阳,是将军的功劳。”又厚赏桓阶,任命他担任尚书。曹操对荆州的残余百姓和在汉水两岸屯田的人有所猜疑,想把这些人全部迁移到其他地区。司马懿说:“我们在荆楚一带的力量非常薄弱,容易发生动乱,关羽新近被消灭,那些作恶的人,或隐藏或逃走,在等待观望,如果将那些善良的人迁走,既伤害到他们的心意,又会令那些离开的人不敢返回。”曹操说:“你说得对。”从此以后,那些逃亡的人果然都返回了。
魏王曹操上表给献帝,举荐孙权担任骠骑将军,授予符节,兼任荆州牧,封为南昌侯。孙权派遣校尉梁寓入朝进贡,又将俘获的朱光等人送回,上书向曹操称臣,劝谏曹操顺应天命,登上帝位。曹操把孙权的信出示给大家看,说:“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侍中陈群等人都说:“汉朝的统治已经终结,不适合今日的局势。殿下您的功德如同巍峨的高山,天下人都瞩目您,所以孙权在远方向您称臣。这是天人之应,所以异口同声,殿下应该正式登上帝位,还有什么值得犹豫的!”曹操说:“如果天命让我做皇帝,我还是当周文王吧。”
臣司马光说:教化,是国家的当务之急,但俗吏却轻视它;风俗,是天下的大事,而庸君却忽略它。只有明智君子在深思熟虑后,才知道它们的益处非常巨大,功效非常久远。汉光武帝遭逢汉朝中期衰落,群雄纷纷起义,天下大乱。他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奋发起兵,继承恢复前辈的功业,征讨四方,整日忙碌无暇,仍然能够推崇儒家经典,以宾客的礼节延聘儒家学者,大兴学校,昌明礼乐。武功既成,教育与感化的德政也普遍推行。接着是明帝、章帝,遵循继承先辈的遗志,亲自前往辟雍拜见国家奉养的三老五更,手执经典向老师请教。从公卿大夫到郡县官吏,全都选拔熟悉儒家经典、品行端正的人,连虎贲卫士也都学习《孝经》,匈奴贵族子弟也都要到国家设立的学校游学,因此,上面标榜教化,风俗在下面形成。那些忠诚、厚道、重视道德修养的人不仅获得高官的尊敬,也为百姓所敬慕。那些卑鄙、邪恶、下流之辈不仅不为朝廷容忍,也遭受到乡里的鄙弃。自夏、商、周三代灭亡之后,教化风俗之美,还没有如同东汉那样兴盛过。但是,等到汉和帝以后,皇亲国戚独断专权,奸佞小人得志,赏罚没有章法,公然贿赂,混淆贤良愚劣,颠倒是非,可以说是大乱了。然而东汉朝廷仍然得以延续,而不至于灭亡,原因就在上有公卿、大夫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等人,敢于冒犯龙颜,在朝廷上极力诤谏,运用公义挽救危乱,下有身为平民的符融、郭泰、范滂、许卲等人,用民间舆论矫正已经败坏的社会风气。所以,政治虽然昏乱,而风俗却没有衰败,甚至有人愿意冒着斧钺诛杀的危险,前面的人倒下了,却更加激发了后面的人的忠义之心,他们紧紧跟随,虽然陆续被杀,仍然视死如归。这难道仅仅只是他们几个人忠正、贤德吗?这也是汉光武帝、明帝、章帝遗留的教化在发挥作用。在那时,倘若有贤明的君主出现,发奋振作,那么汉朝的皇统仍然不可估量。不幸的是,经历了由盛到衰的破败之后,再加上了昏庸暴虐的桓帝与灵帝保护奸佞小人,超过了骨肉之亲;灭绝忠良,超过了对待仇敌;百官的怨愤积压在一起,天下的怒火汇集在一处。于是何进从外地召来军队,董卓乘机夺取政权,袁绍等人以此为由向朝廷发难,迫使皇帝流亡,宗庙变成废墟,王室倾覆,百姓生灵涂炭,汉朝的气数已尽,无法拯救。然而各州郡拥有军队、占据地盘的人,虽然互相争战吞并,却没有不把尊崇汉朝作为托辞的。以魏武帝曹操的粗暴骄横,加上对天下建有大功,他蓄意取代君王已经很久了,但是直到死去,他都不敢废黜汉朝皇帝,自己取而代之,难道他没有做皇帝的意图吗?只是畏惧名义不顺而抑制自己罢了。由此可见,怎么可以轻视教化,怎么可以忽视风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