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后周纪二 翻译

起玄黓困敦(公元952年)九月,尽阏逢摄提格(公元954年)四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中

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

九月甲寅朔日,吴越丞相裴坚去世。吴越主任命台州刺史吴延福为同参相府事。

庚午日,朝廷敕令北方边疆官民不准进入契丹境内掳掠。

契丹将领高谟翰用芦苇筏渡过胡卢河进犯,来到冀州,成德节度使何福进派龙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等人屯驻在贝州来抵抗。契丹人听说后,赶快领兵渡河北归。契丹人所劫掠的冀州壮丁几百人,望见官军,争相击鼓呐喊,想要攻打契丹人,官军不敢接应,契丹人将他们全部杀死。

后蜀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奏报周人在关中集结士兵,请求增派兵力加以防备。后蜀主派奉銮肃卫都虞候赵进率领士兵直奔利州,不久后听说周人集结士兵是防备北汉的,于是领兵撤回。

南唐武安节度使边镐,昏庸怯懦不善于决断,在湖南,政令出自多家,让民众很不满意。吉水人欧阳广上书,说:“边镐不是将帅之才,一定会丢掉湖南,应该另外选派优秀的主帅,增派士兵来挽救败亡。”南唐主没有回复。

南唐主派边镐谋划攻取朗州,有从朗州来的人,大多说刘言忠诚顺服,所以边镐不加防备。南唐主召刘言入朝,刘言不去,对王逵说:“唐主一定会讨伐我,怎么办?”王逵说:“武陵临近三江五湖的险要地带,拥有身披铠甲的战士几万人,怎么能拱手被人控制呢!边镐不懂治理之道,官民都不依附他,可以一战将他擒获。”刘言犹豫不决,周行逢说:“机密的事情重在行动迅速,迟缓会让对方有所准备,就不能谋取了。”刘言于是任命王逵、周行逢以及牙将何敬真、张仿、蒲公益、朱全琇、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为指挥使,部署调发士兵。潘叔嗣、张文表,都是朗州人。周行逢擅长谋划,张文表善于作战,潘叔嗣果断勇敢,三人经常相互配合建立战功,关系非常亲密。

众将领想要召溆州酋长苻彦通为外援,周行逢说:“蛮人贪婪而没有道义,前年跟随马希萼进入潭州,烧杀劫掠毫无残留。我军凭借道义起事,攻无不克,为什么用这种东西,使其残害百姓呢!”于是作罢。然而刘言也害怕苻彦通成为后患,因为蛮人酋长土团都指挥使刘瑫被各部蛮人所忌惮,就补任他为西境镇遏使来防备苻彦通。

冬季十月,王逵等人率领士兵分别奔向长沙,任命孙朗、曹进为先锋使,边镐派指挥使郭再诚等人率领士兵屯驻在益阳来抵抗。戊子日,王逵等人攻克沅江,擒获都监刘承遇,副将李师德率领部众五百人向他投降。壬辰日,王逵等人命令士兵举起小船遮蔽自己,径直抵达益阳,从四面用斧子砍开营门闯入,于是攻克益阳,杀死守军两千人。边镐向南唐求救。甲午日,王逵等人攻克桥口和湘阴,乙未日,到达潭州。边镐绕城防守,救兵没有赶到,城中的士兵很少。丙申日夜里,边镐弃城逃走,官民都溃散了。醴陵门吊桥折断,死了一万多人,道州刺史廖偃被乱兵所杀。丁酉日早晨,王逵进入城内,自称武平节度副使、权知军府事,任命何敬真为行军司马。他派何敬真等人追击边镐,没有追上,斩得五百人的首级。蒲公益攻打岳州,南唐岳州刺史宋德权逃走,刘言让蒲公益暂时主管岳州军政。南唐镇守湖南各州的将领,听说长沙陷落,相继逃离。刘言将马氏在岭北的原有领地全部恢复,只有郴州、连州并入南汉。

契丹瀛州、莫州、幽州发大水,流民进入边塞散居在河北的有几十万人,契丹各州县也不禁止。朝廷诏令各地赈济安置他们。以前被契丹所掳掠的中原民众,得以返回的有十分之五六。

丁未日,李穀因为受伤的手臂长时间没有痊愈,多次上表请求辞去官位,皇帝派宫中的使者传达旨意说:“您所执掌的职务非常重要,我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如果事业能够成功,为什么一定要注重上朝的礼节呢!我今天在便殿等着您,可以立即入宫相见。”李穀入宫在金祥殿拜见,当面诚恳地陈述辞官的理由,皇帝不批准。李穀不得已再次主政。李穀不能执笔,朝廷下诏书以三司事务繁杂为由,命令刻有李穀姓名的印章用于公文。

辛亥日,皇帝敕令:“民众有诉讼,一定先要经由县、州和观察使处理判决,认为判决不公正,才允许向台省上诉。有自己不会写诉状,请人代写的,必须写明所请者的姓名、住处。倘若没有人可请,允许手持白纸前来。所上诉的必须是自己的事,不能怀有私心代人诉讼。”

庆州刺史郭彦钦本性贪婪,野鸡族有很多羊和马,郭彦钦故意骚扰他们来索求财物,野鸡族于是反叛,劫掠贩运大批货物的商人。皇帝命令宁、环二州的军队联合讨伐野鸡族。

刘言派使者前来报告朝廷,说:“湖南世代事奉朝廷,不幸被相邻的贼寇所攻陷,我虽然没有领受诏令,但是立即集结义兵,平定朝廷原有的封国。”

南唐主削夺边镐的官职爵位,流放饶州。当初,边镐以都虞候的官职跟随查文徽攻克建州,所有被俘获的人都保全了性命,建州人称他为“边佛子”。等到攻克潭州时,集市不停止贸易,潭州人称他为“边菩萨”。不久他担任节度使,为政没有法度,只是每天陈设供品,大肆诵经礼佛,潭州人很失望,就称他为“边和尚”了。

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巳、右仆射同平章事孙晟上奏表向南唐主请罪,都被赦免了。孙晟不停地陈说请求,才和冯延巳同被罢免同平章事而充任原来的官职。

南唐主因为连年出兵无功,于是商议停止用兵休养人民。有人说:“希望陛下几十年都不用兵,国家就可以稍微安定了。”南唐主说:“我将要终身不用兵,何止几十年呢!”南唐主想起欧阳广的话,任命他为原籍所在地的县令。

十一月辛未日,朝廷调任保义节度使折从阮为静难节度使,讨伐野鸡族。

癸酉日,皇帝敕令:“约定每年民间所输送的牛皮,减免三分之二。每十顷田,征收一张牛皮,其余的牛皮任由百姓自行使用和买卖,只是禁止卖给敌对国家。”在此之前,战乱发生以来,朝廷禁止民间私自买卖牛皮,命令全部输送到官府领受报酬。后唐明宗在位时,有关部门只出钱征收食盐。后晋天福年间,征收牛皮和食盐都不给钱。后汉法律规定,私自买卖牛皮一寸就要获罪被处死,然而民间日常生活实在不能没有牛皮。皇帝向来知道其中的弊病,到这时,李穀提出建议,将牛皮均摊到田亩,官府和民间都便利。

十二月丙戌日,黄河在郑州、滑州决口,朝廷派使者监督修复决口。

甲午日,前静难节度使侯章进献买宴绢一千匹、白银五百两。皇帝不接受,说:“诸侯入朝觐见,天子应该设宴犒劳,怎么能等人出钱买宴呢!从今以后像这一类的贡物,都不接受。”

王逵率领士兵以及洞蛮五万人攻打郴州,南汉将领潘崇徹前去救援,在蠔石相遇。潘崇徹登上高处观望湖南士兵,说:“疲惫而且不整齐,可以击败他们。”他出动军队,大破王逵,倒伏的尸体绵延八十里。

翰林学士徐台符请求诛杀诬告李崧的葛延遇和李澄,冯道认为多次经过赦免,不批准。王峻赞赏徐台符的道义,向皇帝禀报。癸卯日,朝廷逮捕葛延遇、李澄,将他们诛杀。

刘言上奏表说潭州残破,请求把节度使府治迁移到朗州,并且请求进献贡物、贩卖茶叶,都沿袭马氏的旧例。朝廷批准了。

南唐江西观察使楚王马希萼入朝,南唐主挽留他,几年后,他在金陵去世,谥号为恭孝。

当初,麟州土豪杨信自称刺史,接受后周的任命。杨信去世,儿子杨重训继任刺史,献出麟州投降北汉。到这时,他被各部羌人所围攻,又归顺朝廷,向夏、府二州求救。

三年(癸丑,公元953年)

春季正月丙辰日,朝廷任命武平留后刘言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同平章事。朝廷任命王逵为武安节度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

朝廷诏令折从阮:“野鸡族能够改正错误的人,授予官职赏赐财物,否则进兵讨伐。”壬戌日,折从阮奏报:“除酋长李万全等人接受诏令宣誓效忠外,其他人还是不归顺,正在讨伐他们。”

前代屯田都在边疆地区,派戍边的士兵耕种。唐朝末年,中原宿卫的士兵,所在地区都设置屯田来耕种空旷的土地。在此之后又招募家产多的富户让他们交纳租税来耕种,户部另外设置官署总管屯田事务,不隶属州县,有的富户有很多壮丁却不为国家服役,有的富户收容包庇奸人和盗贼,州县不能追查。后梁太祖攻打淮南,抢到的牛成千上万,供给东南各州的农民,让他们每年交纳租税。从此经过几十年,牛死后租税却没有免除,农民为此深受困扰。皇帝向来知道其中的弊端,正逢 后周纪二 翻译 门使、知青州张凝提出合时宜而有利于国家的建议,请求废止屯田事务,李穀也这样说。乙丑日,皇帝敕令:“全部废止户部屯田事务,将屯田的农民编入州县户籍,他们的田地、房屋、耕牛、农具,一并赐给现在耕种的人作为世代承袭的家业。全部免除租用耕牛的捐税。”这一年,户部统计户籍增加三万多户。农民得到世代承袭的家业后,才开始敢于修葺房屋种植树木,从土地中获利很多倍。有人说:“屯田中有肥沃富饶的,不如将其卖掉,可以得到几十万缗钱来资助国家。”皇帝说:“利益在民间,就像在国家一样,我用这些钱做什么呢!”

莱州刺史叶仁鲁,是皇帝的老部下,因贪污一万五千匹绢、一千缗钱而获罪。庚午日,朝廷赐他自杀。皇帝派宫中的使者赐给他酒食说:“你自己触犯国家的法律,我没有什么办法。我会抚恤你母亲的。”叶仁鲁受感动而流下眼泪。

皇帝为黄河决口的事情担忧,王峻请求亲自前往灾区视察,朝廷批准了。镇宁节度使郭荣多次请求入朝,王峻嫉妒他英勇刚烈,每次都阻止他。闰正月,郭荣再次请求入朝,正逢王峻在黄河边视察,皇帝于是批准了。

契丹进犯定州,包围义丰军,定和都指挥使杨弘裕在夜里袭击敌营,擒获大批俘虏,契丹军队逃走。契丹又进犯镇州,当地士兵将其击退。

丙申日,镇宁节度使郭荣入朝。原李守贞的骑士马全乂随郭荣入朝,皇帝召见他,补任他为殿前指挥使,对身边的近侍说:“马全乂忠于职守,从前在河中,多次挫败我的军队,你们应该向他学习。”王峻听说郭荣入朝,赶忙从黄河边返回,戊戌日,来到大梁。

彰武节度使高允权去世,他的儿子牙内指挥使高绍基谋划继承父亲的职位,谎称高允权病重,上奏表举荐自己主管军府事务。观察判官李彬直言劝谏,高绍基很生气,将他斩首,辛巳日,奏报李彬阴谋造反。

王峻坚持请求兼领藩镇,皇帝没有办法,壬寅日,任命王峻兼任平卢节度使。

高绍基多次奏报各部胡人进犯边疆,希望能够继承父亲的职位。皇帝派六宅使张仁谦到延州视察,高绍基不能隐瞒,才公布父亲的死讯。

戊申日,折从阮奏报收降野鸡族二十一个部落。

南唐平民邵棠进言:“最近我游历淮水流域,听说周主恭谦俭朴,大力推行德政。我军刚在潭州、朗州战败,恐怕周主有南征的想法,应该加以防备。”

当初,王逵得到潭州后,任命指挥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副使,朱全琇为武安节度副使,张文表为武平节度副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何敬真、朱全琇各自设置亲兵,和王逵分厅处理政事,官民不知道应该服从谁。每次宴饮聚会,众将领借酒意使性子,混乱得像集市,不再有尊卑的区别,只有周行逢、张文表对王逵竭尽礼节,王逵也亲近喜爱他们。何敬真与王逵关系不和睦,辞官返归朗州,又不能事奉刘言,就和朱全琇谋划作乱。刘言向来惧怕王逵的强大,怀疑王逵派何敬真来监视他,想要讨伐王逵,王逵听说后,很害怕。周行逢说:“刘言向来不和我们同心,何敬真、朱全琇以职位在您之下为耻,您应该尽早对付他们。”王逵高兴地说:“和您共同铲除坏人的党羽,共同治理潭州、朗州,还有什么忧虑!”正逢南汉进犯全州、道州、永州,周行逢请求:“我亲自到朗州劝说刘言,让他派何敬真、朱全琇南下讨伐敌军,等他们来到长沙,用计擒获他们,他们就像我们的掌中之物了。”王逵采纳了他的建议。周行逢来到朗州,刘言任命何敬真为南面行营招讨使,朱全琇为先锋使,率领亲兵一百多人联合潭州的士兵来抵御南汉。两人来到长沙,王逵出城到郊外迎接,相见的气氛非常欢快,连续几天畅饮,经常让美貌的妓女来引诱他们,何敬真因此滞留不前。朗州指挥使李仲迁部下士兵三千人长期戍守潭州,何敬真让他率先出发,直奔岭北地区,都头符会等人利用士兵想回故土的心理,劫持李仲迁擅自回到朗州。王逵趁着何敬真醉酒,派人谎称是刘言的使者,责问何敬真:“南方的贼寇深入腹地,不急着防御抵抗却只想着沉溺于宴饮,太师命令为您带上刑具押回西府。”他趁此机会将何敬真关进监狱。朱全琇逃走,王逵派兵追捕他。二月辛亥朔日,王逵将何敬真斩首来示众。不久后,逮捕朱全琇及其党羽十几人,都被斩首。

癸丑日,镇宁节度使郭荣返回澶州。

当初,契丹主耶律德光返回北方时,把后晋的传国御玺随身带走。到这时,契丹又用玉石制作两枚御玺。

王逵派使者向刘言报告将何敬真斩首的事情,刘言没有办法,庚申日,将符会等几个人斩首。

枢密使、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峻,晚年性情更加狂躁,奏请让端明殿学士颜衎、枢密直学士陈观接替范质、李穀担任宰相,皇帝说:“任免宰辅重臣,不能匆忙行事,让我再考虑一下。”王峻极力逐条论述,言辞逐渐不恭敬。快到正午时分,皇帝还没有吃饭,王峻不停地争论。皇帝说:“现在正是寒食节,等待休假结束,就遵照您所奏报的办理。”王峻才退下。

癸亥日,皇帝紧急召见宰相、枢密使入宫,将王峻幽禁在别的地方。皇帝见到冯道等人,流着眼泪说:“王峻欺负我太过分了,想要把大臣全部驱逐,剪除我的羽翼。我只有一个儿子,王峻专心致力于在中间阻拦,暂时让他进京,王峻就心怀怨恨。哪里有亲自掌管机要事务,又兼任宰相,还要求兼领重要藩镇的道理!我观察他的志向,还没有满足。目无君长到这种地步,谁能忍受!”甲子日,朝廷将王峻贬为商州司马,制书大致说:“把群臣视为案板上的鱼肉,辅佐我就像对待孩童。”皇帝担心邺都留守王殷心中不安,命令王殷的儿子尚食使王承诲前往王殷那里,说明王峻获罪的情况。王峻来到商州,患上腹泻病,皇帝还是很怜悯他,命令他的妻子前去探望,不久后他就去世了。

皇帝命令折从阮分兵屯驻在延州,高绍基开始感到害怕,经常进献贡物。皇帝又命令供奉官张怀贞率领禁军两个指挥屯驻在鄜州、延州,高绍基于是将全部军府职事交给节度副使张匡图。甲戌日,朝廷派客省使向训暂时代理主管延州政务。

三月甲申日,朝廷任命镇宁节度使郭荣为开封尹、封为晋王。丙戌日,朝廷任命枢密副使郑仁诲为镇宁节度使。

当初,杀牛族和野鸡族有矛盾,听说官军讨伐野鸡族,就赠送粮饷出迎供奉。官军贪图他们的财物牲畜而进行劫掠。杀牛族反叛,与野鸡族联合,在包山打败宁州刺史张建武。皇帝因为郭彦钦袭扰各部胡人,导致他们作乱,将他罢免回家。

当初,解州刺史浚仪人郭元昭和榷盐使李温玉有矛盾,李温玉的女婿魏仁浦担任枢密主事,郭元昭怀疑魏仁浦庇护他。正赶上李守贞反叛,李温玉有一个儿子在河中,郭元昭将李温玉关进监狱,奏报他反叛,案件牵连到魏仁浦。皇帝当时担任枢密使,知道他在诬陷,就搁置不追究。到这时,魏仁浦担任枢密承旨,郭元昭任满回京,非常害怕,路过洛阳,来告诉魏仁浦的弟弟魏仁涤,魏仁涤说:“我的哥哥向来不和别人结怨,怎么会因为私仇陷害您呢!”郭元昭到京城后,丁亥日,魏仁浦禀报皇帝,任命郭元昭为庆州刺史。

己丑日,朝廷任命棣州团练使太原人王仁镐为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

南唐主再次任命左仆射冯延巳为同平章事。

周行逢厌恶武平节度副使张倣,对王逵说:“何敬真,张倣的亲戚,临刑时将后事托付给张倣,您应该防备他。”夏季四月庚申日,王逵招张倣饮酒,将他灌醉后杀死。

丙寅日,归德节度使兼侍中常思入朝,戊辰日,调任平卢节度使。将要出发时,常思奏报说:“我在宋州,借贷给民间相当于四万多两蚕丝的财物,将其敬献朝廷,请征收蚕丝。”皇帝点头应允。五月丁亥日,在宋州张贴皇帝敕令,常思所要征收的蚕丝全部免除,已经缴纳的再归还民间,常思得知后也没有感到惭愧。

从唐朝末年以来,各地的学校荒废绝迹,后蜀毋昭裔拿出私财上百万营建学馆,并且请求刻板印刷九经。后蜀主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蜀地的儒学再次昌盛。

六月壬子日,沧州奏报契丹知卢台军事范阳人张藏英归降朝廷。

当初,后唐明宗在位时,宰相冯道、李愚请求让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刷出售,朝廷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丁巳日,刻板完成,进献朝廷。从此以后,即使在乱世,九经也能流传很广。

王逵任命周行逢主管潭州事务,自己率领士兵攻打朗州,将其攻克,杀死指挥使郑珓,擒获武安节度使、同平章事刘言,幽禁在客馆。

秋季七月,王殷多次上奏表请求入朝,皇帝怀疑他没有诚意,派使者制止他。

南唐发生严重的旱灾,井水干涸,淮水可以蹚过,不断有饥民渡过淮水北上,濠州、寿州调发士兵阻挡,民众和士兵争斗着往北方赶来。皇帝听说后说:“对方的百姓和我国的民众是一样的,允许他们过淮水来买米。”南唐人于是修筑粮仓,多买进粮食来供应军需。八月己未日,朝廷诏令允许把粮食卖给用人力和牲畜运米的南唐民众,不准卖给用船只和车辆运载的人。

王逵派使者上奏表,诬陷说:“刘言阴谋献出朗州投降南唐,又想要攻打潭州,他的部众不服从,将他罢免并囚禁,我已经到朗州安抚军府完毕。”并且他请求再次将军府迁到潭州。甲戌日,朝廷派通事舍人翟光裔到湖南传达诏令安抚军民,同意王逵的请求。王逵返回长沙,让周行逢主管朗州事务,又派潘叔嗣在朗州杀死刘言。

九月己亥日,武成节度使白重赞奏报堵塞黄河决口。

契丹进犯乐寿,齐州守军右保宁都头刘汉章杀死都监杜延熙,阴谋接应契丹,没有成功,和他的党羽都服罪被杀。

南汉主立他的儿子刘继兴为卫王,刘璇兴为桂王,刘庆兴为荆王,刘保兴为祯王,刘崇兴为梅王。

东起青州、徐州,南到安州、复州,西到丹州、慈州,北到贝州、镇州,都发大水了。

皇帝自从进入秋季以来就患上风痹病,妨碍饮食和行走,术士说应该散发财物来祛除疾病。皇帝想要在南郊祭祀,又因为从后梁以来,郊外祭祀经常在洛阳举行,对此有所迟疑。执政的官员说:“天子建立都城的地方就可以祭祀众神,为什么一定要在洛阳呢!”于是,朝廷开始在大梁修筑圜丘、社稷坛,建造太庙。癸亥日,朝廷派冯道去洛阳迎奉太庙和社稷的神主。

南汉实行大赦。

冬季十一月己丑日,太常请示按照洛阳的标准修筑四方郊外的各个祭坛,皇帝采纳了。十二月丁未朔日,神主被送到大梁,皇帝到西郊迎接,在太庙供奉神主并进献祭品。

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王殷仰仗战功专断强横,凡是应该遵照皇帝敕令调度的河北藩镇守军,王殷用军府的公文就实施了,又大量搜刮民财。皇上听说后很不高兴,派人对他说:“您和国家同为一体,邺都钱粮非常充实,您想用就去取,为什么担心没有钱!”成德节度使何福进一向讨厌王殷,甲子日,何福进入朝,秘密将王殷不可告人的事情禀报给皇帝,皇帝从此怀疑王殷。乙丑日,王殷入朝,朝廷下诏书将王殷留下充任京城内外巡检。

戊辰日,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奏报北汉将领乔赟进犯,将他击退。

王殷每次出入,侍从经常有几百人。王殷请求如数配给铠甲兵器以备巡逻时使用,皇帝很为难。当时皇帝身体不好,将要在郊外祭祀天地,可是王殷仰仗震慑主上的权势陪同在身边,众人忌惮他。壬申日,皇帝勉强支撑病体亲临滋德殿,王殷进入问候,于是将他逮捕。皇帝下制令诬陷王殷阴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日子作乱,将他流放到登州,出京城后,就把他杀死了。朝廷命令镇宁节度使郑仁诲前往邺都安抚军民。郑仁诲贪图王殷的家财,擅自杀死王殷的儿子,把他的家属迁徙到登州。

南唐祠部郎中、知制诰徐铉进言刚推行科举,不应该很快就废止,于是再次实行。

在此之前,楚州刺史田敬洙请求修凿白水塘灌溉农田来充实边疆,冯延巳认为对国家有好处。李德明顺便请求大力开辟空旷的土地为屯田,修复各地干涸废弃的水渠池塘。官吏趁机侵扰百姓,大兴劳役,掠夺大量民田,民众忧愁怨恨无处申诉。徐铉向南唐主禀报这些情况,南唐主命令徐铉调查这件事,徐铉统计民田后全部归还原主。有人进谗言说徐铉擅自实施赏罚,南唐主很生气,将徐铉流放到舒州。然而白水塘终于没有修成。

南唐主又命令少府监冯延鲁到各州巡察安抚,右拾遗徐锴上奏表说冯延鲁没有才能却多有罪行,举止轻浮,不应该奉命出使地方。南唐主很生气,将徐锴贬为校书郎、分司东都。徐锴,是徐铉的弟弟。

道州盘容洞蛮酋长盘崇聚集部众自称盘容州都统,多次进犯郴州、道州。

乙亥日,皇帝向太庙进献祭品,穿戴衮服和冕冠,由侍从搀扶着登上台阶,才走到一个房间,倒酒进献,就低下头不能下拜而退下了,命令晋王郭荣完成祭礼。当天晚上,皇帝住在南郊,病情尤其严重,几乎不能抢救,半夜时分才稍微好转。

显德元年(甲寅,公元954年)

春季正月丙子朔日,皇帝在圜丘祭天,只能瞻仰致敬罢了,进献酒爵和陈设丝帛都由有关的官员代行。实行大赦,更改年号。朝廷允许与后蜀在边境进行贸易。

戊寅日,朝廷裁撤邺都,只设天雄军。

庚辰日,朝廷加授晋王郭荣兼侍中头衔,主管京城内外兵马事务。当时群臣很难见到皇帝,朝廷内外感到害怕,听说晋王掌管兵权,人心才稍微安定。

军中有流言说朝廷在郊外祭祀天地的赏赐比后唐明宗时少,皇帝听说后,壬午日,召集众将领到寝殿,责备他们说:“我自从即位以来,节衣缩食,只想着供应军需。国库的积蓄,各地的贡物,除供应军需之外,很少有剩余,你们难道不知道吗!现在竟然纵容暴徒口出狂言,不顾人主的勤劳节俭,体察国家的贫困穷乏,又不反思自己有什么功劳可以接受赏赐,只知道心怀怨恨,你们能安心吗!”众将领都惊慌害怕向皇帝谢罪,退下,搜索心怀不满的人将其杀死,流言才得以平息。

当初,皇帝在邺都时,特别喜爱小吏曹翰的才能,派他事奉晋王郭荣。郭荣镇守澶州,任命他为牙将。郭荣入朝担任开封尹,没有立即召曹翰前来,曹翰自己赶来,郭荣觉得很奇怪。曹翰找机会进言说:“大王,是国家的储君,现在主上卧病在床,大王应当入宫侍奉主上服药治疗,为什么还在外朝裁决政事呢!”郭荣醒悟了,当天就进入宫中居住。丙戌日,皇帝病情加重,各官署的小事都不得奏报,有大事,就由晋王郭荣禀报再决定是否宣布实行。

朝廷任命镇宁节度使郑仁诲为枢密使、同平章事。

戊子日,朝廷任命义武留后孙行友、保义留后韩通、朔方留后冯继业都为节度使。韩通,是太原人。

皇帝多次告诫晋王说:“从前我西征时,见到唐朝十八座皇陵没有不被盗掘的,其中没有别的原因,就是里面埋藏了很多珍宝的缘故。我死后,应穿上纸衣,用瓦棺装殓,尽快下葬,不要长时间停放在宫中。墓穴中不要使用石头,用砖来替代。工匠和服劳役的人都要出钱雇佣,不要因此麻烦民众。安葬完毕,征募临近陵墓的民众三十户,免除他们的各种徭役,让他们看守陵墓。不要修建地宫,不要设置看守陵墓的宫女,不要制作石羊、石虎、石人、石马,只刻一块石碑放置在陵墓前写道:‘周天子平生喜欢勤俭节约,遗诏命令用纸衣瓦棺入殓,继位的天子不敢违抗。’你如果违抗我的命令,我就不会保佑你!”他又说:“李洪义应当授予符节和斧钺,魏仁浦不要让他离开枢密院。”

庚寅日,朝廷诏令前登州刺史周训等人堵塞黄河决口。在此之前,黄河在灵河、鱼池、酸枣、阳武、常乐驿、河阴、六明镇、原武共八个地方决口。到这时朝廷分别派使者去堵塞。

皇帝命令赶快草拟制书,任命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郎王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壬辰日,制书宣布完毕,近侍奏报这件事,皇帝说:“我没有遗憾了!”他任命枢密副使王仁镐为永兴节度使,任命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兼领武信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兼领武定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兼领昭武节度使。李重进比晋王郭荣年长,皇帝召见他进入宫中,向他嘱托后事,于是命令他拜见郭荣,来确定君臣的名分。这一天,皇帝在滋德殿去世,封锁消息不办理丧事。乙未日,宣布遗制。丙申日,晋王即皇帝位。

当初,静海节度使吴权去世,儿子吴昌岌继任。吴昌岌去世,弟弟吴昌文继任。这个月,吴昌文开始请求南汉任命官职,南汉任命吴昌文为静海节度使兼安南都护。

北汉主听说太祖去世,非常高兴,谋划大举进犯,派使者向契丹借兵。二月,契丹派该国的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一万多名骑兵来到晋阳。北汉主亲自率领士兵三万人,任命义成节度使白从晖为行军都部署,武宁节度使张元徽为前锋都指挥使,和契丹军队从团柏南下直奔潞州。

后蜀左匡圣马步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安思谦进谗言害死张业,罢免赵廷隐,蜀人都讨厌他。后蜀主派他率领士兵救援王景崇,他因怯懦躲避敌人而没有立下战功,心中惭愧恐惧,自己感到不安。自从张业被诛杀,宫门的守卫更加严密,安思谦认为后蜀主猜疑自己,说话多有不敬。安思谦主管宫中宿卫,经常靠杀死士兵来树立权威。后蜀主检阅卫士,有年纪还轻却被安思谦赶走的士兵,又留下了簿籍,安思谦就把他们杀死,后蜀主很不满意。安思谦有三个儿子,安扆、安嗣、安裔,仰仗父亲的权势残暴强横,是国人的大患。翰林使王藻多次奏称安思谦心怀怨恨,将要反叛。丁巳日,安思谦入朝,后蜀主命令壮士把他连同他的三个儿子打死。王藻也因擅自打开边关的奏书而获罪,一并被诛杀。

北汉士兵屯驻在梁侯驿,昭义节度使李筠派他的部将穆令均率领步骑兵二千人迎战,李筠亲自率领大军在太平驿修筑壁垒。张元徽和穆令均交战,假装不胜而逃跑,穆令均追击,伏兵出动,杀死穆令均,俘虏和斩杀士兵一千多人。李筠逃回上党,绕城自守。李筠,就是李荣,为避皇上的名讳而改名。

世宗听说北汉主率军进侵,想要亲自领兵抵抗,群臣都说:“刘崇从平阳逃走以来,势力缩小而士气受挫,一定不敢亲自来。陛下刚即位,先帝去世不久,人心容易动摇,不应该轻举妄动,应该任命将帅去抵御敌人。”皇帝说:“刘崇庆幸我国大丧,轻视我年轻刚即位,有吞并天下的野心,这次一定会亲自来,我不能不前往。”冯道坚持劝阻,皇帝说:“从前唐太宗平定天下,没有一次不亲自出征,我怎么敢贪图眼前的安逸呢!”冯道说:“不知道陛下能否成为唐太宗?”皇帝说:“凭借我强大的兵力,击败刘崇就像大山压碎鸡蛋罢了。”冯道说:“不知道陛下能否成为大山?”皇帝很不高兴。只有王溥鼓励出征,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三月乙亥朔日,后蜀主加授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孙汉韶武信节度使头衔,赏赐爵位乐安郡王,罢免军职。后蜀主吸取安思谦独断专横的教训,命令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等十人分别统领禁军。

北汉乘胜进军逼近潞州。丁丑日,朝廷诏令天雄节度使符彦卿领兵从磁州固镇出击北汉军队后方,由镇宁节度使郭崇辅佐他。朝廷又诏令河中节度使王彦超领兵从晋州东北出击拦截北汉军队,由保义节度使韩通辅佐他。朝廷又命令马军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清淮节度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率领士兵预先赶往泽州,由宣徽使向训监督。白重赞,宪州人。

辛巳日,实行大赦。

癸未日,皇帝命令冯道护送先帝灵柩前往陵墓,任命郑仁诲为东京留守。

乙酉日,皇帝从大梁出发,庚寅日,来到怀州。皇帝想要日夜兼程急速进军,控鹤都指挥使真定人赵晁私下里对通事舍人郑好谦说:“贼兵气势正盛,应该稳重地挫败对方。”郑好谦向皇帝进言,皇帝生气地说:“你从哪里听来这些话!一定是被别人所指使,说出那个人就能活命,不然就一定处死你!”郑好谦如实回答,皇帝命令将他连同赵晁一起带上刑具关进怀州的监狱。壬辰日,皇帝经过泽州,在州城东北宿营。

北汉主不知道皇帝前来,经过潞州时没有攻打,而是领兵向南进发,当天晚上,驻守在高平以南。癸巳日,官军先锋和北汉军队相遇,攻打对方,北汉士兵后退。皇帝担心敌人逃跑,催促各路军队赶快进发。北汉主率领中军在巴公原列阵,张元徽驻扎在他的东边,杨衮驻扎在他的西边,部众非常严整。当时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续部队还没有到达,众人心中感到害怕,可是皇帝的意志更加坚定,命令白重赞和侍卫马步都虞候李重进率领左军在西边,樊爱能、何徽率领右军在东边,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锐骑兵在中央,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禁军保护皇帝。皇上骑着披甲的战马亲自来到阵前督战。

北汉主见到后周兵少,后悔招来契丹军队,对众将领说:“我独自用汉军就能打败敌人,为什么一定要借助契丹的力量呢!今天不仅能打败周军,还能让契丹人心服。”众将领都认为有道理。杨衮策马向前观察后周军队,退回对北汉主说;“是劲敌,不可以轻易进军!”北汉主扬起胡须,说:“时机不能错过,请您不要说了,试看我与其交战!”杨衮沉默而不高兴。当时东北风很大,很快就转为南风,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禀报北汉主说:“现在可以交战了。”北汉主采纳他的建议。枢密直学士王得中拉住马劝谏说;“李义可以斩首了!这样的风势,哪里是对我军有利呢!”北汉主说:“我的主意已定,老书生不要胡说,不然就将你斩首!”他指挥东边的军队率先进发,张元徽率领一千名骑兵攻打后周右军。

交战不长时间,樊爱能、何徽率领骑兵先逃跑了,右军溃败。步兵一千多人脱下铠甲呼喊万岁,向北汉投降。皇帝见到军队形势危急,亲自率领亲兵冒着流箭飞石督战。太祖皇帝当时担任宿卫将领,对同僚说:“主上这样危险,我们怎么能不拼死效命呢!”他又对张永德说:“贼兵心气骄傲,奋力作战可以将其打败!您麾下有很多能用左手拉弓射箭的士兵,请领兵登上高处从西边出击为左翼,我领兵为右翼来攻打敌军。国家的安危,在此一举!”张永德采纳他的建议,他们各自率领二千人进军交战。太祖皇帝在士卒的前面,骑马冲击敌军先锋,士兵拼死作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士兵随即倒下。内殿直夏津人马仁瑀对部众说:“假如皇帝受到敌人的攻击,要我们有什么用!”他策马腾跃拉弓大喊,连续射死几十人,士气越来越振奋。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乂向皇帝进言说:“贼兵的气势已经衰竭了,将要被我们擒获,希望陛下拉住缰绳不要动,慢慢观看众将领打败贼兵。”他立即率领几百名骑兵冲进敌阵。

北汉主知道皇帝亲自来到阵前,就重赏张元徽,催促他乘胜进军。张元徽前去巡视阵地,战马跌倒,被后周士兵所杀。张元徽,北汉的猛将,北方的军队因此士气受挫。当时南风越来越猛烈,后周士兵争相奋战,北汉士兵惨败,北汉主亲自举着红旗收拢残兵,还是不能止住溃退。杨衮害怕后周士兵的强大,不敢救援,而且憎恨北汉主说过的话,就保全军队撤退了。

樊爱能、何徽率领几千名骑兵向南逃跑,拉弓持刀,抢劫辎重,在军中服劳役的人惊慌逃走,有很多人失散、死亡。皇帝派近臣以及亲军校追赶劝止他们,没有人愿意服从诏令,使者有的被士兵所杀,士兵声称:“契丹大举进犯,官军战败,残余部众已经投降敌人了。”刘词在途中遇到樊爱能等人,樊爱能等人劝阻他,刘词不听从,领兵向北进发。当时北汉主还有残余部众一万多人,以山涧为屏障而排列阵势,黄昏时分,刘词赶到,再次和各路军队攻打敌人,北汉军队又战败,官军杀死王延嗣,追击到高平,仆倒的尸体遍布山谷,丢弃的御用器物以及辎重、器械、各种牲畜不可计数。当天晚上,皇帝在野外扎营,抓到投降敌人的步兵,全部杀死。樊爱能等人听说后周军队大胜,就和士兵陆续返回,有的到天亮时还没有到。甲午日,军队在高平休整,选拔北汉降兵几千人组成效顺指挥,命令前武胜行军司马唐景思率领他们,派他们戍守在淮水边,其余的二千多人赐予路费行装遣返回家。李穀被乱兵所逼,悄悄逃进山谷,几天后才出来。丁酉日,皇帝来到潞州。

北汉主在高平身穿粗布衣头戴斗笠,骑着契丹所赠送的黄骝马,率领一百多名骑兵从雕窠岭逃回,在夜里迷路,俘获村民为向导,走错路前往晋州,走了一百多里,才发觉不对,将向导杀死。北汉军队日夜兼程向北逃跑,走到一个地方,找到食物还没有拿起筷子,就有人传言后周军队追上来了,总是仓皇逃去。北汉主年老力竭,趴在马背上,从早到晚急速驰骋,几乎不能支撑,勉强进入晋阳。

皇帝想要诛杀樊爱能等人来整肃军纪,犹豫不决。己亥日,白天躺在行宫帐中时,张永德在一旁陪坐,皇帝询问他这件事,他回答说:“樊爱能等人向来没有大功,在节度使的职位上充数,望见敌人就率先逃跑,死也不能弥补过失。况且陛下正想要平定四海,如果军法不能确立,即使有勇武的战士,百万的兵众,怎么能用他们呢!”皇帝把枕头扔到地上,大声叫好。他立即逮捕樊爱能、何徽及其部下军使以上的军官七十多人,责备他们说:“你们都是历朝的老将,不是不能作战。现在听见风声就逃跑,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把我当成稀有的货物,卖给刘崇罢了!”他将这些人全部斩首。皇帝因为何徽以前镇守晋州有功,想要赦免他,很快就因为军法不可以废弃,把他一并处死,而供给运载棺材的车子送回家乡安葬。从此骄横的将领和懒惰的士兵才知道畏惧军法,国家不再推行纵容错误的政令了。

庚子日,朝廷奖赏高平之战的立功将士,任命李重进兼忠武节度使,向训兼义成节度使,张永德兼武信节度使,史彦超为镇国节度使。张永德极力称赞太祖皇帝的智慧勇敢,皇帝提拔太祖皇帝为殿前都虞候,兼任严州刺史,任命马仁瑀为控鹤弓箭直指挥使,马全乂为散员指挥使。其他将校受到提拔获得任命的共有几十人,士兵有从行伍间被提拔为军主、厢主的。朝廷释放赵晁。

北汉主收拢逃散的士兵,修缮铠甲和兵器,完善城防来抵御后周。杨衮率领他的部众向北屯驻在代州,北汉主派王得中护送杨衮,顺便向契丹求救,契丹主遣送王得中回报,同意发兵救援晋阳。壬寅日,朝廷任命符彦卿为河东行营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任命郭崇为副职,向训为都监,李重进为马步都虞候,史彦超为先锋都指挥使,率领步骑兵二万人从潞州出发。于是朝廷诏令王彦超、韩通从阴地关进入,和符彦卿会师后进军,又任命刘词为随驾部署,保大节度使白重赞为副职。

后汉昭圣皇太后李氏在西宫去世。

夏季四月,北汉盂县归降朝廷。符彦卿驻扎在晋阳城下,王彦超攻打汾州,北汉防御使董希颜投降。皇帝派莱州防御使康延沼攻打辽州,密州防御使田琼攻打沁州,都没有攻下。供备库副使太原人李谦溥独自骑马去劝说辽州刺史张汉超,张汉超立即投降。

乙卯日,朝廷将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安葬在嵩陵,庙号太祖。

南汉主任命高王刘弘邈为雄武节度使,镇守邕州。刘弘邈因为齐、镇二王相继死在邕州,坚决推辞,请求入宫宿卫,南汉主不同意。刘弘邈来到藩镇,把政事交给属吏,每天喝酒,向鬼神祈祷。有人上书诬告刘弘邈密谋作乱,戊午日,南汉主派甘泉宫使林延遇赐毒酒杀死刘弘邈。

当初,皇上派符彦卿等人北征,只想在晋阳城下炫耀武力,没有商议攻取的计策。进入北汉境内以后,当地民众争相带着食物迎接后周军队,哭诉刘氏赋税徭役沉重,希望供应军需,协助攻打晋阳,北汉相继有州县归降朝廷。皇帝听说后,开始产生吞并北汉的想法,派使者前去和众将领商议。众将领都说:“粮草不足,请求暂且率军返回等待时机再发兵。”皇帝不听。不久后各路军队几十万人聚集在太原城下,士兵不能避免有劫掠的行动,北汉民众很失望,逐渐退到山谷中自守。皇帝听说后,派快马传达诏令禁止劫掠,安抚农民,只征收今年的租税,而且征募民众缴纳粮食按照数量授予不同的官职,于是征发泽州、潞州、晋州、绛州、慈州、隰州以及山东附近交通便利的各州民众运输粮草来供应军需。己未日,朝廷派李穀到太原谋划粮草之事。

庚申日,太师、中书令瀛文懿王冯道去世。冯道年少时以孝顺谨慎闻名,后唐庄宗时开始尊贵显赫,从此历朝不离将军、宰相、三公、三师的职位,他为人清静节俭胸怀宽广,没有人能揣测他的喜怒,他能言善辩足智多谋,随波逐流取悦别人。曾经著有《长乐老叙》,自述历朝荣宠的情况,当时人经常认为他有德行器量。

欧阳修议论说:“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条纲纪。这四条纲纪不能确立,国家就会灭亡。”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基本法则。廉耻,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节操。况且做大臣却没有廉耻,天下难道有不乱、国家难道有不亡的道理吗!我读冯道的《长乐老叙》,见到他自述以此为荣耀,真可以说是没有廉耻的人了,那么天下国家的情况就能以此推知了。我从五代历史中找到保全节操的人有三位,为国而死的人有十五位,都是武夫战士,难道在儒者中真的没有这种人吗?难道有高尚节操的人,厌恶时局的混乱,鄙薄那个世道而不肯出来吗?还是统治天下的人对他们关注不够,而没能把他们招来呢?我曾经听说五代时有个叫王凝的人,家在青州、齐州之间,担任虢州司户参军,因为生病在任上去世。王凝家境向来贫困,有一个儿子还年幼,他的妻子李氏,带着孩子,背着他的尸体返回家乡,向东经过开封,在旅店住宿,店主不接纳。李氏看天色已晚,不肯离去,店主拉着她的手臂让她出去。李氏仰天痛哭说:“我是个女人,不能持守节操,而这只手被别的男人拉着了!”她立即拿起斧子砍断自己的手臂,看见的人都为她叹息流泪。开封尹听说后,向朝廷禀报这件事,优厚地抚恤李氏而鞭打那个店主。唉!不珍爱自己却忍受耻辱苟且求生的士人,听说李氏的风范,应该稍微知道羞愧了!

臣司马光说:天地设置方位,圣人以此为准则,用来制定礼法,家中有夫妻之间的伦理,家外有君臣之间的纲常。女人追随丈夫,终身不能改变。大臣事奉君主,至死没有异心。这是做人之道最大的伦常。如果有人废弃这些伦常,就没有比这更大的祸乱了!范质称赞冯道德行深厚而考察古事,才能卓越而器量宏大,即使朝代变迁,人们没有闲话,像大山一样高耸,不可动摇。我认为正派的女人不会嫁给两个丈夫,忠诚的大臣不会事奉两个君主。做女人不正派,即使有再美的容貌,再巧的纺织技艺,也算不上贤惠了。做大臣不忠诚,即使有再多的才智,再好的为政成绩,也算不上可贵了。为什么呢?因为大节操已经亏缺了。冯道担任宰相,经历五个朝代、八姓君主,就像在旅店看过往的客人一样,早晨还是仇敌,傍晚就成为君臣了,改换面目而变更说辞,竟然没有羞愧之意,大节操已经这样,即使有小善行,怎么值得称道呢!有人认为自从唐朝灭亡以来,群雄凭借武力争斗,帝王的兴亡,时间长的十几年,短的三四年,即使有忠臣智士,将会怎么做呢!在这个时候,丧失人臣节操的不只冯道一人,怎么能只怪罪冯道呢!我认为忠臣为国事担忧就像为家事,见到危险就献出生命,君主有过错就直言劝谏据理力争,国家衰亡就以死尽到做人臣的节操。智士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来做官,在国家政治黑暗时就辞官隐居,或者躲进山林,或者悠闲地做个小吏。现在冯道有超过三师的荣宠,有宰相之首的职权,国家存在他们就态度模糊拱手沉默,窃取官位无功受禄,国家灭亡就图谋保全苟且偷生,迎接拜谒劝人称帝。君主兴亡更替,冯道富贵依旧,这是奸臣中尤其突出的人物,怎么能和别人相比呢!有人认为冯道能够在乱世保全自己远离灾祸,这也算得上贤能了。我认为只有献出生命成就仁德的君子,没有谋求活命损害仁德的君子,怎么能只把保全自己远离灾祸视为贤能呢!那么盗跖病死而子路被砍成肉酱,谁才是真正贤能的人呢?不过这不只是冯道的过错,当时的君主也有责任。为什么呢?不正派的女人,普通的男子都以和她成家为耻。不忠诚的小人,普通的君主都以让他做大臣为耻。冯道担任前朝的宰相,说他忠诚却背叛君主事奉仇敌,说他智慧却导致国家变成废墟。后来的君主,对他不诛杀不抛弃,竟然再次任用他为宰相,他又怎么肯对本朝竭尽忠诚而能为君主所用呢!所以说,不只是冯道的过错,也是当时君主的责任!

辛酉日,符彦卿奏报北汉宪州刺史太原人韩光愿、岚州刺史郭言都献出城池归降朝廷。当初,符彦卿有一个女儿嫁给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相面的人说她会得到富贵而母仪天下。李守贞高兴地说:“我的妻子尚且能母仪天下,何况我呢!”于是他决定了反叛的想法。等到战败,李崇训先用刀杀死他的弟弟和妹妹,接着轮到符氏。符氏躲藏在帏帐下面,李崇训匆忙之间没有找到她,于是自杀了。乱兵已经进入,符氏安稳地坐在厅堂上,斥责乱兵说:“我的父亲和郭公是兄弟,你们不要无礼!”太祖派使者将她送回符彦卿家中。等到皇帝镇守澶州时,太祖为他求娶符氏。壬戌日,皇帝立符氏为皇后。皇后性情温和仁惠明达而善于决断,皇帝非常敬重她。

王彦超、韩通攻打石州,将其攻克,擒获刺史安彦进。癸亥日,沁州刺史李延诲归降。庚午日,皇帝从潞州出发,直奔晋阳。癸酉日,北汉忻州监军李勍杀死刺史赵皋和契丹通事杨耨姑,献出城池归降。朝廷任命李勍为忻州刺史。

王逵上奏表请求再次将节度使府迁到朗州。

下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