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屠维大渊献(公元939年),尽重光赤奋若(公元941年),凡三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
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
春季正月辛亥日,皇帝任命澶州防御使太原人张从恩担任枢密副使。
朔方节度使张希崇逝世,北方的羌胡侵犯劫掠,不再有所忌惮。甲寅日,皇帝任命义成节度使冯晖担任朔方节度使。党项族酋长拓跋彦超的势力最强大,冯晖到了任所,拓跋彦超入城祝贺,冯晖对待他非常优厚,在城中替他安排了宅第,送了很多服饰器用玩好之物,留下他,不让他回去,于是辖境之内终于安宁下来。
南唐群臣江王徐知证等人屡次上表请求南唐主徐诰换回李姓,建立唐室的宗庙,乙丑日,南唐主同意了。群臣又请求加尊号,南唐主说:“尊号是一种虚妄的美称,而且不符合古制。”就没有听从。从此以后,子孙都沿袭这种做法,不加尊号,也不任用外戚辅佐朝政,宦官不得干预朝政,这全是其他国家所及不上的。
二月乙亥日,更改南唐太祖徐温的庙号为义祖。己卯日,南唐主为已经亡故的李氏父母举行哀悼仪式,与皇后一起穿上斩衰丧服,居住在守丧的草庐里,如同初丧之礼,早晚哭灵,一共五十四天。江王徐知证、饶王徐知谔请求也穿上斩衰丧服,南唐主没有准许。李建勋的妻子广德长公主身穿丧服来祭堂哀哭尽礼,如同为亲身父母服丧。
辛巳日,南唐主诏命把国事委任给齐王李璟决处,只有军事方面的事务要上报南唐主知道。庚寅日,南唐主改名为李昪。
南唐主下诏书,命令百官讨论把徐、李二姓的先祖合并祭祀的礼节。辛卯日,宋齐丘等议定将义祖徐温的灵位安置在第七室的东边。南唐主命令把唐高祖的灵位安置在西室,唐太宗居其次,再其次为义祖徐温,都作为永不迁移之主。群臣说:“义祖只是一个诸侯,不应该与高祖、太宗同享祭祀,请在太庙正殿的后面另外修一座庙来祭祀他。”南唐主说:“我从小就寄身在义祖家中,如果不是过去义祖给吴国立下了大功,我又怎能开创现在的中兴大业呢?”群臣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南唐主想要认唐高祖的儿子吴王李恪为自己这一世系的先祖,有人说:“李恪是被诛杀而死的,不如认郑王李元懿为先祖。”南唐主就命令有关部门考察二王的子孙后代,由于吴王的孙子李祎有功,李祎的儿子李岘又当过宰相,于是认吴王为先祖,说是自李岘之后,经历了五代而到了南唐主的父亲李荣。他们的名字,大多是有关部门杜撰出来的。南唐主又因为从唐朝建立到如今,已经传了十九个皇帝,经历了三百年,而从吴王到自己的世系才经历了十代,所以怀疑十代太少。相关部门说:“三十年为一代,陛下出生于唐僖宗文德年间,到现在已经五十年了。”于是,便依从了他们。
卢损到了福州,闽主王昶称病不予接见,命令他的弟弟王继恭做主招待晋使。派遣他的礼部员外郎郑元弼携带王继恭的表章随卢损入朝进贡。闽主不礼遇卢损,有一个士人名叫林省邹,私下对卢损说:“我的国主不事奉他的君主,不爱护他的亲人,不体恤他的民众,不崇敬他的神灵,不敦睦他的邻国,不礼遇他的宾客,这样还能维持长久吗!我将会穿着僧侣的衣服向北逃走,以后会同您在朝廷相见。”
三月庚戌日,南唐主追尊吴王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从曾祖以下都追尊庙号与谥号。
己未日,皇帝下诏,任命归德节度使刘知远、忠武节度使杜重威同为同平章事。刘知远自认为有辅佐皇帝创立基业的功劳,而杜重威的发达只是依靠外戚关系,没有立下什么大功,所以把与他同时接受制令加官视为耻辱。制书颁布了好几天,他一直关闭家门,四次上表辞让不受。皇帝非常生气,对赵莹说:“杜重威是我的妹夫,虽然刘知远立下大功,怎么可以再三拒绝接受制命!应该解除他的军权,让他回家!”赵莹跪拜请求说:“陛下以前在晋阳的时候,士兵不超过五千名,被十几万唐兵围攻,情势危险,就像早上的露水眼看就要消失一样,当时如果不是刘知远意志坚定,心如铁石,又怎能成就今天的大业!为什么只因为一点小过错就遗弃他!我私下担心这句话如果传出去,不足以显示作为人君的宽宏大度。”皇帝的怒气才稍微缓解了,命令端明殿学士和凝到刘知远家中传达皇帝的旨意,刘知远感到恐惧,就出来接受制令。
灵州的戍卫将领王彦忠占据怀远城叛变,皇帝派遣供奉官齐延祚前往晓谕他投降。王彦忠投降了,齐延祚却把他杀了。皇帝非常生气,说道:“我即位登基以来,从来没有失信于人,王彦忠已经缴出兵器,出城投降,齐延祚怎么可以擅自斩杀他!”于是革除了齐延祚的官职,重杖责打之后流放到边远地方,议论的人仍然觉得不应该免除齐延祚的死刑。
辛酉日,后晋朝廷册封回鹘可汗仁美为奉化可汗。
夏季四月,南唐江王徐知证等人也请求改姓李,南唐主李昪没有准许。
辛巳日,南唐主在南郊祭祀天神。癸未日,大赦境内。
自从后梁太祖朱温以来,军队和国家的大事,天子多与崇政使、枢密使商议,宰相只不过接受既定的命令,颁布、执行敕令,解释典故,办理文书罢了。皇帝借鉴后唐明宗时期安重诲专断、蛮横的教训,所以在即位之初,只任用桑维翰兼任枢密使。等到刘处让担任枢密使时,奏事应答大多不符合皇帝的旨意,恰逢刘处让因为母亲去世而守丧,甲申日,废除枢密院,把枢密院的印信交给中书省,枢密院的事务全部委托宰相们分别处理。任命枢密副使张从恩担任宣徽使,直学士、仓部郎中司徒诩,工部郎中颜衎都罢免兼职,只担任本官。然而勋旧大臣与皇帝的亲近大臣都不识大体,习惯于旧有体制,总是想要恢复它。
皇帝因为后唐的大臣被罢免官职后仍然留在东、西两京的都十分贫穷困苦,就重新任命李专美担任赞善大夫,丙戌日,任命韩昭胤担任兵部尚书,马胤孙担任太子宾客,房暠担任右骁卫大将军,一起辞官回家。
闽主王昶忌妒他的叔父前建州刺史王延武、户部尚书王延望的才华和名气,巫人林兴与王延武有怨仇,借口鬼神的话,说“王延武与王延望将会作乱。”闽主听说后没有去核查,就让林兴率领强壮的士兵在他们的家中把他们杀死,连他们的五个儿子也一并杀死。
闽主听信陈守元的建议,在宫中修建三清殿,用数千斤黄金铸造宝皇大帝、天尊、老君像,整日整夜地作乐,焚香祷告、祭祀,乞求神丹。大小政事一律由林兴传达宝皇的命令来裁决。
戊申日,后晋朝廷加封楚王马希范为天策上将军,颁赐印信,听任他设置官府,安置属吏。
辛亥日,南唐改封吉王李景遂为寿王,册封寿阳公李景达为宣城王。
乙卯日,南唐镇海节度使兼中书令梁怀王徐知谔逝世。
南唐人将让皇杨溥的族人迁到泰州,称为永宁宫,守卫非常严密。康化节度使兼中书令杨珙借口有病,免除官职回永宁宫。乙丑日,任命平卢节度使兼中书令杨琏担任康化节度使。杨琏坚决辞谢,请求服完让皇丧期,南唐主依从了他。
南唐主将要册立齐王李璟为太子,李璟坚决推辞。于是任命他担任诸道兵马大元帅、判六军诸卫、守太尉、录尚书事、升扬二州牧。
闽国判六军诸卫建王王继严深得将士之心,闽主王昶忌惮他,六月,罢免了他的兵权,让他更名为王继裕。任用弟弟王继镕为判六军,删掉诸卫二字。
林兴的各种欺诈行为被发觉,被流放到泉州。望气的人预言宫中将会发生灾祸,乙未日,闽主搬迁到长春宫居住。
秋季七月庚子朔日,发生了日食。
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是行伍出身,性情粗暴,仗恃自己的勇武傲慢残暴,常常对人们说:“当今的天子,只要兵强马壮就有资格当。”军府的办公厅前的旗杆,有数十尺高,他曾经挟带弓箭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我能射中旗上龙首,那就表示一定有天命。”结果一箭射中,从此以后就更加自负了。
皇帝当初派遣安重荣去取代秘琼时,曾经告诫他说:“如果秘琼不肯交出职位,将任命你做另一个藩镇的节度使,不要用武力去强取,担心招来更严重的祸患。”安重荣因此认为皇帝怯懦,对别人说:“秘琼只是一个匹夫而已,天子尚且惧怕他,何况我这个身居将相的重要地位、还拥有众多兵马的人呢!”他每次上奏请求往往僭越本分,被宰相或允许或否决,心里就愤恨不平,于是招集亡命之徒,购买战马,有飞扬进取的意志。皇帝也知道这种情况,因为义武节度使皇甫遇与安重荣有姻亲关系,甲辰日,就把皇甫遇调任为昭义节度使。
乙巳日,闽国北宫发生火灾,宫殿几乎被焚毁殆尽。
戊申日,后晋薛融等呈上他们所编定的前朝敕书,加以施行。
丙辰日,皇帝下敕令:“先前命令天下官府与民间都可以自由铸造钱币,如今私铸钱币多用铅、锡,既小又薄,脆弱易损,应当全部禁止,由专门的主管部门自行铸造。”
西京留守杨光远上奏声称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桑维翰在任命官吏及考绩升迁时不公正,并在两都经营邸店,与百姓争利。皇帝迫不得已,闰七月壬申日,把桑维翰外放担任彰德节度使,兼任侍中。
起初,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儿子王威,因为躲避王都叛乱的祸乱,逃到契丹。到了此时,义武军由于皇甫遇被调离而没有了主帅,契丹主耶律德光派出使者说:“请求允许王威承袭他父亲的地盘,比照我国的制度。”皇帝“依据我们中原的制度,一定要按刺史、团练使、防御使的次序逐步升迁,才能升到节度使,请将王威派到这里,逐步加以升迁任用”为借口推辞。契丹主十分生气,另外派使者来说:“你自身从节度使一跃升到天子,也是按阶升上去的吗!”皇帝担心这样做会使契丹不断滋生事端,就重重地贿赂契丹,并且请求任命王处直哥哥的孙子彰德节度使王廷胤担任义武节度使,来满足契丹的意愿。契丹主的怒气才稍微缓解。
从前,闽惠宗王璘把太祖王审知原有的侍从分为拱宸、控鹤二都,等到康宗王昶即位,再次招募两千壮士作为心腹,称为宸卫都,俸禄与赏赐都比拱宸、控鹤二都优厚。有人传言说拱宸、控鹤二都有怨言,将要叛变,闽主想把他们分别隶属于漳州和泉州,拱宸、控鹤二都更加愤恨。闽主喜好彻夜饮宴,强迫群臣喝酒,等他们喝醉了就让身边的人伺机观察他们的过失。闽主的堂弟王继隆喝醉之后言行失礼,闽主就把他斩杀了。又经常因为猜疑、发怒而诛杀宗室。闽主的叔父左仆射、同平章事王延羲假装痴呆发狂来躲避祸端,闽主赏赐他道士的服装,把他安置在武夷山中。不久之后又把他召回,幽禁在自己家中。
闽主数次侮辱拱宸军使永泰人朱文进与控鹤军使光山人连重遇,两人非常怨恨他。恰逢北宫发生火灾,查究放火的贼人却没有抓获。闽主命令连重遇带领内外营兵打扫灰烬,每天役使上万人,士兵们非常劳苦。闽主又怀疑连重遇清楚纵火的阴谋,想要诛杀他。内廷学士陈郯私下告知连重遇。辛巳日夜,连重遇入宫值勤,率领二都的士兵放火焚烧长春宫,借以攻击闽主,派人从瓦砾堆中迎接王延羲出来,对他高呼万岁。又召集外营的士兵共同攻打闽主。只有宸卫都的兵士抗拒迎战,闽主这才与李后到宸卫都躲避。等到天亮的时候,乱兵放火焚烧宸卫都。宸卫都战败,残余的一千多人拥着闽主与李后出了北关,到了梧桐岭,剩余的人又逃散了一小部分。王延羲派他哥哥的儿子前汀州刺史王继业带领士兵追击他们,追到一个村舍。闽主一向擅长射箭,拉开弓射杀了几个人。不一会儿,大量追兵赶到,闽主自知无法逃脱,就扔下弓箭对王继业说:“你身为臣子的节操到哪里去了!”王继业说:“既然君主没有君德,臣子又哪里有臣子的节操!新君,是我的叔父;旧君,是我的兄弟,哪一个亲近,哪一个疏远呢?”闽主不再说话。王继业与他一起返回,到了陀庄,给他酒喝,等他喝醉后把他勒死了,连同李后以及几个儿子、王继恭一起杀死。宸卫都的残余部众投奔了吴越。
王延羲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把名字改为王曦,把年号改为永隆,赦免释放在押的囚犯,颁赐朝廷内外。宣称宸卫都弑杀闽主投奔邻国,给闽主加谥号为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庙号为康宗。派商人奉表抄小路前往大梁,自愿做后晋朝的藩属。但是在他的国内,设置百官,一如天子的制度。任命已经以太子太傅身份退休的李真担任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连重遇攻击康宗时,陈守元恰好在宫中,改换了衣服,准备逃跑,被士兵杀死。连重遇捉住蔡守蒙,数落他卖官的罪责,而把他斩杀。闽王王曦即位之后,派遣使者前往泉州去把林兴诛杀了。
黄河在薄州决口。
八月辛丑日,皇帝任命冯道守职司徒兼任侍中。壬寅日,皇帝下诏命令中书省掌印的大权只交给首相,从此以后事情无论大小,都委托给冯道办理。皇帝曾经就有关军事的谋略向冯道咨询,冯道回答说:“征伐是国家的大事,全靠皇上自己去决断。我只是一个书生,只知道谨守历代的成规罢了。”皇帝认为他说得对。冯道曾经患病,请求退休,皇帝让郑王石重贵去冯道的家中探视他,并且说:“如果明天还不出来,我将亲自前往。”冯道这才出来处理事情。他当时所受到的荣宠恩遇,群臣中无人能同他相比。
己酉日,后晋朝廷任命吴越王钱元瓘为天下兵马元帅。
黔南节度使辖区之内的溪州刺史彭士愁招引奖州、锦州的蛮人一万多人侵扰辰州、澧州,焚烧、劫掠二州的镇戍之所,二州派遣使者到蜀国请求出兵救援。后蜀主孟昶认为道路遥远,没有应允。九月辛未日,楚王马希范派左静江指挥使刘勍、决胜指挥使廖匡齐带领衡山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他们。
癸未日,后晋朝廷把后唐许王李从益封为郇国公,命令他事奉后唐的宗祠。因为李从益年纪小,李皇后就把许王留在宫中养育,又像侍奉母亲一样侍奉王淑妃。
冬季十月庚戌日,闽国康宗所遣派的使者郑元弼到了大梁。康宗有书信给执政宰相,信中说:“闽国自从应运兴盛以来,已经年代长久了,由于北方的帝座频繁变更,导致东海的风帆经常受阻,因此没去进贡。”又请求以对等国家的礼节往来通信。皇帝因为他的傲慢不逊的态度而气愤,壬子日,下诏命退还他所进贡的物品以及福州、建州等地的成批转运来的财货,并下令郑元弼以及闽国的进奏官林恩迅速将这些贡品押送回去。兵部员外郎李知损进言说:“王昶僭越本分,傲慢不逊,应该扣留他的使者,没收他的财货。”皇帝就把郑元弼、林恩囚禁在监狱里。
吴越王钱元瓘的恭穆夫人马氏逝世。夫人是雄武节度使马绰的女儿。当初,武肃王钱镠禁止朝廷与地方蓄养歌舞女伎,文穆王钱元瓘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有儿子,马夫人特地因为此事向钱镠请示,钱镠高兴地说:“我们家历代先祖的祭祀,实际上是由你主持的。”于是听任钱元瓘纳妾。鹿氏生下弘僔、弘倧;许氏生下弘佐;吴氏生弘俶;众妾还生下弘偡、弘億、弘偓、弘仰、弘信。马夫人对他们抚养照顾,一视同仁。经常在自己的帐前放置银鹿,让这些孩子全在上面,逗着他们玩耍。
十一月戊子日,契丹派遣臣子遥折前来,后来又到了吴越。
楚王马希范开始建立天策府,设置护军中尉、领军司马等官职,任命他的几个弟弟以及将校们担任。又任命幕僚拓跋恒、李弘皋、廖匡图、徐仲雅等十八人为学士。
刘勍等攻打溪州,彭士愁被打败,放弃州城,退守保卫山寨。山寨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刘勍制作云梯和栈道,攀登上去,把他们包围了。廖匡齐战死,楚王马希范派遣使者去吊问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却没有哭,对使者说:“廖氏全族三百口蒙受楚王的恩惠,能获得温饱,全族拼死效命都不足以报答,何况一个儿子呢!希望大王不要把这件事记在心上。”楚王认为廖匡齐的母亲非常贤明,丰厚地抚恤他的家族。
十二月丙戌日,后晋朝廷禁止建造新的佛寺。
闽王王曦兴建新宫,搬到里面居住。
这一年,南汉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光裔对南汉主说:“自从马后逝世之后,不曾再与楚国通使往来,像这样既是亲戚又是邻国的旧友邦,是不能忘记的。”于是推荐谏议大夫李纾,认为他可以出使楚国,南汉主采纳了他的建议。楚国也派遣使者回访。赵光裔在南汉担任宰相二十多年,府库充盈,边境无忧。等到赵光裔去世,南汉主又任命他的儿子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赵损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五年(庚子,公元940年)
春季正月,皇帝接见闽国使者郑元弼等人。郑元弼说:“王昶只是一个蛮夷的君长,不懂得礼仪,陛下听到他的赞言不值得喜悦,听到他的恶言不值得愤怒。我奉命前来,办事不得体,愿意接受
锧腰斩之刑来替王昶赎罪。”皇帝可怜他,辛未日,下诏书把郑元弼等人释放。
楚国刘勍等人趁着大风,向彭士愁的山寨射出火箭,同时发动进攻,彭士愁带领他的部下逃入奖州、锦州的深山,乙未日,派遣他的儿子彭师暠带领各位酋长,献出奖、溪、锦三州的州印,向楚国请求投降。
二月庚戌日,北都太原留守、同平章事安彦威入朝觐见,皇帝说:“我所看重的是信用和忠义。从前契丹出于道义向我伸出援手,我如今用信守约定来回报他。听说他们征求索取没有止境,您能委屈自己事奉他们,非常符合我的心意。”安彦威回答说:“陛下为了天下苍生的缘故,尚且用卑辞的态度、丰厚的礼物来事奉他们,我又有什么可委屈的呢!”皇帝听了很高兴。
刘勍率领军队返回长沙。楚王马希范把溪州的治所迁到另外一个便于统治的地方,上表推荐彭士愁担任溪州刺史,又任命刘勍担任锦州刺史。从此以后群蛮都归顺楚国。马希范自称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用五千斤铜铸成一个铜柱,有一丈二尺高,埋入地下六尺,在柱上铭刻誓词,把它竖立在溪州。
南唐康化节度使兼中书令杨琏拜谒平陵后返回,一天夜晚,喝得大醉,死在船上,南唐主追封谥号为弘农靖王。
闽王王曦即位之后,骄奢淫乱,苛刻残暴,猜忌宗族,常常追寻旧怨加以报复。他的弟弟建州刺史王延政屡次写信劝谏,王曦非常生气,回信责骂王延政。派遣亲信官吏业翘去监视建州军,教练使杜汉崇监视南镇军,二人竞相搜集王延政的私事报告给王曦,兄弟二人因此长期相互猜忌,彼此怨恨。有一天,业翘与王延政讨论事情,意见不统一,业翘叱责王延政说:“你想谋反吗!”王延政非常愤怒,想要杀了业翘。业翘逃奔南镇,王延政发兵前往南镇攻打他,把南镇的守兵打败。业翘与杜汉崇逃向福州,西郊边陲的守兵全部溃散。
二月,王曦派遣统军使潘师逵与吴行真带领四万士兵攻打王延政。潘师逵驻军在建州城西,吴行真驻军在建州城南,都靠着水边扎营,放火烧毁城外的房舍。王延政向吴越求救,壬戌日,吴越王钱元瓘派遣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仰仁诠、内都监使薛万忠带领四万士兵前去救援他。闽国丞相林鼎劝阻王曦,王曦不听。三月戊辰日,潘师逵分出三千兵马,命令都军使蔡弘裔带领他们出战,王延政派遣他的部将林汉彻等人在茶山把他们打败,斩杀一千多人。
安彦威与王建立都向皇帝请求辞官回家,皇帝没有批准。辛未日,任命归德节度使、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刘知远担任邺都留守,调任安彦威为归德节度使,加官兼任侍中。癸酉日,调任王建立为昭义节度使,晋封为韩王。因为王建立是辽州人,分割辽、沁二州隶属于昭义节度。调任建雄节度使李德珫为北都留守。
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安从进仗恃他所镇守的襄阳地势险要,防守牢固,暗中怀有叛逆的打算,擅自拦截楚国从湖南运往朝廷的进贡物品,招集亡命之徒,增加兵力。起初就跟随他的都押牙王令谦、押牙潘知麟劝谏他,都被他杀了。等到王建立被调任为昭义节度使,迁镇潞州,皇帝派使者问他:“我空出青州主帅的职位等着你,你如果有意,我立刻降下制书委任你。”安从进回答说:“如果把青州搬到汉水的南边,我就赴任。”皇帝竟然没有责怪他。
丁丑日,王延政招募敢死队员一千多人,利用夜晚渡河,偷偷进入潘师逵的营垒,趁着大风放起火来,城上的士兵擂鼓呐喊来配合他们,战棹都头建安人陈诲杀死潘师逵,他的部众全都逃散了。戊寅日,王延政带领士兵将要攻打吴行真的营寨,还没有等到建州的士兵渡过河来,吴行真和他的将士就舍弃营寨逃跑了,有上万人被斩杀。王延政乘胜攻占了永平、顺昌二城。从此以后,建州的兵力开始强盛起来。
夏季四月,蜀国太保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季良请求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毋昭裔、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分别主管三司。癸卯日,蜀主孟昶任命赵季良掌理户部,毋昭裔掌理盐铁,张业掌理度支。
庚戌日,后晋朝廷任命前横海节度使马全节担任安远节度使。
甲子日,吴越国孝献世子钱弘僔去世。
吴越国仰仁诠等人率领军队到了建州,王延政由于福州的军队已经战败逃走,备下酒肉犒劳他们,并请他们率领军队返回吴越;仰仁诠等人不同意,在建州城的西北面扎下营寨。王延政害怕,又派遣使者向闽王请求出兵救援。闽王王曦任用泉州刺史王继业做行营都统,率领两万士兵前来救援;并且移送书信责备吴越,派遣轻骑部队断绝吴越的运粮通道。正遇到长期下雨,吴越军队的粮食吃完了,五月,王延政派遣士兵攻击,把吴越军队打得大败,俘获、斩杀的人数以万计。癸未日,仰仁诠等人在夜里逃走。
胡汉筠既然违抗皇帝的诏命不肯入朝觐见,又听闻贾仁沼的两个儿子要向朝廷申诉。等到后晋朝廷任命马全节担任安远节度使,代替李金全镇守安州的时候,胡汉筠就欺骗李金全说:“进奏吏派人兼程赶来说,朝廷等待您交接完毕,就要调查审问贾仁沼死亡的真相,认为您一定有叛乱的意图。”李金全非常恐惧。于是胡汉筠游说李金全拒绝接受朝廷的命令,主动归顺南唐,李金全听从了他的建议。
丙戌日,皇帝听闻李金全叛变,命令马全节率领汴、洛、汝、郑、单、宋、陈、蔡、曹、濮、申、唐诸州的军队讨伐他,任命保大节度使安审晖担任副帅。安审晖,是安审琦的哥哥。
李金全派遣推官张纬手持表章向南唐请求投降,南唐主派遣鄂州屯营使李承裕、段处恭率领三千士兵迎接他。
南唐主派遣客省使尚全恭到闽国去调解闽王王曦与王延政的关系。六月,王延政派遣牙将及女奴持誓书以及香炉到福州,与王曦在闽太祖王审知的宣陵前盟誓。但是,兄弟二人还是像从前一样相互猜疑忌恨。
癸卯日,南唐李承裕等人到了安州。这一天傍晚,李金全带领他部下的数百名士兵进入南唐的军营,结果李金全的歌妓、爱妾、资财都被李承裕抢夺,李承裕于是占据了安州。甲辰日,马全节从应山出发,向大化镇进军,与李承裕在安州城南交战,将他打得大败。李承裕在安州城劫掠一番之后向南逃走,马全节进入安州。丙午日,安审晖追击南唐军队,在黄花谷再次把他们打败,段处恭阵亡。丁未日,安审晖又在云梦泽打败南唐军队,俘获了李承裕与他的部众。南唐将领张建崇占据云梦桥进行抵抗,安审晖就领兵返回了。马全节在安州城斩杀李承裕及他的部众一千五百人,把监军杜光业等五百零七人押送到大梁。皇帝说:“这些人有什么罪过呢!”就都赏赐马匹以及器物、服装,将他们送回南唐。
起初,卢文进投奔吴国的时候,南唐主命令祖全恩带领士兵迎接他,告诫祖全恩不要进入安州城,只在城外列阵。等卢文进出来,就跟在他后面护送他回来,不得劫掠。等到李承裕迎接李金全时,也像告诫祖全恩一样告诫他。然而李承裕却贪图财物,劫掠击杀,与晋兵交战又被打败,逃亡失散的有四千人。南唐主连续多天惋惜痛恨,总是责怪自己对告诫敕令一类的事情不够熟练。杜光业等人被遣送回到南唐,南唐主因为他们违抗命令才失败,不肯接纳他们,又把他们送回到淮河以北,并且写信给皇帝说:“边境的将校贪求功利,趁机占领堡垒。”又说:“不论是依据军法,还是依据朝廷的律令来处置,我们两个国家都不可以容忍他们。”皇帝再次把他们遣送回去,使者正想在桐墟渡过淮河,唐主却派战船阻挡他们,这才再次北还。皇帝就把这些南唐将领全部授以官职,把他们的士兵组成显义都,命令旧将刘康统领他们。
臣司马光说:违抗诏命的是将领,士兵只是听从将领的命令,又有什么罪过呢!接纳他们而斩杀他们的将领,借以向敌国赔罪,慰问士兵并加以安抚,这样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遗弃自己的人民,使他们去帮助敌国呢!
南唐主派遣宦官去祭祀庐山,宦官返回,南唐主慰劳他说:“你这次远行斋戒非常洁净。”宦官说:“我自从接受诏命,一直吃素到现在。”南唐主说:“你曾在某处买鱼做羹汤,又曾在某日买肉切大块烹食,怎么能说一直吃素到现在?”宦官听了很惭愧。管仓库的官吏年终呈献剩余的米粮一万多石,南唐主说:“支出和收入都有固定的数目,如果不是聚敛百姓的财物、克扣军粮,哪里能有剩余呢!”
秋季七月,闽主王曦修筑福州西面的城郭,用来防备建州的兵马。又鼓励百姓剃度当和尚,百姓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大多乐意出家当和尚,一共有一万一千人当了和尚。
乙丑日,皇帝赏赐丝帛给闽国使臣郑元弼等人,把他们送回闽国。李金全叛变时,安州马步副都指挥使桑千、威和指挥使王万金、成彦温都因为不肯追随他而被杀,马步都指挥使庞守荣嘲笑他们愚蠢,来迎合李金全的心意。己巳日,皇帝下诏追赠贾仁沼以及桑千等人官职,派遣使者到安州把庞守荣斩杀了。李金全到了金陵,南唐主对待他非常刻薄。
丁巳日,南唐主把齐王李璟立为太子,兼任大元帅,录尚书事。
后晋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的范延光请求回到他在河阳的私人住宅,皇帝准许了他的请求。范延光载运了很多财货出发。西京洛阳留守杨光远兼管河阳,看到范延光的财货非常眼红,并且顾虑他日后会成为后代子孙的祸患,就上奏说:“范延光是个叛逆的臣子,不住在汴梁或洛阳,反而要到外地,恐怕他会逃到敌国去,应该趁早把他除掉!”皇帝没有准许他的请求。杨光远又请求皇帝敕令范延光留在西京洛阳居住,皇帝准许了他的请求。杨光远派他的儿子杨承贵率领甲士把范延光的宅第包围了,逼迫他自杀。范延光说:“天子在上,赏赐我铁券,许诺不杀我,你们父子怎么可以这样?”己未日,杨承贵手持利刃逼迫范延光上马,走在浮桥上时,推挤他,使他跌落黄河。杨光远上奏说范延光自己投水而死,皇帝知道其中的原由,但是畏惧杨光远势力强大,不敢究问。皇帝因为范延光去世而停止上朝,追赠他为太师。
南唐齐王李璟坚持推辞太子之位。九月乙丑日,南唐主应允了他,下诏命令朝廷内外向他致书时比照太子的礼节。
丁卯日,皇帝任命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和凝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己巳日,邺都留守刘知远入朝。
辛未日,李崧上奏说:“各州仓库所储存的粮食,在计账之后的盈余还很多。”皇上说:“在法规之外向民众征税,与枉法的罪过是相同的。掌管仓库的官吏特别免除一死,但是都要加以严厉的惩罚。”
翰林学士李濣,言行轻薄,经常因为喝酒误事,皇上厌恶他,丙子日,罢免翰林学士的官职,把翰林学士的职务并归中书舍人。李濣,是李涛的弟弟。
杨光远入朝觐见,皇帝想要把他调到其他军镇,对杨光远说:“围攻魏州的战役中,你身边的部将都立了功,还没有赏赐他们,现在应该各自授官一州,来使他们获得尊荣。”于是把他的几个部将都任命为刺史。甲申日,调任杨光远为平卢节度使,晋封爵位为东平王。
冬季十月丁酉日,皇帝加封吴越王钱元瓘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书令。
壬寅日,南唐在境内实行大赦,诏令朝廷与地方的所有奏章不得使用“睿”、“圣”字样,违犯者以不敬之罪论处。
术士孙智永因为天上四星聚集在斗宿,表示其分野唐国将有灾害发生,劝说南唐主李昪巡行东都。乙巳日,南唐主命令齐王李璟监国。光政副使、太仆少卿陈觉为了私人恩怨上奏朝廷说泰州刺史褚仁规贪婪残暴。丙午日,罢免褚仁规的职务,改任扈驾都部署,陈觉从此开始当权。庚戌日,南唐主从金陵出发。甲寅日,到达江都。
闽王王曦托商人奉表入京,向后晋朝廷说明自己不曾称帝。十一月甲申日,皇帝任命王曦担任威武节度使,兼任中书今,封闽国王。
南唐主想要在江都定居,因为河水结冻,漕运供给不上,不得不西还。十二月丙申日,到达金陵。
南唐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张延翰逝世。
这一年,南汉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损逝世。任命宁远节度使南昌人王定保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不到一年,他也逝世了。
起初,皇帝割让雁门关以北地区贿赂契丹,从此以后整个吐谷浑都属于契丹,深受契丹人的贪婪和残暴之苦,想要归附中原。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又诱惑他们,于是吐谷浑首领带领部落一千多帐从五台投奔中原。契丹非常愤怒,遣派使者责备皇帝招纳叛逆的人。
六年(辛丑,公元941年)
春季正月丙寅日,皇帝遣派供奉官张澄带领两千士兵搜索藏匿在并、镇、忻、代四州山谷之中的吐谷浑人,驱逐他们,使他们返回故乡。
王延政修筑建州城,周围二十里,向闽王王曦请求在建州设立威武军,让他担任节度使。王曦因为福州为威武军,就以建州为镇安军,任命王延政担任节度使,封为富沙王。王延政把镇安改为镇武,作为军镇的称号。
二月壬辰日,后晋朝廷在黄河德胜口修建了一座浮桥。
彰义节度使张彦泽要杀死他的儿子,掌书记张式一向为张彦泽所亲厚,就劝谏阻止他。张彦泽很生气,用弓箭射他。他身边的人一向厌恶张式,乘机说张式的坏话。张式惧怕,借口生病离去,张彦泽派遣士兵追赶他,张式到了邠州,静难节度使李周向后晋朝廷报告了这件事,皇帝因为张彦泽的缘故,把张式流放到商州。张彦泽派遣行军司马郑元昭到朝廷索要张式,并且说:“如果张彦泽得不到张式,恐怕要发生难以预测的事情。”皇帝迫不得已,把张式交给他。癸未日,张式到了泾州,张彦泽命令挖开他的嘴巴,剖出他的心脏,截断他的四肢。
凉州军作乱,留后李文谦关闭门户,自焚而死。
蜀国自从建国以来,节度使大多统领禁卫兵,或者借口担任其他职务,留在成都,委托幕僚佐吏管理军府的事务,专门从事聚敛财物,不治理政事,百姓没有地方申诉。蜀主孟昶清楚其中的弊端,丙辰日,加封卫圣马步都指挥使、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赵廷隐与枢密使、武信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处回,以及捧圣控鹤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同平章事张公铎为检校官,罢免了他们节度使的职位。三月甲戌日,任命翰林学士承旨李昊主持武宁军的事务,散骑常侍刘英图主持保宁军的事务,谏议大夫崔銮主持武信军的事务,给事中谢从志主持武泰军的事务,将作监张
主持宁江军的事务。
夏季四月,闽王王曦任命他的儿子王亚澄为同平章事、判六军诸卫。王曦猜疑他的弟弟汀州刺史王延喜同王延政勾结谋划,派遣将军许仁钦带领三千士兵前往汀州,捉拿王延喜,将他带回。
南唐主任命陈觉以及万年人常梦锡担任宣徽副使。
辛巳日,北京留守李德珫派遣牙校陪伴吐谷浑酋长白承福入朝觐见皇帝。
南唐主派遣通事舍人欧阳遇请求借路去契丹,皇帝没有准许。
自从黄巢侵扰长安以来,天下流血征战了几十年,然后诸国各自占据领土,战争稍微停息。等到南唐主李昪即位之后,长江、淮河一带连续几年丰收,军队的粮食有了富余,群臣争相进言“陛下中兴,现在北方多事,应该出兵北伐,收复大唐旧有的疆土。”南唐主说:“我从小就生活在军旅之中,知道战事对百姓的伤害实在太大了,不忍心再次发动战争。如果能让他们的百姓安居乐业,那么我国的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了,还有什么索求呢!”南汉主刘龚遣派使者到南唐,想同他共同谋划夺取楚国,瓜分它的疆土,南唐主没有同意。
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谋反,派遣使者带着表章来到蜀国,请求派出军队攻打金州、商州,来作为声援。丁亥日,使者到了成都。蜀主孟昶与群臣商谋,都说:“金州和商州,都十分险阻遥远,派出的士兵少,就不足以克制敌人,派出的士兵多,则水陆运输粮秣都不能连接。”蜀主就拒绝了这件事。安从进又向荆南请求援兵,高从诲写信给安从进,为他分析厉害祸福。安从进非常愤怒,反而上奏朝廷诬告高从诲。荆南行军司马王保义说高从诲把事情的真相详细地汇报给朝廷,并且请求出兵帮助朝廷讨伐他,高从诲听从了王保义的建议。
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以向契丹称臣为耻辱,他接见契丹使者的时候,一定箕踞而坐,傲慢地责骂,使者从他的辖境内经过,有时悄悄地派人把使者杀死。契丹因此谴责皇帝,皇帝经常替他低声下气地谢罪。六月戊午日,安重荣抓住契丹使者拽剌,派遣骑兵在幽州的南部劫掠,屯军在博野,上表声称:“吐谷浑、两突厥、浑、契苾、沙陀分别率领部众前来归附。党项等也派遣使者送交契丹颁授给他们的委任状和文书,声称被契丹欺凌、压迫,又声称自从二月以来,契丹命令他们各自准备精锐的甲兵和健壮的战马,将要在初秋时向南进犯,他们恐怕老天爷不保佑,与契丹一起毁灭,所以愿意自己准备十万人马,同晋兵共同攻打契丹。又有朔州节度副使赵崇已经把契丹所任命的节度使刘山驱逐了,请求归附朝廷。我先后不断地把这些消息报告给朝廷,陛下却屡次命令我奉承契丹,不要使自己这边挑起事端。然而当今的天道人心,无法违抗,机会不可失去,时运不会再来。沦陷在胡虏境内的诸位节度使都伸长脖子,翘起脚跟,等待王师的到来,实在值得哀怜悲悯。希望朝廷尽早决定计策。”表章长达好几千字,大多都是斥责皇帝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契丹,竭尽中原的物资来献媚于贪得无厌的胡虏。安重荣又将这种意思写入信中送给朝廷的达官显贵,并且移送给各藩镇,说已经整编好军队,一定要与契丹决战。皇帝因为安重荣正掌握着强大的军队,不能驾驭他,非常忧虑。
当时邺都留守、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刘知远正在大梁。泰宁节度使桑维翰得知安重荣已经心怀叛逆的阴谋,又担心朝廷难以拒绝他的主意,就秘密上疏说:“陛下阻止了晋阳那次灾难,得以统领天下,都是契丹的功劳,不可以辜负它。现在安重荣仗恃勇悍,轻视敌人,吐谷浑想利用他来报仇,都不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不可以听从他们。我私下观察,契丹这几年来,兵强马壮,吞并四邻,每次作战一定取胜,攻克土地必然占领,侵占中原的土地,缴获中原的器械。它的君主有智慧勇气,超过了常人,它的臣僚上下和睦,牛羊繁殖旺盛,国家没有天灾,这是不可以同他们对抗的地方。而且中原刚刚战败不久,士气低落颓丧,带领这样的军队去抵御契丹乘胜的威势,在气势上相差太远。再则,既然与契丹和亲的办法已经行不通,那就必须派遣军队戍守边塞,士卒少则不足以抵抗敌寇,士卒多则使粮食和军用的运输接济不上。我们一出兵,他们就退走,我们一回守,他们又出来骚扰,我担心戍卫的士兵疲于奔命,镇州、定州两州境内不能再看到遗存的百姓。现在天下刚刚稍微安定,所经受的创伤没有复原,府库空虚,百姓贫困凋敝,即使安静下来守护调养,还怕不能济事,怎么可以轻易出动军队呢!契丹同我们国家有着不浅的恩义,彼此都重视信守誓约,它没有过失可以作为我们挑起衅端的理由,即使打败了它,也会有更加严重的后患。万一不能打败他,大事就完了。有议论的人把每年输送布帛给契丹叫做耗蠹,把态度上的卑恭谦逊叫做屈辱。殊不知两国如果交战不息,灾祸纠结而不消除,财力将因此匮乏,所谓耗蠹,哪一个更加严重呢!用兵作战,就会使得武将与功臣有过分的要求,而朝廷却只能姑息迁就他们,边远的藩镇和州县因此得以骄傲自大,上下失序,纲纪沦丧,所谓屈辱,哪一个更加严重呢!我希望陛下训勉农耕,习练战事,养备士兵,安顿百姓,等到国家内部没有忧患,百姓有了余力,然后伺机而动,才能一举获得成功。再说,邺都物产富饶,是国家的屏障,现在它的主帅来到京师,军府无人治理,我私下想起‘慢藏诲盗’的话,以及勇敢的人也要关闭门户防卫的道理,请求陛下略加巡视检查,来阻绝奸人的阴谋。”皇帝对使者说:“我这几天来烦扰郁闷,不能做出决定,今天看到你的奏章,就像喝醉了之后猛然醒来一样,你不要为此忧虑。”
闽主王曦听说王延政用书信招揽泉州刺史王继业,因此把王继业召回,在郊外把他赐死,在泉州把他的儿子斩杀。起初,王继业担任汀州刺史,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沂丰那时担任士曹参军,同他亲善友好。有人秘密报告称杨沂丰和王继业共同阴谋背叛,在杨沂丰在宴会上陪侍闽主的时候,把他逮捕下狱,第二天就斩杀了,还诛灭了他的全族。杨沂丰,是杨涉的堂弟,当时年逾八十,闽国的百姓都为他感到悲哀。从此以后,宗族、元勋、旧臣相继被诛杀,人人不能自保,谏议大夫黄峻带着棺材到朝堂竭力劝谏,王曦说:“老家伙的癫狂病发作了!”把他贬为漳州司户。
王曦淫乱奢侈没有限度,导致资金用度不够,于是就与国计使南安人陈匡范商谋对策,陈匡范承诺每天进献万金。王曦非常高兴,加任陈匡范为礼部侍郎,陈匡范把商贾的赋税提高了好几倍。王曦大宴群臣,举起酒杯对陈匡范说:“明珠和美玉,只要去寻求就可以得到。像匡范这样的人中之宝,是找也找不到的。”没过多久,商贾的赋税不足以凑足每天进献的数额,陈匡范就把各部门的经费借用来进行补足,又害怕事情被发觉,忧愁恐惧而死,王曦对他祭奠馈赠非常丰厚。各部门拿出陈匡范的借钱文书上报,王曦非常生气,命人劈开陈匡范的棺材,截断他的尸体,抛入水中,又任命连江人黄绍颇代替陈匡范做国计使。黄绍颇提议“规定凡是想要做官的人,除了应为祖先的功绩而补官的以外,都听凭百姓捐钱,然后授予他官职,依据官职的权责、名望的高下以及州县户口的多少来确定价值,从百缗直到千缗不等”。王曦同意采取这个办法。
南唐主李昪认为自己由于独揽大权而夺取了吴国,所以特别忌惮宰相的权力过重。因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建勋执掌政权的时间太长,想要罢黜他。恰逢李建勋上疏谈论政事,他料想奏疏会被搁置在宫禁中,不料不久之后南唐主居然颁下诏书命令有关部门执行。李建勋自认为那封奏疏上所奏的事情掺杂了个人的爱憎在里面,暗中设法取回那封奏疏,加以修改。秋季七月戊辰日,罢黜了李建勋的相位,让他回到家中。
皇帝忧虑安重荣跋扈,己巳日,任命刘知远担任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又把辽州、沁州隶属于河东节度,任命北京留守李德珫担任邺都留守。
刘知远从前地位微贱时,入赘给晋阳的一户李姓人家,有一天放牧马匹的时候,他的马匹闯入僧人的田地,僧人把他抓起来,鞭笞了一顿。这一次,刘知远到了晋阳,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年的僧人找来,请他坐下,安慰了一番,并且赠送礼物给他,众人因此都感到高兴。
吴越王的府署发生火灾,宫室、府库差点被烧光了。吴越王钱元瓘震惊恐惧,得了癫狂的病症。南唐人竞相劝说南唐主趁吴越困弊前去攻取吴越,南唐主说:“怎么可以趁别人受灾而谋取私利呢!”反而派遣使者去慰问,并且在他们匮乏的时候接济他们。
闽主王曦自称大闽皇,自己担任威武节度使,与王延政各自训练军队互相攻伐,各有胜败,在福州与建州之间,暴露在外的骨骸就像茂密丛生的草莽一样。镇武节度判官晋江人潘承祐屡次请求他们停止征战,修复关系,王延政不听。闽主所派遣的使者到了,王延政大规模地陈列甲兵来显示兵力,同使者说话态度非常傲慢。潘承祐长跪在地,恳切地劝谏,王延政动怒,回头看左右的人,说:“判官的肉可以吃吗!”潘承祐也不顾虑,声音和脸色更加严厉。闽主王曦厌恶泉州刺史王继严深得人心,把他罢免回家,把他毒杀了。
八月戊子朔日,后晋朝廷任命开封尹郑王石重贵担任东京留守。
冯道、李崧屡次推荐天平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步副都指挥使、同平章事杜重威,说他有才能,于是任命他担任都指挥使,充任随驾御营使,取代了刘知远,刘知远因此对两位宰相心怀怨恨。杜重威走到哪里都搜刮财货,百姓大多逃亡,有一次出门经过市街,对身边的人说:“人们说我把百姓全都赶走了,为什么市场上还有这么多人呢!”
壬辰日,皇帝从大梁出发。己亥日,到达邺都。壬寅日,实行大赦。皇帝颁布诏书晓谕安重荣说:“你身为大臣,家里还有年老的母亲,因为私愤,不顾及后患,遗弃君主和至亲。我依靠契丹而得到天下,你依靠我而得到富贵,我不敢忘记人家的恩德,你却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如今,我统领天下却臣服于契丹,你竟然想凭借一个藩镇来抵抗契丹,不觉得太困难了吗!你应该慎重地思考,不要招致后悔!”安重荣得到诏书后更加骄傲,听闻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有叛逆的心志,秘密派使者同他商量谋划。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卧病不起,观察到内都监章德安忠诚宽厚,能够决断大事,就想把身后国家大事托付给他,对他说:“弘佐年纪幼小,应该在宗室中选择年长的来继位。”章德安说:“弘佐虽然还年幼,但是臣子们都佩服他的英明和聪慧,希望您不要担心这一点!”吴越王说:“你要好好地辅佐他,我就没有忧虑了。”章德安,是处州人。辛亥日,钱元瓘逝世。
起初,内牙指挥使戴恽,受到钱元瓘的信任和重用,将军事全部托付给他。钱元瓘的养子钱弘侑的乳母,与戴恽的妻子是亲戚,有人举报戴恽密谋拥立钱弘侑。章德安就封锁钱元瓘逝世的消息,没有发表讣告,与诸位将领密谋,在幕后埋伏武装士兵。壬子日,戴恽进入府中,把他抓住杀死,把钱弘侑废为庶人,恢复姓孙,然后把他幽禁在明州。这一天,将士和官吏奉钱元瓘的遗命,奉承朝廷的制命,拥立镇海、镇东副大使钱弘佐为节度使,当时钱弘佐只有十四岁。九月庚申日,钱弘佐即王位,任命丞相曹仲达代理政务。军队有人抱怨赏赐不公平,人人手持兵器不接受所赐,诸将不能控制。曹仲达亲自去晓谕众人,众人都放下兵器而下拜接受赏赐。
钱弘佐性情温和谦恭,喜欢读书,能礼遇士人,勤于治理政务,能揭发暗中的奸诈之事,别人无法欺骗他。百姓有进献象征吉祥的禾苗的,钱弘佐问掌管仓库的官吏:“现在蓄积的粮食有多少?”回答说:“可以吃十年。”钱弘佐说:“那么军队的粮食已经足够了,可以对我的百姓宽松一些了。”于是命令在境内免除三年的赋税。
辛酉日,滑州奏报黄河决口。
皇帝因为安重荣杀害契丹使者,担心契丹侵犯边塞,乙亥日,任命安国节度使杨彦询为使者前往契丹。杨彦询到达了契丹主的营帐,契丹主就契丹使者遇害一事谴责他,杨彦询说:“这就好像一户人家出了不肖的儿子,父母管不住他,又能对他怎么样呢?”契丹主听了他的话,怒气才有所消解。
闽主王曦任命他的儿子琅邪王王亚澄担任威武节度使、兼中书令,把封号改为长乐王。
刘知远派遣他的亲信将领郭威根据皇帝的诏命去劝说吐谷浑的酋长白承福,让他离开安重荣,归顺朝廷,同意颁授他节度使的符节和斧钺。郭威返回,对刘知远说:“胡虏只贪求利益,安铁胡只是用长袍和裤子之类的东西去贿赂他,现在我们想要他们来归附,必须厚重地贿赂他们。”刘知远听取了他的建议,并且让使者对白承福说:“朝廷已经将你们划割出去,隶属于契丹,你们应该安分守己地治理自己的部落。现在竟然到南边来帮助安重荣造反,安重荣已经受到天下人的唾弃,他的败亡只是早晚的事。你们应该趁早顺从归化,不要等到大兵降临,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不能立足,到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白承福恐惧,冬季十月,率领他的部众归附刘知远。刘知远把他们安置在太原东山与岚州、石州之间,上表请求任命白承福担任大同节度使,收编他的精锐骑兵,隶属在自己的部下。
起初,安重荣移送檄文给各道,声称与吐谷浑、达靼、契苾一同起兵,不久之后,白承福归附刘知远,达靼、契苾也没有赴约,安重荣的势力因此大受阻遏。
闽主王曦即位称帝。王延政自称兵马元帅。闽国同平章事李敏逝世。
皇帝从大梁出发的时候,和凝请示说:“陛下已经出发,安从进如果在此时反叛,应该如何防备他?”皇帝说:“你有什么想法?”和凝请求暗中留下空着名字的宣与敕各十多份,交给留守在东京的郑王,一听说发生变故就写上诸将的名字,遣派他们率领军队讨伐安从进。皇帝依从了他的建议。
十一月,安从进起兵攻打邓州,唐州刺史武延翰把这个消息报告给朝廷。郑王石重贵派遣宣徽南院使张从恩、武德使焦继勋、护圣都指挥使郭金海、作坊使陈思让带领大梁的军队到叶县与申州刺史李建崇的军队会合,共同讨伐安从进。郭金海,原本是突厥人;陈思让,是幽州人。丁丑日,任命西京留守高行周担任南面军前都部署,前同州节度使宋彦筠担任副使,张从恩担任监军。又任命郭金海担任前锋使,陈思让担任监军。宋彦筠,是滑州人。
庚辰日,皇帝任命邺都留守李德珫暂时主持东京留守的事务,把郑王石重贵召到邺都。
安从进攻打邓州,威胜节度使安审晖据守牙城抵抗他,安从进不能攻克,只好退兵。癸未日,安从进到了花山,遇到张从恩的军队,没想到他来得如此迅速,两军交战,安从进大败,张从恩擒获了安从进的儿子牙内都指挥使安弘义,安从进与数十名骑兵逃回襄州,环绕城池坚守。
南唐主李昪本性节俭,常常穿用蒲草编织的鞋子,用铁盆洗手洗脸,夏天睡觉时用青葛做成蚊帐,身边使用的奴婢都是又老又丑的宫人,所穿的衣服质地粗糙,样式简单。对那些为国家大事而死的人,都发给三年俸禄。分派使者到民间田地巡视考察,根据田地的贫瘠肥沃情况核定租税,民间都称非常公平。从此,江、淮一带征调士兵、兴办工事以及其他赋税,都按以前的赋税为基准确定比率征收,直到现在仍然采用这套办法。南唐主勤于处理政事,夜以继日,从江都回来之后,不再举办宴会作乐。事情处理过于急躁,于是内侍王绍颜上书,认为“今年春天以来,群臣获罪的很多,朝廷内外都疑虑恐惧。”南唐主亲笔写下一道诏书,解释他们获罪的原因,命令王绍颜宣告晓谕朝廷内外。
十二月丙戌朔日,改封郑王石重贵为齐王,充任邺都留守;任命李德珫担任东都留守。
丁亥日,皇帝任命高行周主持襄州行府的事务。下诏命令荆南、湖南共同讨伐据守襄州的安从进。高从诲遣派都指挥使李端率领几千名水军前往南津,楚王马希范遣派天策都军使张少敌率领一百五十艘战船进入汉江,援助高行周,又分别运输粮食给他,保证给养。张少敌,是张佶的儿子。
安重荣听闻安从进起兵造反,谋反的决心就更加坚定了,大举招集境内的饥民,人数达到好几万,向南朝邺都进发,扬言说要入朝。起初,安重荣与深州人赵彦之都担任散指挥使,彼此相处非常融洽。安重荣镇守成德的时候,赵彦之从关西前来依附他,安重荣对待他很优厚,派赵彦之去招募徒众。然而实际上对他心怀猜忌,等到起兵造反的时候,只是任命他做排阵使,赵彦之怀恨在心。
皇帝听闻安重荣造反,壬辰日,遣派护圣等马步三十九指挥攻打他。任命天平节度使杜重威担任招讨使,安国节度使马全节担任副使,前永清节度使王清担任马步都虞候。
安从进遣派他的弟弟安从贵领军去接应均州刺史蔡行遇的援兵,焦继勋在半路上截击他,把他打败,擒获了安从贵,截断他的脚,然后把他送回去。
戊戌日,杜重威和安重荣在宗城西南方相遇,安重荣摆出偃月阵,官军一再发动进攻,却没能撼动他们。杜重威畏惧,想要退兵。指挥使宛丘人王重胤说:“用兵的人最忌讳临阵退兵。安重荣的精兵全部集中在中军,请您分派一部分精锐的士兵去攻击他的左右两翼,重胤替您带领契丹兵直接冲击他的中军,敌人必定狼狈逃走。”杜重威听从了他的建议。安重荣的军阵慢慢向后退却,赵彦之卷着军旗打马前来投降。赵彦之用银子装饰他的铠甲、头盔以及马鞍、缰勒,官军杀了他,然后瓜分他的东西。安重荣听说赵彦之背叛了,大为恐惧,躲藏在运送物资的队伍中,官军追随乘势冲杀,安重荣的军队大败溃逃,斩杀了一万五千人。安重荣收集残余部众,退回宗城据守,官军继续攻打,到了夜半时分攻了下来。安重荣带着十几名骑兵逃回镇州,绕城自守。恰逢遇到寒冷天气,镇州人战死的和冻死的有两万多人。
契丹听说安重荣反叛的消息,就听任杨彦询回到后晋。
庚子日,冀州刺史张建武等人攻取了赵州。
南汉主卧病不起,有一个胡僧说南汉主取名叫“龚”不吉利。于是南汉主就自己造了一个“
”字,作为名字,取“飞龙在天”的意思,读音与“俨”字相同。
庚戌日,皇帝颁布制令,任命钱弘佐担任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