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后晋纪一 翻译

柔兆涒滩(公元936年),一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

天福元年(丙申,公元936年)

春季正月,吴国徐知诰开始设立大元帅府,任用他的幕僚分别掌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以及盐铁。

丁未日,后唐主李从珂立他的儿子李重美为雍王。

癸丑日,后唐主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千春节摆设酒宴,晋国长公主祝寿结束,就告辞返回晋阳。当时后唐主已经喝醉了,对她说:“为什么不多留些时候,这么急着赶回去是想要帮助石郎造反吗?”石敬瑭知道后更加恐惧。

三月丙午日,后唐主任命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马胤孙性情谨慎怯弱,中书省的政务经常积压停滞,而且很少接待宾客,当时的人们称他为“三不开”,即说他口不开、印不开、门不开。

石敬瑭把他储存在洛阳以及其他各地的财物全部运回晋阳,借口说是资助军费,大家都知道他心怀不轨。后唐主曾从容地在夜间同机要大臣说:“石郎是我的至亲,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但是流言可畏,如果不加以解释,万一同他失和,又怎么解决呢?”当时众臣都没有回答。

端明殿学士、给事中李崧退下之后对同僚吕琦说:“我们这些人深受皇恩,怎么可以像一般人那样观望呢!如今应该采取什么计策呢?”吕琦说:“如果河东那里有其他打算,一定会勾结契丹做外援。契丹的太后因为她的长子李赞华归降中原,屡次请求和亲,只是因为朝廷没有答应他们所提出的释放荝刺回去的要求,所以和亲没有成功罢了。现在如果真能把荝刺等人释放回去,同他们议和,每年把相当于十多万缗价值的礼物送给他们,他们一定会欣然同意。这样一来,虽然河东方面想有所举动,也无能为力了。”李崧说:“你说的与我的想法一致。不过钱、粮都是三司掌管核算,此事需要进一步同张丞相商量。”于是把这个计策告诉给张延朗,张延朗说:“依照两位学士的计策,不仅可以制约河东,而且可以节省十分之九的戍边费用,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倘若主上采纳了这个建议,只要责成我去办理就行了,我将在国家财库之外去搜集,用来供应。”又一个晚上,二人秘密地把这个计策说给后唐主听,后唐主大喜,一直称赞他们忠心,他们就私下起草《遗契丹书》来等待命令。

过了一段日子,后唐主把他们的计策告诉给枢密直学士薛文遇,薛文遇回答说:“以天子的尊崇地位,却委屈自己事奉夷狄野人,不是莫大的耻辱吗!再者,如果敌寇按照过去的例子来谋求迎娶公主,我们又如何拒绝他们呢?”趁机诵读唐人戎昱的《昭君诗》:“安危托妇人。”后唐主的想法立刻改变了。一天,后唐主紧急召来李崧与吕琦到后楼,极为恼怒地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些人都知道古今盛衰的道理,目的是辅佐人主,带来天下太平。如今居然想出这种主意!我有一个女儿还是乳臭未干的小孩,你们想要把她抛弃在沙漠里吗?并且要把国家养兵的钱财送到胡虏那里去,又有什么用意呢?”李崧与吕琦都非常惶恐,汗流浃背,说道:“我们的本意是想竭尽才智来报效国家,并不是在为胡虏谋划,希望陛下能够明察。”他们不断地叩拜求饶,后唐主不停地指责。吕琦气力用尽了,叩拜稍微停顿,后唐主说:“吕琦倔强,你还肯把我当作君主吗!”吕琦说:“我们谋划事情不妥,请求陛下治罪,多拜有什么用!”后唐主的怒气稍微缓解,阻止他们叩拜,每人赐了一杯酒,就叫他们出宫了,从此以后群臣不敢再提出和亲的建议。丁巳日,后唐主任命吕琦担任御史中丞,以示疏远他。

吴国徐知诰任命他的儿子副都统徐景通担任太尉、副元帅,任命都统判官宋齐丘、行军司马徐玠担任元帅府左、右司马。

闽主王昶把年号改为通文,把贤妃李氏立为皇后,尊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马希杲有良好的政绩,监军裴仁煦在楚王马希范面前诋毁他,说他收买民心,马希范因此猜疑他。夏季四月,南汉将领孙德威侵犯蒙州与桂州,马希范命令他的弟弟武安节度副使马希广暂时代理军府的事务,自己率领五千步兵、骑兵赶赴桂州。马希杲畏惧,他的母亲华夫人在全义岭迎接马希范,向他谢罪说:“希杲治理政事无方,导致贼寇入境,劳烦殿下亲自来到险阻之地,都是我的罪过。请求免去我的封邑,去洒扫宫廷,用来赎清希杲的罪过。”马希范说:“我长久不见希杲,听说他治理政绩优异,所以前来看看他,没有其他意思。”南汉兵从蒙州退离,就把马希杲迁徙到朗州。

高从诲派遣使者给徐知诰送来书信,劝说他即皇帝位。

起初,石敬瑭想要试探后唐主的意图,接连上表陈诉自己体弱多病,希望后唐主解除他的兵权,迁徙到别的镇所。后唐主就与执政大臣商议,打算准许他的请求,派他去镇守郓州。房暠、李崧、吕琦等人都极力劝谏,认为不能这么做,后唐主犹豫了很长时间。

五月庚寅夜,李崧因为有急事告假,不在宫廷,薛文遇独自值夜班,后唐主同他商量河东的事情,薛文遇说:“有一句俗谚说:‘在道路中间建房子,三年也建不成。’关于河东的事情只能由主上自己决定,群臣都只为各自的利益打算,哪里会什么话都说!依我看来,河东的事情,把他调走,他就会造反,不把他调走,他也会造反,只是时间早晚罢了,不如把握时机先发制人,把他铲除。”在此之前,一些术士传言国家今年能够获得贤能的人辅佐,提出奇妙的计策,安定天下。后唐主认为这个人大概指的就是薛文遇,听说了他的话后,非常高兴,说道:“爱卿的话,令我的心意豁然开朗,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决心按照本意去做。”于是立刻命薛文遇写下任命官职的文书,交给学士院草拟任命制书。辛卯日,任命石敬瑭担任天平节度使,任命马军都指挥使、河阳节度使宋审虔担任河东节度使。制令一宣布,文武百官听到有石敬瑭的名字,都你看我,我看你,变了脸色。

甲午日,后唐主任命建雄节度使张敬达担任西北蕃汉马步都部署,去催促石敬瑭前往郓州上任。石敬瑭心中既怀疑又恐惧,就与他的将佐商议说:“我第二次来河东的时候,主上曾经当面许诺终身不派别人来取代我。现在忽然下达这样的命令,莫非像今年千春节时,主上跟公主所说的话一样吧?我没有兴兵作乱,朝廷要先发制人,怎能束手被擒,死在道路上呢!现在我想暂且上表声称有病,来观察他对我的意图,如果他宽容我,我理当事奉他;如果他派兵攻打我,那我就要另外做准备了。”幕僚段希尧竭力主张反抗朝廷的命令,石敬瑭因为他性情直率,并不责备他。节度判官华阴人赵莹劝说石敬瑭前往郓州上任。观察判官平遥人薛融说:“我只是个书生,不熟悉军队作战的事情。”都押牙刘知远说:“您长期统领军队,获得军士们的忠心拥护。现在正占据着有利的地势,将士强悍,马匹精良,如果移送檄文到各道,起兵号召,完全可以成就帝王大业,岂能只因为一道朝廷的制令就自投虎口呢!”掌书记洛阳人桑维翰说:“主上即位之初,您入朝觐见,主上难道不知道蛟龙不可以放回深渊的道理吗?然而最终还是把河东再次交给您,这正是天意要把利器交给您。先帝明宗虽然去世,但是他的遗爱还留在人间,当今皇上以庶子旁支的身份取代大位,民心并不依附于他。您是明宗心爱的女婿,然而皇上却把您当作叛逆之臣对待,这不是低头谢罪就能赦免的,只能努力想出一个保全的办法了。契丹一向同明宗约定做兄弟之邦,如今他们的部落就在不远的云州和应州,您如果能够同他们推心置腹,委屈自己事奉他们,即使发生紧急情况,早上通知,晚上就能到达,还愁事情不能成功吗?”于是石敬瑭下定决心。

在此之前,朝廷怀疑石敬瑭,任命羽林将军宝鼎人杨彦询担任北京副留守,石敬瑭将要举兵造反,把事情告诉给他。杨彦询说:“不知河东如今有多少兵力和粮草,能够同朝廷抗拒吗?”石敬瑭左右的人请求把杨彦询杀了,石敬瑭说:“只有副使一人,是我亲自向他保证会没事的,你们就不要再说了。”

戊戌日,昭义节度使皇甫立奏报石敬瑭造反。石敬瑭上表说:“皇帝只是养子,不应该继承帝位,请把皇位传给许王。”后唐主把石敬瑭的奏章撕碎,扔到地上,并下诏书答复他说:“你同鄂王李从厚的关系原本不疏远,卫州的事情,是众所周知的。你现在所说的传位给许王的话,谁肯相信!”壬寅日,下制令免除石敬瑭的官职和爵位。乙巳日,后唐主任命张敬达兼任太原四面排阵使,任命河阳节度使张彦琪担任马步军都指挥使,任命安国节度使安审琦担任马军都指挥使,任命保义节度使相里金担任步军都指挥使,任命右监门上将军武廷翰担任壕寨使。丙午日,任命张敬达担任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任命义武节度使杨光远担任副部署。丁未日,又任命张敬达掌理太原行府的事务,任命前彰武节度使高行周担任太原四面招抚、排阵等使。杨光远离开之后,定州军叛乱,牙将千乘县人方太讨伐乱军,平定了叛乱。

张敬达带领三万兵马在晋安乡安营扎寨,戊申日,张敬达上奏说西北先锋马军都指挥使安审信背叛投奔晋阳。安审信,是安金全弟弟的儿子,石敬瑭同他有旧交情。在此之前,雄义都指挥使马邑人安元信率领他的部众六百多人镇守代州,代州刺史张朗待他很友善。安元信私下游说张朗说:“我看石令公是一个宽厚有德的人,他发动大事一定能成功。您何不悄悄派人去传达友好的心意,可以保全自己。”张朗没有同意,从此二人互相猜忌。安元信谋划杀死张朗,事情没有成功,就带领自己的部众投奔安审信,安审信也率领麾下数百名骑兵与安元信联合夺取百井,然后投奔晋阳。石敬瑭问安元信:“你究竟看出什么利害关系,竟然舍弃强大的来归附弱小的呢?”安元信回答说:“我并不懂什么星象气运,只是依靠对人事的判断来做决定而已。帝王之所以能够统御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凭借就是信誉。现在主上对您严重失信,像您这样既亲近又尊贵的人尚且不能自保,何况是既疏远又卑微的人呢!我看他的灭亡,可以翘脚等待,还有什么强大可言!”石敬瑭听了非常高兴,把军事托付给他。振武西北巡检使安重荣镇守代北,也率领五百步兵和骑兵投奔晋阳。安重荣是朔州人。朝廷任命宋审虔担任宁国节度使,充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天雄节度使刘延皓仗恃皇后家族的权势,非常骄傲放纵,侵夺别人的财产,克扣将士的赏赐,设宴饮酒没有节制。捧圣都虞候张令昭因为众人心怀怨愤,谋划夺取魏博来响应河东造反,在癸丑日天还没有亮的时候,率领兵众攻打主将居住的牙城,并攻克。刘延皓脱身逃走,乱兵大肆掠夺了一番。张令昭奏报:“刘延皓安抚控驭不当,导致军士作乱。我为了抚慰安定士兵,临时掌理军府,请求朝廷赐予旌节!”刘延皓到了洛阳,后唐主非常恼怒,下令把他贬到远方。皇后替他求情,六月庚申日,只是免除刘延皓的官职和爵位,让他回到自己家中。

辛酉日,吴国太保、同平章事徐景迁因为疾病被免官,任命他的弟弟徐景遂代替他担任门下侍郎、参政事。

癸亥日,后唐主任命张令昭担任右千牛卫将军,临时掌理天雄军府的事务。张令昭因为当时所调遣的各路人马没有集结,所以暂且接受新的任命。不久之后又有诏书把他调任齐州防御使,张令昭借口说被士兵强迫留下,不肯赴任,实际上是想静待观察河东起兵的成败。后唐主派遣使者去告谕他,张令昭却把使者杀了。甲戌日,后唐主任命宣武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担任天雄四面行营招讨使,掌理魏博行府的事务,以张敬达充任太原四面招讨使,任命杨光远担任副使。丙子日,任命西京留守李周担任天雄军四面行营副招讨使。

石敬瑭的儿子右卫上将军石重殷、皇城副使石重裔听闻石敬瑭举兵谋反,藏匿在民间市井中。石敬瑭的弟弟沂州都指挥使石敬德把自己的妻子、女儿杀死后逃跑,不久之后被抓获,死在狱中。石敬瑭的堂弟彰圣都指挥使石敬威自杀。秋季七月戊子日,搜捕到石重殷与石重裔,把他们杀了,并把藏匿他们的人家灭族。

庚寅日,楚王马希范从桂州向北返回。

云州步军指挥使桑迁奏报:应州节度使尹晖赶走云州节度使沙彦珣,收集他的兵马,响应河东。丁酉日,沙彦珣上表说桑迁阴谋叛变响应河东,并且带领兵马包围了内城。沙彦珣突破重围,逃奔西山,占领雷公口,第二天,集结兵马入城袭击乱兵,桑迁战败逃走,军城又恢复安定。这一天,尹晖擒获桑迁,把他押送到洛阳斩首。

丁未日,范延光攻陷了魏州,把张令昭斩首。朝廷诏命把他的同党七个指挥全部诛杀。

张敬达发动怀州彰圣军戍守虎北口,彰圣军的指挥使张万迪却率领五百名骑兵投奔河东,丙辰日,朝廷下诏把他一家都诛杀。

石敬瑭派遣使者抄小路到契丹请求救援,同时命令桑维翰草拟表章向契丹主称臣,并且请求用事奉父亲的礼节来事奉他,约定事情成功之日,把卢龙一道以及雁门关以北诸州割让给契丹。刘知远劝谏他说:“称臣就足够了,像事奉父亲一样事奉他就太过分了。用厚重的金银布帛来贿赂他,自然足以获得他们的援兵,不必同意割让土地,这样做,恐怕会成为中原的后患,后悔就来不及了。”石敬瑭没有听从。称臣的表章送到契丹,契丹国主耶律德光非常高兴,对他的母亲述律太后说:“儿子最近梦见石郎派遣使者前来,如今果然是这样,这大概是天意啊。”于是立刻给石敬瑭写了回信,同意等到仲秋八月的时候,发动全国人马来支援他。

八月己未日,任命范延光担任天雄节度使,李周担任宣武节度使、同平章事。

癸亥日,应州奏报说契丹出动三千骑兵攻打州城。张敬达修筑了一道长长的包围工事来攻打晋阳。石敬瑭任命刘知远担任马步都指挥使,安重荣、张万迪的降兵全部隶属于他。刘知远执行军令没有私心,安抚降兵如同自己的部队,因此士兵们都没有异心。石敬瑭亲自登上城楼,在矮墙的庇护下冒着敌人的箭 后晋纪一 翻译 、石块,去犒劳士兵。刘知远说:“看到张敬达这些人修筑高垒,深挖壕沟,想做持久打算,他们没有什么其他好的计策,不值得担忧。请您多派使者抄小路外出伺机执行对外联络事务。守城的事非常容易,我知远一人就能应付过来。”石敬瑭握着刘知远的手,拍拍他的背,非常赞赏他。

戊寅日,任命成德节度使董温琪担任东北面副招讨使,以便帮助卢龙节度使赵德钧。

后唐主派端明殿学士吕琦前往河东行营去犒劳军队,杨光远对吕琦说:“请您回去后顺便奏报陛下,请陛下稍微放心,不必昼夜操劳。如果叛贼没有援兵,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把他们平定;如果他们引来契丹的军队,自当放他们进城,可以一战把他们打败。”后唐主听了非常欣慰。后唐主听说契丹答应石敬瑭在仲秋八月的时候发兵来支援他,屡次督促张敬达赶紧攻打晋阳,但是没有攻克。每当营建军事工程的时候,往往遇到风雨天气,那道长长的的包围工事又被雨水冲刷而遭到破坏,竟然不能合拢,而晋阳城中一天比一天困窘,粮食和储备渐渐缺乏。

九月,契丹主率领五万骑兵,号称三十万,从扬武谷向南进发,一路旌旗招展,连绵不断达五十多里。代州刺史张朗、忻州刺史丁审琦各自绕城防守,敌人的骑兵从城下经过的时候,也不诱降挟胁他。丁审琦是洺州人。

辛丑日,契丹主到了晋阳,把兵马陈列在汾水北岸的虎北口。先派人对石敬瑭说:“我想趁今天就攻破贼兵,可行吗?”石敬瑭派人骑马前去告诉他们说:“南军的实力非常雄厚,不可以轻视,请等到明天再议论攻城的计策也不晚。”使者还没有到达契丹的军营,契丹士兵就已经同唐军的骑兵将领高行周、符彦卿开始交战,于是石敬瑭立刻派遣刘知远出兵协助他们。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带领步兵在城西北山下列阵,契丹派遣轻骑兵三千人,不披铠甲,直接冲入唐军的阵列。唐兵看到契丹兵力薄弱,争相驱逐他们,一直追到汾水的水湾,契丹兵涉水离去。唐兵沿着河岸向北前进,契丹的伏兵从东北涌出,冲击唐军,把唐军截为两部分,在北边的步兵大多被契丹军队杀死,在南边的骑兵引退回晋安营寨。契丹指挥军队乘胜攻击,唐兵大败,步兵被杀死的将近一万人,只有骑兵得到保全。张敬达等收集残余部众退守晋安,契丹也带领军队返回虎北口。石敬瑭得到后唐降兵一千多人,刘知远劝说石敬瑭把他们都杀了。

这一天晚上,石敬瑭从北门出去面见契丹主,契丹主握着石敬瑭的手,深表相见恨晚之意。石敬瑭问道:“皇帝从远方过来,人困马倦,急切地同唐军作战而获得大胜,这是什么缘故呢?”契丹主说:“起初,我从北边过来,认为唐军一定会切断雁门的各条通路,在险要之地埋伏军队,那么我就无法顺利前进了。我派人侦察,发现并没有埋伏,我才得以长驱直入,知道大事一定能成功。双方交战后,我方士气正锐盛,敌人士气正沮丧,如果不趁这个时机迅速发动攻势,而旷废时日长久等待,那么谁胜谁负就不可预知了。这就是我之所以能够紧急交战而取胜的道理,不能用谁疲劳谁安逸的常理来推论了。”石敬瑭非常赞叹佩服。

壬寅日,石敬瑭率领兵马联合契丹的兵马把晋安寨包围了,在晋安寨的南面设置军营,长一百多里,宽五十里,设置了很多带着铃铛的绳索和猛犬,敌人连半步都无法通过。这时张敬达所率领的士兵还有五万人,马有一万匹,却只能四面张顾,无路可逃。甲辰日,张敬达派出使者向后唐朝廷报告军事失利的消息,从此之后就音讯全无了。后唐主非常恐惧,派遣彰圣都指挥使符彦饶率领洛阳的步兵骑兵驻扎在河阳,后唐主下诏命令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率领魏州的两万兵马从邢州青山赶赴榆次,命令卢龙节度使、东北面招讨使兼中书令北平王赵德钧带领幽州的兵马从契丹军阵的后方出击,命令耀州防御使潘环纠结西路的戍卫兵从晋州、绛州间的两乳岭向慈州、隰州进发,共同营救晋安寨。契丹主把军帐转移到柳林,侦察军情的骑兵经过石会关,没有遇到唐兵。

丁未日,后唐主下诏书,宣布亲自领兵出征。雍王李重美说:“陛下的眼疾还没有好,不能长途跋涉到风沙之地。我虽然还年幼,但愿意代替陛下前往北方讨伐。”后唐主的原意本来就不想北行,听了李重美的话,非常高兴。但是张延朗、刘延皓与宣徽南院使刘延朗却劝说后唐主亲征,后唐主不得已,在戊申日从洛阳出发,并对卢文纪说:“我一向听说你有宰相才识,所以排除众人的意见首先重用你,如今遭到如此祸难,你的高明计策又在哪里呢?”卢文纪只是下拜谢罪,但是说不出可行之法。己酉日,派遣刘延朗监督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符彦饶的部队赶往潞州,做前线晋安寨大军的后援。各路军队自从在凤翔拥戴潞王李从珂以来,日益骄傲强悍,不听从指挥,符彦饶担心他们作乱,不敢用法纪来管束他们。

后唐主到了河阳,心中恐惧,不敢再向北行,召集宰相、枢密使共同商议进取的方略。卢文纪迎合后唐主的心意,说:“国家的根本,大部分在黄河之南。胡人的军队忽来忽往,不能长久停留。晋安的大寨本来就很坚固,况且已经派出范延光、赵德钧、潘环三路的兵马前去援救。河阳是天下的津渡重地,主上最好留在这里镇守,安抚南方与北方,暂且派遣机要大臣前去督战,如果不能解围,再向前进军也不晚。”张延朗想借这件事来解除赵延寿枢密使的职务,因此说:“文纪的话说得很对。”后唐主征询其余的人,没有人敢说出别的意见。泽州刺史刘遂凝,是刘 后晋纪一 翻译 的儿子,秘密与石敬瑭勾结在一起,上表声称皇上的车驾不可越过太行山。于是,后唐主就同他们讨论大臣之中谁可以派到北边。张延朗和翰林学士须昌人和凝等人都说:“赵延寿的父亲赵德钧率领卢龙的兵马前来勤王赴难,应该派赵延寿去同他会合。”庚戌日,派遣枢密使、忠武节度使、随驾诸军都部署、兼侍中赵延寿带领两万兵马开赴潞州。辛亥日,后唐主行进到怀州。任命右神武统军康思立担任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带领扈从骑兵前往团柏谷。康思立是晋阳的胡人。

后唐主总是忧虑晋安的战事,向群臣询问退敌的计策,吏部侍郎永清人龙敏请求立李赞华为契丹国主,命令天雄、卢龙二镇派兵护送他回国,从幽州直奔西楼,朝廷传布檄文宣告这件事情,契丹主一定会有内顾之忧,然后选拔募集军队中的精锐士兵去攻打他,这也是解围的计策之一。后唐主认为这个意见很好,而其他执政大臣都担心不能成功,议论了半天,竟然不能做出决定。

后唐主的忧愁沮丧的心情完全表现在脸上,从早到晚只是喝酒叹气。群臣有人劝说他北行前往战场,他就说:“你不要再说了,石郎已经使我怕得心胆都掉到地上了!”

冬季十月壬戌日,下诏全面搜集天下的将吏以及民间的马匹,又调遣平民当兵,每七户人家出征夫一人,自己备办铠甲与兵器,号称“义军”,规定在十一月全部集结完毕,派陈州刺史郎万金训练他们的作战布阵知识与技能,这道诏命是采纳了张延朗的计策。结果共得到马匹二千多匹,征夫五千人,实际上没有多大用处,而民间却因此受到极大的骚扰。

起初,赵德钧私下怀有异志,想要趁着动乱之际夺取中原,主动请求前去救援晋安寨,后唐主命令他从飞狐道出代州,尾随契丹之后,偷袭他们的部落,赵德钧请求率领他用契丹降兵设置的银鞍契丹直三千人,从土门路向西进发,后唐主准许了。赵州刺史、北面行营都指挥使刘在明已经率先领兵守卫在易州,赵德钧的军队经过易州,命令刘在明带领自己的部众跟随他前进。刘在明是幽州人。赵德钧到了镇州,任命董温琪担任招讨副使,也邀请他同行。又向后唐主上表说自己兵少,必须与泽州、潞州的兵力会合。于是从吴兒谷径直向潞州进发,癸酉日,到了乱柳。当时范延光已经接受诏命率领所属士兵两万人驻扎在辽州,赵德钧又请求跟魏博军会合。范延光知道赵德钧会合各路兵马,意图很难推测,就上表朝廷声称魏博的军队已经进入敌寇的国境,不能再向南行军几百里同赵德钧会合,赵德钧这才打消了念头。

南汉主任命宗正卿兼工部侍郎刘濬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刘濬,是刘崇望的儿子。

十一月,任命赵德钧担任诸道行营都统,仍旧担任东北面行营招讨使。任命赵延寿担任河东道南面行营招讨使,任命翰林学士张砺担任判官。庚寅日,任命范延光担任河东道东南面行营招讨使,任命宣武节度使、同平章事李周担任副使。辛卯日,任命刘延朗担任河东道南面行营招讨副使。赵延寿在西汤跟赵德钧相遇,把所带领的兵马全部归属于赵德钧。后唐主派遣吕琦赐予赵德钧敕告文书,并且犒赏军队。赵德钧一心要兼并范延光的军队,滞留不前,朝廷多次下达诏书催促他,赵德钧就率领部队向北屯驻在团柏谷的谷口。

癸巳日,吴主杨溥下诏书命令齐王徐知诰设置百官,设置金陵府为西都。

前坊州刺史刘景岩,是延州人,家境富裕,喜欢侠义,与豪杰交往,家里拥有壮丁和兵仗,人们都因他的强大势力而慑服,他的势力倾覆了整个州县。彰武节度使杨汉章施政不当,不得夷人、夏人的欢心,正遇到搜集马匹和义军,杨汉章率领数千名步兵、骑兵即将按期前去报到,正在野外进行检阅。刘景岩秘密派人去阻挠破坏,说:“契丹兵马强盛,你们这些人去了就回不来了。”兵众畏惧,杀掉杨汉章,推举刘景岩做留后。后唐主不得已,在丁酉日任命刘景岩担任彰武留后。

契丹主对石敬瑭说:“我从三千里之外前来帮助你解除祸乱,一定会成功。我看你的资质、容貌、见识和气量,真是做中原国主的人才啊。我想立你做天子。”石敬瑭再三推辞谦让,将吏也不断地劝他进位,于是就接受了。契丹主制作册封的文书,命令石敬瑭做大晋皇帝,脱下自己的衣服、冠冕,交给他穿戴,在柳林搭建坛台。在这一天石敬瑭即皇帝位。割让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新州、妫州、儒州、武州、云州、应州、寰州、朔州、蔚州共十六个州给契丹,仍然许诺每年进贡帛三十万匹给他们。己亥日,下制令把长兴七年改为天福元年,实行大赦;敕命一切法制都遵守明宗时的旧制。任命节度判官赵莹担任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知河东军府事;任命掌书记桑维翰担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权知枢密使事;任命观察判官薛融担任侍御史知杂事;任命节度推官白水人窦贞固担任翰林学士;任命军城都巡检使刘知远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任命客将景延广担任步军都指挥使。景延广是陕州人。立晋国长公主为皇后。

契丹主虽然把军队屯驻在柳林,但是他们的辎重与老弱士兵全都在虎北口,每当太阳西落就收拾妥当,方便在仓促之间逃跑,而赵德钧想要仰赖契丹夺取中原,到了团柏一个多月,一直按兵不动,距离晋安寨只有一百里,却不能互通信息。赵德钧多次上表替他的儿子赵延寿请求成德节度使的职位,他说:“我现在出征在外,幽州形势孤单,想要让延寿在镇州戍守,这样向左向右都方便接应。”后唐主说:“延寿现在正在攻打贼兵,哪里有时间赶往镇州!等到平定了贼兵之后,当然会同意你的请求。”赵德钧还是不停地请求,后唐主生气地说:“赵氏父子坚持要求得到镇州,到底有什么用意?如果能够击退胡寇,纵然想要取代我的位置,我也甘心愿意。如果是玩弄寇兵来要挟君主,只怕要落得犬兔同时毙命的下场了。”赵德钧听了这些话,很不高兴。

闰十一月,赵延寿把契丹主所赐的诏书连同铠甲、马匹、弓箭、刀剑等物献给后唐主,谎称赵德钧派遣使者送信给契丹主,替朝廷缔结友好关系,劝说契丹带领军队回国。实际上另外秘密写有书信,用丰厚的金银布帛贿赂契丹主,说:“如果拥立我做中原的皇帝,我愿意以现有的兵马向南平定洛阳,同契丹结成兄弟之国,仍旧承诺石敬瑭长久镇守河东。”契丹主自认为已经深入敌境,晋安还没有攻下,赵德钧的兵力还很强大,范延光在他的东边,又怕太行山以北各州截断他的归路,想要同意赵德钧的请求。

后晋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恐惧,立刻派桑维翰去见契丹主,游说他说:“大国发动义兵前来解救孤立危亡的晋阳,一次战斗就让唐兵瓦解,退守到一个栅栏后,食粮吃光,力量穷尽。赵德钧父子没有忠诚、守信之心,畏惧大国的强盛,而且一向怀有异志,按兵不动,观察情势的变化,不是以死殉国的人,有什么值得畏惧的,而要相信他狂妄夸大的言辞,贪图毫毛之末的小利,舍弃即将完成的功业呢!况且纵使让晋国夺得了天下,将要竭尽中原的财力来奉献给大国,哪里是这些小利可以相比的!”契丹主说:“你见过捕鼠的人吗,不防备它,还可能被它咬伤手,何况是大敌呢!”桑维翰回答说:“现在大国已经卡住了它的喉咙,它如何能再咬人呢!”契丹主说:“我并不是想要改变之前的约定,只是用兵的谋略不得不这样。”桑维翰回答说:“皇帝凭借信义解救他人的急难,全天下的人都注意到了这件事,为什么还要反复无常,导致大义有始无终呢!我私下认为皇帝不能这么做啊!”于是,跪在帐前,从清晨一直到傍晚,哭泣流涕地同契丹主争辩。契丹主终于依从了他,指着帐前的石头对赵德钧的使者说:“我已经应允了石郎,除非这块石头烂掉,才能改变。”

龙敏对前郑州防御使李懿说:“您是皇室的近亲,现在国家的危亡眼看就要来临,您难道一点也不忧虑吗?”李懿给他分析赵德钧一定能够打败敌军的情状。龙敏说:“我是燕地人,了解赵德钧的为人,他既胆小又没有谋略,只是对于防守城池稍微有长处而已。况且他现在内心怀有奸谋,这样的人能靠得住吗?我倒有一个狂妄的计策,只怕朝廷不肯那么做罢了。现在扈从圣驾的士兵还有一万多人,马匹将近五千匹,如果选出精锐骑兵一千人,让我同郎万金率领他们,从介休山的山路出发,趁着黑夜冲破贼阵,进入晋安寨,只要能有一半的人马进去,事情就成功了。张敬达等如今陷于重重包围之中,得不到朝廷的信息,如果让他们知道大军就在附近的团柏,那么即使有钢铁般的屏障,也可以冲破,何况敌寇的阵列呢!”李懿把这个计策报告给后唐主,后唐主说:“龙敏的志向非常豪迈,可惜现在用这个计策已经迟了。”

丹州的义军作乱,赶走刺史康承询,康承询逃奔鄜州。

晋安寨被包围了好几个月,高行周、符彦卿屡次带领骑兵出战,因为寡不敌众,都没有成功。粮食与草料都吃完了,就把木头削成薄片,淘洗马粪中的草筋来喂马,马吃不饱,于是互相啖咬,尾巴和鬣鬃都秃了,死了就分给将士们吃,援兵竟然没有到。张敬达性情刚烈,当时的人们称呼他“张生铁”。杨光远和安审琦都劝张敬达向契丹投降,张敬达说:“我深受明宗与当今皇上的厚恩,当了元帅却打了败仗,罪责已经很大,何况是向敌人投降呢!如今援兵早晚总会到来,应该暂且等待一下。如果一定会落到力尽势穷的地步,那就请各军将士砍了我的头颅,拿去投降,自求多福,也还不晚。”杨光远向安审琦使眼色,示意他杀了张敬达,安审琦不忍心下手。高行周得知杨光远想要暗算张敬达,经常带领精壮的骑兵尾随在张敬达的后面护卫他,张敬达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对别人说:“行周经常跟在我的身后,有什么用意呢?”高行周不敢再跟在他后面。诸位将领每天早晨聚集在招讨使的营房中,甲子日,高行周、符彦卿还没有来,杨光远趁张敬达没有防备,把他斩杀,率领诸将上表向契丹投降。契丹主以前就经常听说诸将的名声,都加以安抚慰劳,赐给他们皮衣皮帽,因而开玩笑地说:“你们真是十分可恶的人,不用盐和乳酪做佐料,竟然还能吃掉上万匹的战马!”杨光远等人大为羞惭。契丹主钦佩张敬达的忠义,命令部下给他收尸,加以安葬,并且祭奠他,对他的部属及晋国的诸将说:“你们做人臣子的,应该向张敬达学习啊!”当时晋安寨还有马匹将近五千匹,铠甲、兵杖五万具,契丹全都取走带回本国,而把所有后唐的将领和士卒都交给皇帝,并且对众人说:“勉力事奉你们的主上。”马军都指挥使康思立愤恨哀伤而死。

皇帝因为晋安寨已经投降,派遣使者告谕诸州,代州刺史张朗把他的使者斩杀。吕琦奉后唐主的诏命犒劳雁门关以北的诸军,到了忻州,遇到晋国使者,也把使者斩杀,对忻州刺史丁审琦说:“胡虏经过城下的时候都不回头看,可以看出他们的意图,而你却没有阻挡,将来回到朝廷的时候,一定不能保全自己,不如早日带领军民从五台奔赴镇州。”即将出发的时候,丁审琦又后悔了,紧闭牙城,不跟吕琦走。州兵想要攻打他,吕琦说:“国家落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还要互相残杀!”于是率领州兵直奔镇州,于是丁审琦向契丹投降了。

契丹主对皇帝说:“桑维翰对你非常忠心,应该让他做宰相。”丙寅日,任命赵莹担任门下侍郎,桑维翰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桑维翰仍然暂时代理枢密使的事务。任命杨光远担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任命刘知远担任保义节度使、侍卫马步军都虞候。

皇帝与契丹主将要领兵向南进军,想要留下他的一个儿子防守河东,咨询契丹主的意见。契丹主让皇帝把他的儿子全都叫出来,由他亲自选择。皇帝的哥哥的儿子石重贵,他的父亲石敬儒早亡,皇帝抚养他做自己的儿子,相貌与皇帝相像而身材矮小,契丹主指着他说:“这个大眼睛的可以。”于是任命石重贵担任北京留守、太原尹、河东节度使。契丹派将领高谟翰做前锋,同晋安寨的降兵一起前进。丁卯日,到达团柏,同唐兵交战,赵德钧与赵延寿率先逃跑,符彦饶、张彦琦、刘延朗、刘在明也随后逃跑,军队大乱溃散,相互冲撞践踏而死的数以万计。

己巳日,刘延朗、刘在明到达怀州,后唐主才知道石敬瑭已经即位,杨光远也已经投降。朝中众人议论认为:“天雄军府的实力还算完好,契丹一定惧怕崤山以东,不敢南下,皇帝应该前往魏州。”后唐主认为李崧一向与天雄节度使范延光亲近友好,于是召唤李崧前来谋划。薛文遇不知道这是单独召见,也跟着进来了,后唐主很生气,变了脸色。李崧暗中踩薛文遇的脚,薛文遇这才退出去。后唐主说:“我一看到他就发颤,刚才差一点就要拔刀杀他。”李崧说:“薛文遇是个小人,谋划失策,贻误国家,杀了他也没有好处,反而更显得丑恶。”李崧趁机劝后唐主南还,后唐主依从了他的意见。

洛阳方面听说北边的赵德钧等人的军队大败,民众心中大为震骇,居住在城中的百姓四面出走,逃窜到山谷中。守门的军士请求禁止百姓出逃,河南尹雍王李重美说:“国家正值多难,不能替百姓做主,又禁止他们去求生,只是白白地增加恶名罢了。不如听任他们逃走,等到国家安定之后他们自然会回来。”于是下令听任百姓出走,民心才稍微安定。

壬申日,后唐主回到河阳,命令诸将分别防守南城、北城。张延朗请求后唐主前往滑州,希望与魏博声势相接,然而后唐主迟疑不决。

赵德钧、赵延寿向南逃奔到潞州,后唐败兵有一小部分跟从他们,他的将领时赛率领卢龙的轻骑兵向东返回渔阳。皇帝先派遣昭义节度使高行周返回潞州备办粮食,到了城下,看到赵德钧父子在城上,高行周就说:“我与大王是同乡,怎能不向您进一条忠告!城中连一斗粟米都没有,无法防守,不如尽早迎接晋帝的车驾。”甲戌日,皇帝与契丹主到了潞州,赵德钧父子在高河迎接拜谒,契丹主安慰晓谕他们,赵氏父子在马前拜见皇帝,又走到皇帝身边说:“分别之后还安好吗?”皇帝不看他们,也不同他们说话。契丹主问赵德钧说:“你在幽州设置的银鞍契丹直如今在哪里?”赵德钧指出来给他看,契丹主命令在西郊把这些人全部杀死,总共三千人。最后把赵德钧、赵延寿上了枷锁,押送回契丹国。

赵德钧拜见契丹主的母亲述律太后,把他带来的所有宝货以及登记田宅的簿籍献给太后,太后问道:“你最近到太原去做什么?”赵德钧回答说:“是奉了唐主的命令。”太后指着天说道:“你向我儿请求立你做天子,为什么胡乱说话呢!”又指着自己的心说:“这里是不可以欺骗的。”又说:“我儿将要出发的时候,我告诫他说:赵大王如果带领兵马向渝关进发的话,就赶紧率领部众返回,不可以去救援太原。你想做天子,为什么不先把我儿击退,然后慢慢图谋也不晚。你身为人臣,既背叛自己的君主,不能攻击敌人,又想趁着战乱谋求自己的利益,你做出这样的事情,还有什么颜面再存在于天地之间呢?”赵德钧低着头不能回答。太后又问他:“你所贡献的器物玩好在这里,但是你所贡献的田宅在哪里?”赵德钧说:“在幽州。”太后说:“幽州如今属于谁?”赵德钧回答说:“属于太后。”太后说:“既然这样那你还献什么!”赵德钧更加惭愧,从此以后心中郁郁,吃得不多,一年后就死了。张砺同赵延寿一起进入契丹,契丹主仍然任命他做翰林学士。

皇帝将要向上党进发,契丹主举起酒杯,嘱咐皇帝说:“我为了正义远道而来,如今大事已经告成,我如果再向南进军,黄河以南的人必定会惊骇万分。你应该亲自率领汉兵南下,人们必定不会太恐惧。我命令太相温率领五千骑兵保卫你,把你护送到河阳桥,想要带多少人渡河,随你决定,我暂且留在这里,等候你的消息,遇到紧急的情况,我就下山去援救你。如果你能把洛阳平定了,我就回到北方去。”于是握着皇帝的手相对哭泣,过了很久都不能作别,脱下自己身上的白貂裘给皇帝穿上,又赠送二十匹好马,一千二百匹战马,说:“希望我们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不相忘!”又说:“刘知远、赵莹、桑维翰都是创业的功臣,如果没有大的过失,不要舍弃他们。”

起初,张敬达率领军队出征之后,后唐主派遣左金吾大将军历山人高汉筠防守晋州。张敬达死后,建雄节度副使田承肇率领部下在府署攻打高汉筠,高汉筠打开府署的大门,请田承肇进来,不慌不忙地对田承肇说:“我同您都受到朝廷的委任,为什么要这样互相迫害呢?”田承肇说:“想要拥戴您做节度使。”高汉筠说:“我老了,道义不允许我做作乱的首领,生死都任您处置。”田承肇向左右的军士使眼色,示意他们杀了他,军士们把武器丢在地上说:“高金吾是几朝以来负有重望的人,为什么要杀死他!”田承肇这才改口谢罪说:“同您开个玩笑罢了。”听任高汉筠回到洛阳。皇帝在路上碰到他,说:“我担忧您被乱兵所伤,如今看到您,我很高兴。”

符彦饶、张彦琪到了河阳,秘密向后唐主说:“如今胡兵大举南下,黄河的水再次变浅,人心已经叛离,这里不能再守了。”丁丑日,后唐主命令河阳节度使苌从简和赵州刺史刘在明防守河阳南城,于是把渡河的浮桥切断了,回到洛阳。派遣宦官秦继旻、皇城使李彦绅把昭信节度使李赞华斩杀在他家中。

己卯日,皇帝到了河阳,苌从简准备投降,已经把渡河舟楫准备好了。彰圣军捉拿了刘在明,也来投降,皇帝把他释放了,命令他恢复原职,返回镇所。

后唐主命令马军都指挥使宋审虔、步军都指挥使符彦饶、河阳节度使张彦琪、宣徽南院使刘延朗率领一千多名骑兵到白马阪有利于作战的地方,有五十多名骑兵前往投奔北方的晋军。诸位将领对宋审虔说:“什么地方不能作战,谁还愿意待在这里?”于是带兵回去了。庚辰日,后唐主又和四位将领商议再次攻打河阳,可是军中的将校都已经骑马呈上降书,迎接皇帝去了。皇帝担心后唐主向西逃跑,令一千契丹骑兵在渑池扼阻。

辛巳日,后唐主与曹太后、刘皇后、雍王李重美以及宋审虔等人携带传国宝玺,登上宣武楼放火自焚。刘皇后堆积了柴薪,想要烧毁宫殿,李重美劝谏说:“新天子到来,一定不会露天居住,日后修建宫殿还要劳役百姓。我们死了还令百姓怨恨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皇后这才打消了焚烧宫殿的念头。王淑妃对曹太后说:“事情已经非常危急了,最好暂且躲避藏匿一下,等姑夫来了再说。”曹太后说:“我的儿子、孙子、媳妇、女儿都已经落得如此下场,我怎么忍心独活!妹妹你好好努力吧。”王淑妃就同许王李从益藏匿在球场,因此免于一死。

这一天晚上,皇帝进入洛阳,住在自己过去的府第。后唐的士兵全都脱掉铠甲,放下武器,等待问罪,皇帝安慰大家,把他们都释放了。皇帝命令刘知远安排部署京城的事务,刘知远安排汉军返回自己的营地,而把契丹兵安顿在天宫寺,城中非常平静,秩序良好,无人敢违抗命令。那些避乱逃窜藏匿的百姓,过了几天就都回来了,恢复他们了旧业。

从前,皇帝在河东的时候,受到后唐朝廷的忌惮,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张延朗都不愿意让河东有更多的积蓄,所有财税,除了应该留供军府使用的以外,全部收缴上来,皇帝因此怨恨张延朗。壬午日,朝中百官觐见皇帝,皇帝单独把张延朗扣押交付御史台治罪,其余的人都向皇帝谢恩。

甲申日,皇帝入宫,实行大赦:“所有宫中以及外廷官吏全部不追究,只有贼臣张延朗、刘延皓、刘延朗奸邪狡诈,罪过难于容忍宽赦;中书侍郎、平章事马胤孙、枢密使房暠、宣徽使李专美、河中节度使韩昭胤等,虽然身居重要职位,却没有盲目逢迎,都不加罪他们,只是解除他们的名籍;宫内与外廷臣僚中先归顺的,委任中书省和门下省另外加以任用。”刘延皓躲藏在龙门,几天后,自缢死了。刘延朗想要逃奔南山,最后被逮捕了,并把他斩杀。把张延朗斩首。接着选拔三司使,找不出合适的人选,皇帝非常后悔杀了他。

闽国人听说后唐主的灭亡的消息后,叹息着说:“潞王的罪过,天下的人没有听说过,像我们的国君那样的,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十二月乙酉朔日,皇帝来到河阳,设酒宴给太相温与契丹士兵饯行,送他们回国。

追废后唐主为庶人。

丁亥日,任命冯道兼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曹州刺史郑阮贪婪残暴,指挥使石重立趁着动乱把他杀死,并把他的家族夷灭。

辛卯日,皇帝任命后唐中书侍郎姚担任刑部尚书。

起初,朔方节度使张希崇治理政事很有威信,不管是汉人还是胡人都爱戴他,他推行屯田政策,从而省减了漕运的开支。在镇所五年,请求向内地调迁,后唐潞王李从珂就把他调任为静难节度使。皇帝与契丹修好,担心契丹再次占据灵武,癸巳日,再次任命张希崇担任朔方节度使。

起初,成德节度使董温琪贪婪残暴,积蓄了亿万财货,把牙内都虞候平山人秘琼当作心腹。董温琪与赵德钧都死在契丹。秘琼把董温琪的家人全部杀死,埋葬在一个坑穴里,然后夺取他的家财,自称留后,上表称军队动乱。

同州的小校门铎杀死节度使杨汉宾,焚烧州城,四处劫掠。

皇帝下诏追赠李赞华为燕王,派遣使者护送他的灵柩返回契丹。

张朗率领他的部众入朝觐见皇帝。

庚子日,皇帝任命后唐中书侍郎卢文纪担任吏部尚书。任命皇城使晋阳人周瓌担任大将军,充任三司使。周瓌推辞说:“我自知才能不足以胜任,宁愿冒着躲避事务、责任的罪名而被陛下舍弃,也胜过因贪图陛下的宠爱而获罪。”皇帝允许了。

皇帝听说平卢节度使房知温过世,派遣天平节度使王建立带领军队巡抚青州。

把兴唐府改为广晋府。

安远节度使卢文进听闻皇帝是契丹扶立的,而他自己本是契丹的叛将,辛丑日,舍弃镇所投奔吴国。卢文进经过各镇戍之地时,召唤那里的主将,告知他们缘由,他们都拜辞而退。

徐知诰认为镇南节度使、太尉兼中书令李德诚、德胜节度使兼中书令周本无论是地位还是名望都很高,想让他们率领众将吏拥戴自己做皇帝。周本说:“我蒙受先王的大恩,自从徐温父子把持政事以来,悔恨自己不能挽救杨氏的危难,如今又要我做这种事,怎么行呢!”他的儿子周弘祚逼迫他做,他迫不得已,只好与李德诚率领诸将前往江都上表吴主,陈述徐知诰的功德,请求吴主颁行册命;又前往金陵去劝说徐知诰进位。宋齐丘对李德诚的儿子李建勋说:“令尊是太祖的元勋,如今名声扫地了。”这时,吴宫发生很多妖异事件,吴主说:“吴国的福祚大概将要终结了!”左右的人说:“这是天意,不是人事造成的!”

高丽王王建出兵打败新罗、百济,从此东夷诸国都归附他,拥有二京、六府、九节度,一百二十郡。

下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