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后唐纪四 翻译

起柔兆阉茂(公元926年)四月,尽强圉大渊献(公元927年)六月,凡一年有奇。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

夏季四月丁亥朔日,皇帝已经为出行做好了好准备,骑兵列陈于宣仁门外,步兵列阵与五凤门外。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并不知道睦王李存乂已经死去的事,打算辅助他共同反叛,于是率部队从军营中将刀刃亮出大声疾呼,与黄甲两军向兴教门发动进攻。这时皇帝正在吃饭,听说发生了兵乱,就率领诸王以及近卫骑兵进击,把兵众赶到兴教门外。当时蕃汉马步使朱守殷在外面统率兵士,皇帝派中使前去紧急征召,准备与他一同攻打乱兵。朱守殷没到,率领军队在北邙茂密的树林里休息。乱兵将兴教门烧毁,沿着城墙进入城中,皇帝身边的大臣和禁卫兵全都将盔甲丢弃后逃跑,唯独散员都指挥使李彦卿和宿卫军校何福进、王全斌等十多人奋力拼杀。不久皇帝身中流箭,鹰坊人善友扶着皇帝从门楼走下,到了绛霄殿的屋檐下拔出箭。皇帝口渴烦闷想要水喝,皇后并未亲自前往看望,只是派宦官送了些乳浆去。不久,皇帝就去世了。李彦卿等悲痛哭泣后离开,身边的大臣也都离去,善友将屋檐下的乐器收拾起来,将皇帝的尸体盖住后焚烧掉。李彦卿是李存审之子。何福进、王全斌同为太原人。刘皇后将金玉珠宝装在袋子里,系好马鞍,与申王李存渥、李绍荣率领骑兵七百人将嘉庆殿烧毁后,从师子门出城逃走。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前往南山投奔。宫里的多数人都已经逃跑,朱守殷来到宫里,挑选了三十多名宫女,让她们每人都拿了一些乐器和珍贵的玩物,放到他家里。这时各路军队都在都城内任意抢劫。

这一天,李嗣源来到罂子谷,得知皇帝已经死去,悲痛地大哭一场,对诸将说:“主上一向很得军心,正是受到一群小人的蒙蔽和迷惑才到了这样的地步,如今我将到何处去呢?”

戊子日,朱守殷派使者赶来报告李嗣源说:“京城动乱,诸军不停地烧杀抢掠,希望立即前来京城解救!”乙丑日,李嗣源来到洛阳,在自己的宅子里居住,下令不许焚烧抢掠,在灰烬中捡到一些庄宗的遗骨安葬了。

在李嗣源进入邺都时,前直指挥使平遥人侯益从李嗣源身边离开回到洛阳,庄宗抚慰他,流下了眼泪。到了这时,侯益将自己绑上前来请罪。李嗣源说:“你为人臣子,尽到忠节,又有什么罪呢!”恢复了他的官职。

李嗣源对朱守殷说:“您认真巡回视查,等待魏王。淑妃、德妃在宫里,她们的供给应当尤为丰厚齐备。等修好了皇上的陵墓,国家有人继承,我就回到藩镇去捍卫国家北方的边境了。”

这一天,豆卢革率领百官呈上书笺劝李嗣源即位称帝,李嗣源当面晓谕他们说:“我奉皇上的诏书前去讨伐乱贼,不幸部属叛离逃散。本想来到朝廷亲自说明情况,却遭到李绍荣的阻隔,猖狂到这样的地步。我本来并无其他想法,各位突然前来推举,是对我完全不了解,希望不要再提此事!”豆卢革等人坚决请求,李嗣源绝不同意。

李绍荣想要奔向河中依附永王李存霸,跟随他的士兵逐渐逃散。庚寅日,来到平陆,只剩下几名随从,被人抓住,将其脚打断后送到洛阳。李存霸也带领一千余人弃镇向晋阳逃去。

辛卯日,魏王李继岌来到兴平,得知洛阳发生叛乱,又率领军队返回西边,计划在凤翔据守。

向延嗣来到凤翔,以庄宗的命令将李绍琛杀死。

起初,庄宗下令将吕、郑两位内侍留在晋阳,一个监管士兵,一个监管仓库,自留守张宪以下都竭力奉承。等到邺都兵变发生后,又命令汾州刺史李彦超担任北都巡检。李彦超是李彦卿的兄长。等到庄宗死后,推官河间人张昭远劝说张宪奉表拥立李嗣源称帝,张宪说:“我身为一介书生,从一个平民成为大官,完全是因为先帝的恩情,怎么可以苟且偷生而不感到惭愧呢!”张昭远哭着说:“这些是古人才能做出的事,您能做到,忠义不朽了。”

有个名为李存沼的人,与庄宗是近亲,他从洛阳逃奔到晋阳,假传庄宗的诏令,暗中与两个内侍谋划将张宪和李彦超杀死,占据晋阳城坚守。李彦超知道了这一情况,秘密地告诉了张宪,想要先图谋对方。张宪说:“先帝对我恩情深厚,我不忍心这样做。坚守道义而至死不变却不能免遭祸端,天命如此。”李彦超还没有定下计划,壬辰日夜间,士卒们就在牙城里将两个内侍和李存沼杀死,进而在城里抢掠直到天亮。张宪得到兵变的消息,出逃前往忻州。刚好这时李嗣源移送宣抚各地的文书到达这里,李彦超下令给众士卒,城中才开始安定下来,于是他代掌太原军府职权。

百官再三上表请求李嗣源监国,李嗣源这才应允。甲午日,入住兴圣宫,开始接受百官列班进见。他颁布的命令称为教,百官以殿下称呼他。庄宗的后宫中还有一千余人,宣徽使从中逃选了数百名年轻貌美的献给了监国,监国说:“要这些人做什么!”宣徽使回答说:“宫中不可缺少主管。”监国说:“宫中主管应当对从前的典章制度很熟悉,这些人如何知道!”于是一律用从前的老人补缺,让那些年轻人全部出宫到亲戚家去,没有亲戚的任凭他们去哪里。从蜀中送来的宫人也这样处理。

乙未日,将中门使安重诲任命为枢密使,将镇州别驾张延朗任命为副使。张延朗是开封人,曾在梁朝担任租庸吏。他为人工于心计,善于谄事权贵,将女儿嫁给安重诲之子为妻,所以得到了安重诲的引荐。

监国命令各地寻找诸王。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在民间躲藏,有人秘密向安重诲报告,安重诲与李绍真商量说:“如今殿下既已担任监国主持丧事,应当尽早安排诸王,以使人心统一。殿下性情仁慈,不能让他知道。”于是秘密派人到农舍将他们杀掉。之后一个多月,监国才得知此事,严厉地责备了安重诲,哀伤叹惜了很久。

刘皇后与申王李存渥逃奔晋阳,在路上和李存渥私通。李存渥来到晋阳后,李彦超拒绝接纳,他又逃到风谷,被其部下杀死。第二天,永王李存霸也来到晋阳,跟随他的士兵全都逃走了。李存霸将头发剃掉,穿上僧人的服装去拜见李彦超,说:“愿意到山上成为一名僧人,希望能从您这里得到保护。”军士们争着想将他杀掉,李彦超说:“六相公来到这里,应当上奏请示以决定去留。”军士们不听他的话,在府门的石碑下杀死了他。刘皇后在晋阳出家为尼,监国派人到晋阳将她杀掉。薛王李存礼和庄宗的幼子李继嵩、李继潼、李继蟾、李继蛲在国家遭受战乱后都下落不明。只有邕王李存美因为中风半身不遂,得以幸免,居住在晋阳。

徐温、高季兴得知庄宗遇害,对严可求、梁震更加器重。

梁震向高季兴推荐原陵州判官贵平人孙光宪,负责书牍记录之事。高季兴大规模修造战船,准备进攻楚国。孙光宪劝说道:“自从荆南政治混乱,完全依靠您使得士民休养生息,这时刚出现一点生机。如果又与楚国成为仇敌,其他国家利用我们出现弊病时,真的很令人担心。”高季兴于是停止了与楚国作战的准备。

戊戌日,李绍荣来到洛阳,监国责备他说:“我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却将我的儿子杀死了!”李绍荣瞪眼看着监国说:“先帝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于是将李绍荣杀死,恢复他元行钦的本名。

监国担心征伐蜀国军队回来会有变故发生,下令由石敬瑭担任陕州留后。己亥日,任命李从珂为河中留后。

枢密使张居翰乞求返回家乡,监国批准了他的请求。李绍真曾经多次推荐孔循的才干,庚子日,任命孔循为枢密副使。李绍宏请求恢复姓马。

监国颁布教令,历数租庸使孔谦奸巧谄谀、侵剥贫困军民的罪行并将他斩首,只要是孔谦制定的苛敛法条一律废除,同时将租庸使和内勾司取消,参照旧例设置盐铁、户部、度支三司,委任宰相一人专门负责。又将各道的监军使撤消。由于庄宗任用宦官以致亡国,所以向各道下令把宦官全部杀死。

魏王李继岌自兴平退至武功,宦官李从袭说:“祸福难以预测,但后退比不上前进,请王赶快向东行进以解救内难。”李继岌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向前行进到达渭水,代理西都留守职务的张篯已经拆毁浮桥,他们顺水流漂浮过河,当天来到渭南,李继岌的心腹吕知柔等人都已经逃窜躲藏。李从袭对李继岌说;“时机大势已经失去,王应自作打算。”李继岌哭着来回走动,后来自己趴伏在床上,下令让仆夫李环用绳子勒死自己。任圜代替他统率军队向东行进。监国派石敬瑭对他们加以安抚,士卒们并无不同意见。

在这以前,监国命令他的亲信李冲担任华州都监,以迎接魏王李继岌的军队。李冲擅自逼迫华州节度使史彦镕入朝。同州节度使李存敬从华州路过时,李冲将他杀死,并杀了他的全部家属,还将西川行营都监李从袭杀死。史彦镕哭着向安重诲陈述了李冲对他的逼迫,安重诲命令史彦镕返回华州,召李冲返回朝中。

从监国进入洛阳起,内外机要的事务都由李绍真裁决。李绍真擅自做主将威胜节度使李绍钦和太子少保李绍冲关入狱中,打算杀掉他们。安重诲对李绍真说:“温韬、段凝的罪行都发生在梁朝,现在殿下刚刚将内乱平定,希望使万国安定,难道是专为您报仇的吗!”李绍真因此才略有收敛。辛丑日,监国颁下命令,为李绍冲、李绍钦恢复温韬、段凝的本名,并且放他们返回家乡。

壬寅日,将孔循任命为枢密使。

相关官吏讨论监国即位的礼仪。李绍真、孔循都认为唐朝的气数已尽,应当自行建立国号。监国向左右大臣询问说:“国号是什么?”回答说:“先帝曾被唐朝赐姓,替唐朝复仇,继唐昭宗之后,因此以唐为国号。现在梁朝的人们不希望殿下用唐作为国号了。”监国说:“我从十三岁起服侍献祖,献祖把我当成同一宗族,像对儿子一样待我。后来服侍武皇将近三十年,服侍先帝将近二十年,每次对治理国家的大事与攻伐征战的筹划,我未尝不参与其中。武皇的基业和我的基业一样,先帝的天下和我的天下一样,哪里有家同而国不同的道理呢!”于是命令主持政务的大臣们重新讨论。吏部尚书李琪说:“若更改国号,那么先帝就等于是与国家无关的人,他的棺材安放在哪里呢!这不只是殿下将三世旧君忘掉,我们这些身为大臣的人能够心安吗!从前的朝代有很多以旁支继承王位的情形,应当采用嗣子在灵柩前即位的礼仪。”众人接受了他的建议。丙午日,监国从兴圣宫前往西宫,身穿粗麻布制成的重丧服,在庄宗的棺材前即皇帝位,百官全都身穿白丧服。不久监国换上了皇帝的衮服和冕冠,接受册书,百官身穿着吉服向新皇帝表示祝贺。

戊申日,敕令朝廷内外的大臣不许进献鹰犬珍玩之类的物品。

相关部门上奏对太原尹张宪弃城的罪行进行弹劾,庚戌日,赐张宪自尽。

任圜率领出征蜀国的士兵二万六千多人来到洛阳,明宗对他们慰劳安抚,命令他们各自返回军营。

甲寅日,宣布大赦,将年号改为天成。根据情况留下一百名后宫之人,三十名宦官,一百名教坊之人,二十名鹰坊之人,五十名御厨,其余人等听从自己的意愿。各司使务有名无实的全部撤销。分派各军前往就近之处获取补给,从而节省运送费用。将夏、秋两季税赋的省耗税免除。节度、防御等使,在元旦、冬至、端午、皇帝生日这四个节日允许贡奉,但不许聚敛百姓;刺史以下禁止贡奉。对人才的选拔,如果有先对文书进行涂改的人,命令三铨制止欺诈伪造行为,其他遵照旧规办理。

五月丙辰朔日,将太子宾客郑珏、工部尚书任圜同时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圜仍兼管三司。任圜忧心公务就像忧心自己的家一样,他简选贤良才俊,杜绝投机幸进之人,一年内,府库充实,军民富足,朝廷的纲纪也初步建立。任圜每每以天下为己任,于是安重诲对他十分忌惮。

武宁节度使李绍真、忠武节度使李绍琼、贝州刺史李绍英、齐州防御使李绍虔、河阳节度使李绍奇、洺州刺史李绍能,各自请求恢复从前的姓名为霍彦威、苌从简、房知温、王晏球、夏鲁奇、米君立,皇帝批准。苌从简,是陈州人。王晏球本为王氏之子,由姓杜的人家养育,因而请求恢复姓王。

丁巳日,开始命令百官正衙除了日常的朝见外,每五天入内殿问安一次。

有宦官几百人逃窜到山林中藏匿,有的落发为僧,来到晋阳的有七十多人,皇帝诏令北都指挥使李从温将他们全部诛杀。李从温,是皇帝的侄子。

皇帝认为前相州刺史安金全有功于晋阳,壬戌日,将安金全任命为振武节度使、同平章事。

丙寅日,赵在礼请求皇帝亲临邺都。戊辰日,将赵在礼任命为义成节度使。赵在礼以军中尚不安定为由推辞,没有前往义成节度使镇所。

李彦超来到朝中,皇帝说:“河东没有忧患,是借助于你的力量。”庚午日,将他任命为建雄留后。

甲戌日,将福建王延翰加授为同平章事。

皇帝并不识字,四方呈奏的表章都命令安重诲读给他听,安重诲也不能通晓全部,于是上奏称:“臣只凭借忠诚之心服侍陛下,得以担任中枢机要职务,现在的事务还能粗略知晓,至于古代的事情,不是我的能力所能了解的。希望仿效前朝的侍讲、侍读,近代的直崇政、枢密院,选择在文学方面有才能的大臣来共同处理事务,以备陛下询问。”于是设置了端明殿学士。乙亥日,任命翰林学士冯道、赵凤担任这个职务。

丙子日,朝廷准许郭崇韬归葬,为朱友谦恢复官爵。两家的财物田宅,从前没收的一律归还给他们。

戊寅日,以安重诲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职务。安重诲认为襄阳这个地方很重要,不能没有统帅,不应兼任,因此坚定地推辞。皇帝予以批准。

皇帝诏令调汴州控鹤指挥使张谏等三千人前往瓦桥戍守。六月丁酉日,这些人出了城,又返回,发动叛乱,在街市上焚烧抢掠,将代理知州、推官高逖杀死。乱兵逼迫马步都指挥使、曹州刺史李彦饶担任统帅,李彦饶说:“你们希望由我担任统帅,就应当服从我的命令,不可焚烧抢掠。”众人听从了他的命令。己亥日早晨,李彦饶在室内埋伏下武士,诸位将领进来祝贺,李彦饶说:“前日只是几个人鼓动叛乱而已。”因此抓住张谏等四人,将他们处斩。张谏的同党张审琼率领众人在建国门鼓噪作乱,李彦饶领兵进攻,将这四百人全部诛杀,军州才得以安定。当天,把军州的事情用公文报知节度推官韦俨,向皇帝奏报详细情况。庚子日,皇帝诏令枢密使孔循统领汴州,将三千家作乱之人拘捕,全部诛杀。李彦饶,是李彦超的弟弟。

蜀国百官来到洛阳,永平节度使兼侍中马全说:“国家灭亡到这样的地步,活着还不如死了!”绝食而亡。将平章事王锴等任命为诸州府刺史、少尹、判官、司马,也有人又回到了蜀中。

辛丑日,滑州都指挥使于可洪等人纵火叛乱,向在魏博驻守的军队的三个指挥发起攻击,并驱逐了他们。

乙巳日,皇帝发布敕令:“朕名字中的两个字,只要不连称,都无需避讳。”

戊申日,加授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兼任侍中。

李继 后唐纪四 翻译 来到华州,得知洛中发生叛乱,又返回凤翔。皇帝为他将柴重厚诛杀。

高季兴上表请求以夔、忠、万三州作为自己的属郡,皇帝予以批准。

安重诲倚仗皇帝的宠幸而骄横,殿直马延不小心冲撞了他的前导,他将马延在马前斩首,御史大夫李琪将这件事上奏皇帝。秋季七月,安重诲奏请皇帝颁布诏书,称马延侵侮冒犯大臣,告诫朝廷内外官员。

于可洪和在魏博戍守的将领相互上奏称对方作乱,皇帝派使者前去查验实情,辛酉日,在都市将于可洪处斩,首谋滑州左崇牙全营士卒都被灭族,协助作乱的右崇牙两长剑建平将校一百人也都被灭族。

壬申日,开始命令百官每五日入朝问安一次,并依次奏报各自部门公务。

契丹主进攻渤海国,将夫余城攻克,下令更名为东丹国。命令其长子突欲在东丹镇守,称为人皇王,派其次子德光在西楼镇守,称为元帅太子。

皇帝派供奉官姚坤前往契丹通告庄宗去世一事。契丹主得知庄宗被乱兵杀害,悲痛地哭着说:“这是我的朝定儿。我正准备前去救他,因为尚未攻下渤海国,所以未能成行,以致我儿到了这样的地步。”哭泣不已。契丹人所说的“朝定”,相当于汉语中的“朋友”。又问姚坤说:“如今的天子听说洛阳危急,为何不赶去救援?”姚坤回答说:“路途遥远来不及。”契丹主说:“那为什么自立为帝?”姚坤给他讲明皇帝为什么即位。契丹主说:“汉人喜用言辞粉饰行为,没有必要多谈了。”突欲在契丹主身旁侍从,说:“牵着牛到别人的田地里践踏,田主就夺过他的牛,这样做合适吗?”姚坤说:“中原并无君主,唐天子自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就像天皇王刚开始有国家一样,难道也是强取而得的吗!”契丹主说:“道理应当是这样的。”他又说:“听说我儿一心只喜欢声色游猎,对兵民不加爱惜,也应当到这种地步。我自从听说了这件事,全家不再喝酒,遣散了伶人,释放了鹰犬。如果我的所作所为也和我儿一样,很快就会自取灭亡。”他又说:“我儿与我虽然世代都有交情,却也曾多次与我交战。我与如今的天子并无怨恨,完全可以和好。如果能够将黄河以北的地方给我,我就不再继续向南进犯。”姚坤说:“这些事情并非身为使臣的我能决定的。”契丹主听后很生气,于是将他囚禁起来,过了十多天,又召见他说:“得到黄河以北恐怕很难,将镇、定、幽三州给我也可以。”于是拿出纸和笔催他写下来,姚坤拒绝写,契丹主想杀掉他,韩延徽劝谏,于是再次将他囚禁。

丙子日,将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庙号为庄宗。

丁丑日,镇州留后王建立奏称涿州刺史刘殷肇拒不接受被替代的命令,图谋作乱,已经讨伐并将其抓获。

己卯日,在应州设置彰国军。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豆卢革、韦说在皇帝面前奏报事务,有时礼节不十分恭敬。百官的俸禄都会打一点折扣再放发,唯独豆卢革父子可以拿到实际的钱数。百官从五月开始领取俸禄,而豆卢革父子从正月就开始领取。因此人们议论纷纷。韦说把孙子说成是儿子,上奏请求官位;候选的官员王 后唐纪四 翻译 行贿,得到京畿附近州县的官职。按照皇帝的旨意,将库部郎中萧希甫任命为谏议大夫,豆卢革、韦说要求重新上奏。萧希甫对他们十分痛恨,于是给皇帝上疏说“豆卢革、韦说对前朝不忠,察言观色阿谀奉承”,趁机诬陷“豆卢革强行夺取百姓田地,纵容佃农杀人;韦说强行夺取邻家的水井,为了掠取从前窖藏在井中的物品”。皇帝下令将豆卢革降职为辰州刺史,将韦说降职为溆州刺史。庚辰日,皇帝以金帛赏赐萧希甫,升任他为散骑常侍。

辛巳日,契丹主阿保机在夫余城去世。述律后将诸将及酋长中难制服者的妻子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如今一人独居,你们不可不效仿我。”又将她们的丈夫召集起来哭着问道:“你们是否思念先帝?”这些人回答说:“我们受先帝大恩,怎么会不思念他呢!”述律后说:“如果真的思念他,就应当去与他相见。”于是就杀了这些人。

癸未日,再次将豆卢革降职为费州司户,将韦说降职为夷州司户。甲申日,将豆卢革流放到陵州,将韦说流放到合州。

孟知祥私下想要占据蜀中,到军库检阅,得到二十万铠甲,设置左右牙等兵十六个营,共有一万六千士兵,在牙城内外驻扎。

八月乙酉朔日,发生了日食。

丁亥日,契丹述律后命令少子安端少君在东丹镇守,她与长子突欲主持契丹主的丧事,带领部众从夫馀城出发。

起初,郭崇韬把前蜀骑兵分为左、右骁卫等六个营,人数共三千;将步兵分为左、右宁远等二十个营,人数共二万四千。庚寅日,孟知祥又增加设置了左、右冲山等六个营,人数共六千,在外城内外驻守;还设置了义宁等二十个营,人数共一万六千,分别在辖境内的州县戍守,并就近从州县取得供给;另外设置了左、右牢城四个营,人数共四千,分别在成都境内戍守。

王公俨将杨希望杀死后,想要得到节钺,扬言说符习对军队的治理过于严苛,军府众人都不希望他回来。符习回来时经过齐州,王公俨将他拦住,符习不敢继续向前。王公俨又命令众将士上表请求将自己任命为统帅,皇帝颁布诏令,将他任命为登州刺史。

王公俨不按期限去上任,以军情为借口留了下来。皇帝于是将天平节度使霍彦威调任为平卢节度使,在淄州集中军队,以图谋攻取那里。王公俨很恐惧,乙未日,才前去赴任。丁酉日,霍彦威来到青州,追上并擒拿了王公俨,于是把他的家族和同党一并斩杀,支使北海人韩叔嗣也牵涉到这件事情当中。韩叔嗣之子韩熙载将要前往吴国投奔,秘密地告诉了他的朋友汝阴进士李谷,李谷把他送到正阳,痛饮后分手。韩熙载对李谷说:“吴国如果任命我为宰相,我就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平定中原。”李谷笑着说:“中原如果任命我为宰相,夺取吴国就像取囊中之物一样容易了。”

庚子日,幽州报告说契丹人入侵边境,皇帝下令派齐州防御使安审通领兵抵抗。

九月壬戌日,孟知祥设置了左、右飞棹兵六个营,人数共六千,分别在沿江诸州戍守,让他们熟习水战,从而守备夔、峡二州。

癸酉日,卢龙节度使李绍斌请求恢复原姓为赵,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并且给他赐名为德钧。赵德钧的养子赵延寿娶皇帝之女兴平公主为妻,因此赵德钧尤其蒙受宠爱和重用。赵延寿原是蓨县县令刘邟之子。

将楚王马殷守加授为尚书令。

契丹述律后喜爱其中子德光,想将他立为国主,她来到西楼,命令他和突欲一起骑着马立于帐前,然后对各位酋长说:“这两个都是我喜爱的儿子,不知道应当立哪一个,你们选出认为可以继位的,然后拉抓他的马缰绳。”酋长们了解她的想法,全都争相抓住德光的马缰绳,然后欢呼跳跃地说:“愿意侍奉元帅太子。”述律后说:“众人的愿望,我如何敢不从?”于是将德光立为天皇王。突欲心中愤恨,率领骑兵数百人想要投奔唐,被巡逻的人所拦截。述律后并未治他的罪,放他回到东丹。天皇王将述律后尊为太后,国家大事全都交给她决定。太后又将其侄女纳为天皇王后。天皇王为人孝顺恭谨,他的母亲生病后吃不下饭,他也不吃饭,每天在母亲身边侍奉,应对母亲有时与她的意思不符,母亲瞪着眼睛看他,他就恐惧地快步避开,不召他就不敢再来与太后见面。将韩延徽任命为政事令,批准姚坤返回朝廷复命,并派其大臣阿思没骨馁到朝廷报丧。

壬午日,皇帝给李继 后唐纪四 翻译 赐名为从 后唐纪四 翻译

冬季十月甲申朔日,首次赏赐文武百官春、冬两季的衣服。

昭武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延翰骄奢淫逸,凶残暴虐,己丑日,自立为大闽国王。他修筑宫殿,设置百官,威仪制度等全部仿效天子的规模,臣下将他称为殿下。对境内大赦,将其父亲王审知追尊为昭武王。

静难节度使毛璋,骄奢淫逸不守法度,他训练士兵,修治武器,有专横一方的志向,皇帝颁布诏书将颍州团练使李承约任命为节度副使对他加以监视。壬辰日,将毛璋调任为昭义节度使。毛璋想拒绝执行皇帝的命令,李承业与观察判官长安人边蔚从容劝解,过了很久,他才同意被别人替代。

庚子日,幽州上奏报告契丹卢龙节度使卢文进前来投奔。起初,卢文进替契丹守卫平州,等到皇帝即位,就派密使去游说他,因为已经换代,所以也就不再有嫌隙和怨恨。卢文进的部下都是汉人,希望返回家乡,便将契丹派到平州戍守的人杀掉,并率领他的十余万士卒、八千余辆车帐前来投奔。

起初,魏王李继岌、郭崇韬计算蜀中的有钱人应当交纳五百万缗犒赏钱,任凭他们用金银缯帛抵充,昼夜进行督促,有的人在逼迫下自杀。犒赏军队之余,还剩两万缗。到了这时,任圜判理三司事务,知道成都的富饶,派盐铁判官、太仆卿赵季良来到蜀中将加授侍中的符节文书给孟知祥送去,并派他兼任三川都制置转运使。甲辰日,赵季良来到成都。蜀人不想给他任何东西,孟知祥说:“府库中的钱财是别人聚集起来的,可以交出去。由州县收取的租税,是用来赡养十万戍卫军队的,绝对不可以交出。”因而赵季良只将府库里的东西拿起,不敢再提制置转运的职务。

安重诲认为孟知祥和东川节度使董璋都占据险要之处,又都统领强大的军队,担心时间长了不易控制,并且孟知祥又与庄宗是关系较近的姻亲,因而打算秘密杀死他。客省使、泗州防御使李严自己请求担任西川监军,必然能控制住孟知祥。己酉日,皇帝将李严任命为西川都监,将文思使太原人朱弘昭任命为东川节度副使。李严的母亲为人贤明,她告诫李严说:“你从前第一个提出消灭蜀国的计谋,如今再去那里,一定会被蜀地人杀掉了。”

按照从前的规定,吏部要给委任的官员颁发凭证时,先责令任职人上交朱胶绫轴钱。自从丧乱发生,贫穷的人只领取皇帝发的任职令,大多并不领取任职凭证。十一月甲戌日,吏部侍郎刘岳上言说:“任职凭证上有褒贬训诫的言辞,怎么可以让人刚上任就不看呢!”于是皇帝下令给文职的尚书左右丞、二十四曹郎、给事中、谏议大夫,武职的大将军以上,全都应当发放任职凭证。后来主管这一事务的大臣又有所议论,认为:“朱胶绫轴的花费并不多,朝廷已经将官职俸禄授予他们,为何还要吝惜这些小的花费?”于是上奏:“所有拜授官职的人都改为不用交钱,全部发给任职凭证。”当时,所任命的官员除了正员官以外,其余如试衔、帖号都只用宠赐对军中将校加以激励而已。等到长兴年间以后,所授官职越来越多,以致于军中卒伍,使、州、镇、戍中的小吏,全都能够得到银印青绶和宪官的任命,每年颁赐的任职凭证数以万计了。

闽王王延翰轻视疏远兄弟,承袭王位刚刚一月有余,就将其弟王延钧外派为泉州刺史。王延翰强取了众多民女充实他的后宫,到处挑选永无休止。王延钧上书极言劝阻,王延翰非常愤怒,二人之间于是产生嫌隙。其父王审知的养子王延禀担任建州刺史,王延翰写信给他命令他从民间选取女子,王延禀在回信中言语不逊,于是他们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十二月,王延禀、王延钧联合攻打福州。王延禀顺流而下率先到达,福州指挥使陈陶率领军队抵抗,被打败后自杀。这天夜里,王延禀率领一百多壮士向福州西门逼近,蹬着梯子进入城中,抓住守门人,将兵器库打开,得到武器。等攻到了寝门的时候,王延翰受惊躲到别的房间里。辛卯日清晨,王延禀将王延翰擒获,公布了他的罪恶,并且说王延翰和他的妻子崔氏一起将先王杀害,并通告官吏百姓们,然后在紫宸门外将他斩杀。这一天,王延钧来到城南,王延禀打开城门接纳了他,并且推举他为威武留后。

癸巳日,皇帝将卢文进任命为义成节度使、同平章事。

庚子日,将皇子李从荣任命为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

赵季良等人从蜀中运回到洛阳的金帛有十亿之多,当时朝廷正匮乏钱财,完全依靠这些金帛接济。

这一年,吴越王钱镠认为中原动荡混乱,朝廷的命令也不能下达,于是将年号改为宝正;其后又恢复与中原的交往,于是就避讳而不再使用这个年号。

二年(丁亥,公元927年)

春季正月癸丑朔日,皇帝改名为亶。

孟知祥得知李严前来监督他的军队,因此对他十分憎恶。有人建议他上奏皇帝阻止此事,孟知祥说:“何必这样呢?我有办法对付他。”于是派出官吏前往绵州、剑州迎候李严。刚好发生了武信节度使李绍文去世的事情,孟知祥自称他曾从庄宗那里接受秘密诏令,允许他见机行事。壬戌日,孟知祥将西川节度副使、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李敬周任命为遂州留后,并督促他前去赴任,然后才上表奏明皇帝。李严先派出使者来到成都,孟知祥认为自己曾对李严有恩,希望他感到畏惧而自己返回朝廷,于是阵列全副武装的士兵给李严看,李严却一点也不在乎。

安重诲认为孔循从年少时就在宫中侍卫,懂得和熟识从前的典章事务,也对朝廷官员的品行才能有所了解,因此许多事情都听从他的建议。豆卢革、韦说已经获罪,朝廷商议要设立宰相,孔循的想法是不打算任用河北人,先是推荐郑珏,后来又推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想要任用御史大夫李琪。郑珏向来对李琪心怀怨恨,所以孔循极力加以阻止,对安重诲说:“李琪并非不具备文才,只是不够廉洁罢了。宰相只可以任用端重有器度的人,这样才足以为朝廷百官做出表率。”有一天当着皇帝的面商议这件事,皇帝问谁可以担任宰相,安重诲以崔协应对。任圜说:“安重诲对朝中人员不熟悉,受人欺骗。崔协虽然出身名家世族,但认识的字不多。我已经是因为没有学问而忝居相位,为什么要再增加一个崔协而遭到天下人的耻笑?”皇帝说:“宰相这个职位很重要,你们再重新审核商议。我在河东时看到书记冯道博学多才,不与人相争,可以将这个人任命为宰相。”退朝时,孔循不作揖行礼便拂衣而去,说:“天下的事情一也要听任圜的,二也要听任圜的,任圜算什么!假如崔协突然死了那也就算了,如果他不死,我就一定要让他担任宰相。”因而他数日称病不来上朝,皇帝派安重诲前去劝解,他这才上朝,安重诲私下对任圜说:“如今正缺人才,让崔协暂时充当备选人员,可以吗?”任圜说:“您舍弃李琪而任命崔协为宰相,就好比舍弃了苏合香丸,却选取了屎壳螂推转的粪球。”孔循与安重诲一起处理政务,每天都批评李琪而赞美崔协。癸亥日,终于将端明殿学土冯道和崔协一起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协是崔邠的曾孙。

戊辰日,王延禀返回建州,王延钧去送他,即将分别的时候,王延禀对王延钧说:“好好地把先人事业的根基守住,不要再来劳烦我了!”王延钧十分恭敬谦逊地向王延禀表示感谢,脸色都发生了变化。

庚午日,首次命令天下长吏每隔十天都要亲自对囚徒的罪状进行审查记录。

孟知祥对待李严的礼节和待遇非常优厚,有一天,李严去孟知祥处拜见,孟知祥对他说:“您从前奉命出使来到王衍这里,返回后又请求派兵征讨蜀国,庄宗采纳了您的建议,于是使两国都灭亡了。现在您再次来到这里,蜀中人都十分害怕。况且天下都已将监军废弃,只有你来监督我的军队,这是什么原因呢?”李严听后十分恐惧,急忙哀求。孟知祥说:“众怒难以阻止。”于是将他押下去杀了。孟知祥又将左厢马步都虞候丁知俊召来,丁知俊十分恐惧,孟知祥指着李严的尸体对他说:“从前李严到蜀国出使,你担任他的副手,那么就与他是故旧,你替我埋了他。”因而上奏诬告说:“李严假传陛下的口令,说是要代替我的职位,让我去见陛下,又擅自许诺给将士优厚的奖赏,我已将其诛杀。”

内八作使杨令芝有事前往蜀中,走到鹿头关时,得知李严已经被杀,飞奔逃回。朱弘昭得知李严被杀,也十分恐惧,谋划返回洛阳。刚好这时有军事行动,董璋命令他回去奏报皇帝,朱弘昭假意推托一翻然后启程,因此得以幸免。

癸酉日,将皇子李从厚任命为同平章事,充任河南尹,管理六军诸卫事。李从荣得知后,很不高兴。

己卯日,加授枢密使安重诲兼任侍中,加授孔循为同平章事。

吴国马军都指挥使柴再用身穿戎服入朝,御史弹劾他,柴再用倚仗战功并不服气。侍中徐知诰有意走错来到便殿向吴王请安,退出后上表弹劾自己,吴王颁赐优待诏书不加追问,徐知诰坚决请求罚自己一个月的俸禄,从而使朝廷内外的法纪得到了整肃。

契丹将年号改为天显,将其国主阿保机安葬在木叶山。述律太后的身边有凶暴狡黠的人,太后对这些人说:“替我将话带给先帝。”到了先帝的墓地后就杀了他们,先后杀死的人有一百多个。最后应当是平州人赵思温前去,赵思温不愿去。太后说:“你侍奉先帝时曾十分亲近,为什么如今不愿去?”赵思温回答说:“论和先帝亲近,没有人能与太后相比,如果太后去,我就跟从。”太后说:“我并非不肯跟随先帝到地下,只是看到嗣子幼小,国家没有君主,所以不能前往罢了。”于是将一只手腕砍断,下令放到墓中。赵思温也得以免于被杀。

皇帝命令冀州刺史乌震多次率领军队将粮食护运到幽州。二月戊子日,将乌震任命为河北道副招讨,兼任宁国节度使,在卢台军驻守。接替泰宁节度使、同平章事房知温,让他返回兖州。

庚寅日,以保义节度使石敬瑭兼任六军诸卫副使。

丙申日,将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任命为景州刺史,等他上任后,派使者诛杀了他的全族。

高季兴既已得到三州,请求朝廷不要派刺史来,而由自家子弟担任,皇帝没有同意。夔州刺史潘炕被罢职,高季兴命令军队突然来到夔州城中,将守卫的士兵杀死后占据了城池。皇帝将原奉圣指挥使西方邺任命为夔州刺史,高季兴拒不服从命令。高季兴又派军队攻打涪州,未能攻取。魏王李继岌命令押牙韩珙等部给朝廷送去四十万蜀中的珍宝货物金帛,顺江而下,高季兴在峡口将韩珙等人杀死,将这些珍宝货物全部夺走。皇帝对高季兴加以责问,高季兴回答说:“韩珙等人乘船下行到峡口时,已经走了数千里水路,要想知道为什么会翻船淹死,应该自己去找水神问明白。”皇帝听后非常生气,壬寅日,下令将高季兴的官爵撤销,将山南东道节度使刘训任命为南面招讨使、知荆南行府事。将忠武节度使夏鲁奇任命为副招讨使,率领步骑兵四万前往征讨。以东川节度使董璋充任东南面招讨使,新任夔州刺史西方邺担任他的副使,统率蜀中军队下行抵达三峡,并与湖南军队会合,三面攻打高季兴。

三月甲寅日,将李敬周任命为武信留后。

丙辰日,首次设置监牧,为国家繁殖马匹。

起初,庄宗将大梁攻克时,依靠的是魏州牙兵的力量。到他灭亡的时候,皇甫晖、张破败的叛乱同样借助于魏州的兵力。赵在礼迁到滑州,他并未到任,实际上也是因为受到部下的挟制。赵在礼希望摆脱祸患,于是秘密派遣心腹前往京城请求迁移镇守的地方,皇帝便为他将皇甫晖任命为陈州刺史,将赵进任命为贝州刺史,调赵在礼担任横海节度使。派皇子李从荣前往邺都镇守,派宣徽北院使范延光领兵护送他去,并负责制置邺都军务。于是派出奉节等九指挥三千五百人,命令军校龙晊担任统帅,在卢台军戍守,从而防范契丹入侵,却不发铠甲和武器给他们,只是在长竿子上挂个旗帜以与其他队伍相区别,因此都俯首贴耳地从这里离开。在路上得知孟知祥已将李严杀死,军中喧噪纷乱,已开始传播谣言。到达卢台后,恰好朝廷不按寻常的程序将乌震提拔为副招讨使,军中谣言更多。

房知温对乌震突然来代替自己心怀怨恨,乌震到达后,房知温并未交出印信。壬申日,乌震在东岸的营寨里将房知温和诸先锋马军都指挥使、齐州防御使安审通召来赌博,房知温诱使龙晊所属部下在席上将乌震杀死,乌震的军队在营外鼓噪喧闹,安审通逃脱,抢到一条船渡过黄河,率领骑兵按兵不动。房知温担心事情不能成功,也上马跑到门外,士卒们将他的马缰绳拉住说:“您应当担任我们的主帅,从这里离开想去什么地方呢?”房知温欺骗这些人说:“骑兵们都在黄河西岸,不前往收取,只凭借步兵,如何能成就功业!”于是快马加鞭上船过河,和安审通共同谋划进攻乱兵,乱兵于是就逃向南方。骑兵们慢慢地在他们后面跟随,队伍十分整齐。乱兵彼此看着吓得变了脸色,他们排列队行,举着火炬在夜里行进,走在荒滩水泽中十分疲惫,第二天清晨,骑兵从四面八方合力进攻,乱兵被消灭殆尽,剩下的人又再次逃回营寨,但安审通已经将营寨烧毁,乱兵进退两难,被打得大败。他们当中大概有十分之一二藏匿于丛林山谷中得以幸免。范延光返回淇门时,得知卢台兵乱,就命令滑州的军队返回邺都,防备乱兵逃跑。

皇帝派客省使李仁矩前往西川传达诏令,对孟知祥和那里的官民进行安抚,甲戌日,来到成都。

刘训的军队来到荆南,楚王马殷命令都指挥使许德勋率领水军前往岳州驻扎。高季兴在营寨里坚守不出,同时向吴国请求援救,吴国派水军前来援救。

夏季四月庚寅日,皇帝敕令将卢台乱兵在营寨里的家属全部满门处斩。命令传达到邺都,关闭了九指挥的门,将三千五百家共一万余人驱赶到石灰窑,将他们全部斩杀,永济渠的水因此都变成了红色。

朝廷虽然知道房知温是首要叛乱分子,但为了稳定动荡不安的局面,癸巳日,加授房知温兼任侍中。

在这以前,孟知祥派牙内指挥使文水人武漳前往晋阳去迎接他的妻子琼华长公主以及儿子孟仁赞,行至凤翔,李从得知孟知祥将李严杀死,就扣下了他们,然后向皇帝报告,皇帝允许他们返回蜀中。丙申日,抵达成都。

盐铁判官赵季良和孟知祥是旧相识,孟知祥上奏请求将赵季良留下担任副使。朝廷无奈,丁酉日,将赵季良任命为西川节度副使。李昊返回蜀中,孟知祥将他任命为观察推官。

江陵一带原本就低洼潮湿,又遇到长时间下雨,运粮的道路无法继续通行,将士们都染上了疾病,刘训也卧病在床。癸卯日,皇帝派枢密使孔循前去看望,并审视攻战事宜。

五月癸丑日,将福建威武留后王延钧任命为本道节度使、琅邪王。

孔循来到江陵,攻城不克,派人到城中对高季兴进行劝说,高季兴拒绝退让。丙寅日,皇帝派使者前往湖南用一万套夏季服装赏赐在那里的士卒。丁卯日,又派使者以鞍马玉带赏赐楚王马殷,并督促给军营运送粮食,但马殷竟拒绝执行命令。庚午日,皇帝派刘训领兵返回。

楚王马殷命令中军使史光宪到朝中进贡,皇帝赏赐给他十匹骏马,两名美女。史光宪返回时从江陵路过,高季兴抓住他,并将他的马匹、美女抢去,并且请求率领全镇依附吴国。徐温说:“为国家考虑的人应当务求实际效果而舍弃虚名。高氏已经侍奉唐朝很长时间了,洛阳与江陵也相距不远,唐人的步兵和骑兵前来攻击十分容易,我派水师逆流而上援救十分困难。接纳别人为臣而又没有能力援救,使他陷入危亡,怎么能不惭愧呢!”于是收下高氏的贡物,拒绝他向吴称臣的要求,任凭他依附于唐。

任圜生性刚强正直,且仰仗自己与皇帝有旧交,作事敢于担当,有权势而又得宠的人们都对他十分嫉妒。按照旧制度,使臣外出的住宿等费用由户部发放,安重诲请求改为由枢密院发给,他与任圜当着皇帝的面争执多次,声色俱厉。皇帝退朝后,宫人问皇上说:“刚才与安重诲争论的人是谁?”皇帝说:“宰相。”宫人说:“妾在长安的皇宫中,从未见过宰相、枢密奏论事务时敢于这样,也许是轻视皇上。”皇帝听后越发不高兴,最后采纳了安重诲的建议。任圜因此请求将三司之职免去,皇帝诏令枢密承旨孟鹄充任三司副使。孟鹄是魏州人。

六月庚辰日,太子詹事温辇请求册立太子。

丙戌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任圜被罢免后担任太子少保。

己丑日,任命宣徽北院使张延朗兼管三司事务。

壬辰日,将刘训贬为檀州刺史。

丙申日,将楚王马殷封为楚国王。

西方邺在三峡中将荆南水军打败,再次攻取夔、忠、万三州。

下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