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著雍敦牂(公元958年),尽屠维协洽(公元959年),凡二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
显德五年(戊午,公元958年)
春季正月乙酉日,朝廷裁撤匡国军。
南唐改年号为中兴。
丁亥日,右龙武将军王汉璋奏报攻克海州。
己丑日,朝廷任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暂时代行扬州军府职事。
皇上想要率领战船从淮水进入长江,被北神堰所阻挡,不能渡过,想要开凿楚州西北的鹳水来打通航道,派使者巡视,返回报告说地形条件不便利,估计会非常费力。皇上亲自前往视察,传达工程规划,征发楚州民夫疏通航道,十天就完工了,耗费工时很少。巨型战船几百艘都进入长江,南唐人非常吃惊,认为很神奇。
壬辰日,官军攻下静海军,开始打通前往吴越的道路。在此之前,皇帝派左谏议大夫长安人尹日就等人出使吴越,对他们说:“各位今天虽然渡海过去,但是等到回来时,淮南已经平定,就会从陆路返回了。”不久后真的是这样。
甲辰日,后蜀右补阙章九龄拜见后蜀主,说政事不能治理,是因为朝中有奸臣。后蜀主问奸臣是谁,章九龄手指李昊、王昭远来回答。后蜀主很生气,认为章九龄在诋毁大臣,将他贬为维州录事参军。
后周军队攻打楚州,超过四十天,南唐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坚守而不能攻下。乙巳日,皇帝亲自监率众将领攻城,在城下住宿。丁未日,官军攻克楚州。张彦卿和都监郑昭业还在率领部众抵抗战斗,弓箭和刀剑都用尽了,张彦卿举起胡床来搏斗而战死,他所率领的一千多人,到死也没有一人投降。
高保融派指挥使魏璘率领战船一百艘东下会合官军讨伐南唐,来到鄂州。
庚戌日,后蜀在果州设置永宁军,以通州隶属于永宁军。
南唐在天长设置雄州,任命建武军使易文赟为刺史。二月甲寅日,易文赟献出城池投降。
戊午日,皇帝从楚州出发。丁卯日,皇帝来到扬州,命令韩令坤征发壮丁民夫一万多人,在旧城东南角修筑小城来治理扬州。
乙亥日,黄州刺史司超奏报和控鹤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攻打南唐舒州,擒获舒州刺史施仁望。
丙子日,建雄节度使真定人杨廷璋奏报在隰州城下打败北汉士兵。当时隰州刺史孙议突然去世,杨廷璋对都监、闲厩使李谦溥说:“现在皇帝南下征伐,隰州没有守将,河东一定产生野心。如果奏报请示等待批复,这座孤城就危险了!”他立即送文牒任命李谦溥暂时代行隰州职事,李谦溥到任后就修整守备。不久,北汉军队果然到来。众将领请求赶快救援,杨廷璋说:“隰州城池坚固而守将优秀,不容易攻克。”北汉攻城很久不能取胜,杨廷璋估计对方疲惫困窘没有防备,暗中和李谦溥约定,各自招募敢死之士一百多人在夜里袭击敌营,北汉士兵惊慌溃逃,官军斩获一千多人的首级,北汉军队于是撤除包围圈离去。
三月壬午朔日,皇帝前往泰州。
丁亥日,南唐实行大赦,改年号为交泰。
南唐皇太弟李景遂前后一共十次上奏表请求辞去继承人之位,并且说:“现在国家危难不能扶助,请让我出宫前往藩镇。燕王李弘冀是嫡长子而有军功,应该立为后嗣,我恭敬地呈上皇太弟宝册。”齐王李景达也因为军队战败而辞去元帅之位。南唐主于是封李景遂为晋王,加授天策上将军、江南西道兵马元帅、洪州大都督、太尉、尚书令,任命李景达为浙西道元帅、润州大都督。李景达因为浙西正在用兵,坚决辞让,改任抚州大都督。南唐主立李弘冀为皇太子,参与各种政务的决策。李弘冀为人多疑而严刻,李景遂的一些侍从没有撤出东宫,立即被他赶走。李弘冀的弟弟安定公李从嘉畏惧他,不敢参与政事,专门以阅读经籍来自得其乐。
辛卯日,皇上前往迎銮镇,多次来到长江口,派水军攻打南唐士兵,将其击败。皇上听说南唐战船几百艘停泊在东
州,将要直奔入海口扼住通往苏州、杭州的道路,派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钊率领步骑兵,右神武统军宋延渥率领水军,沿长江而下。甲午日,慕容延钊奏报在东
州大破南唐军队。皇上派李重进率领士兵直奔庐州。南唐主听说皇上在长江边,担心最终会南下渡江,又以贬降帝号改称藩臣为耻,于是派兵部侍郎陈觉带着奏表,请求传位给太子李弘冀,让他听从中原的号令。当时淮南只有庐州、舒州、蕲州、黄州还没有攻下。丙申日,陈觉来到迎銮镇,见到后周军队的强盛,禀报皇上,请求派人渡过长江取来奏表,进献四州的土地,划长江为界,来求得停战,言辞和态度非常悲哀。皇上说:“我兴兵本来只想攻取长江以北,现在你的君主能够率领全国归顺朝廷,我还能要求什么呢!”陈觉跪拜道谢后退下。丁酉日,陈觉请求派他的属官
门承旨刘承遇前往金陵,皇上赐给南唐主书信,声称“皇帝恭问江南国主”,安抚招纳他。
戊戌日,吴越奏报派上直都指挥使、处州刺史邵可迁,秀州刺史路彦铢,率领战船四百艘、士兵一万七千人屯驻在通州南岸。
南唐主再次派刘承遇呈上奏表自称唐国主,请求进献长江以北的四个州,每年输送贡品几十万。于是长江以北全部平定,得到十四个州、六十个县。
庚子日,皇上赐给南唐主书信,晓谕说:“沿长江各路军队和在两浙、湖南、荆南的士兵应当一并撤回,其中庐州、蕲州、黄州三道,也下令收兵到附近的郊外。等到江南将士和家属都上路后,可以派人招来我方将校把城邑交给他们。长江中的船只有需要来往的,一并命令到北岸将其带走。”辛丑日,陈觉辞行,朝廷又赐给南唐主书信,晓谕他不必传位给儿子。
壬寅日,皇上从迎銮镇再次前往扬州。
癸卯日,朝廷诏令吴越、荆南的军队各自返回本道,赏赐钱弘俶犒劳军队的绢帛三万匹,赏赐高保融一万匹。
甲辰日,朝廷在庐州设置保信军,任命右龙武统军赵匡赞为节度使。
丙午日,南唐主派冯延巳进献白银、丝绢、铜钱、茶叶、粮食共计上百万来犒劳军队。
己酉日,朝廷命令宋延渥率领水军三千人沿长江逆流而上巡逻警戒。
庚戌日,朝廷敕令已故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已故升府节度使徐温等人的坟墓全部定量分配守墓的民户。其他江南群臣的坟墓在长江以北的,也委派地方长官定期察看。
辛亥日,南唐主派临汝公徐辽代替自己前来祝福皇帝健康长寿。
这个月,朝廷下令疏通汴口,导引黄河支流到淮水,于是长江、淮水开始通航。
夏季四月乙卯日,皇帝从扬州北上返回。
朝廷新建的太庙落成。庚申日,神主被供奉在太庙。
辛酉日夜里,钱唐城南失火,火势蔓延到内城,官府和民房几乎被烧光。壬戌日清晨,大火将要烧到镇国仓。吴越王钱弘俶长期患病,自己勉强支撑出去救火。大火熄灭后,钱弘俶对侍从说:“我的病因为火灾而痊愈了。”众人的心才稍微安定。
皇帝南征时,契丹利用边防空虚进犯。壬申日,皇帝来到大梁,命令镇宁节度使张永德率领士兵到北方边疆修整守备。
五月辛巳朔日,发生日食。
朝廷下诏书赏赐南征的士兵和淮南刚归顺的民众。
辛卯日,朝廷任命太祖皇帝兼领忠武节度使,调任安审琦为平卢节度使。
成德节度使郭崇攻打契丹束城,攻占那里,来报复契丹进犯中原一事。
南唐主避后周先祖名讳,改名为景,下令去掉帝号,称国主,所有天子礼仪规格都有贬降,去掉本国年号,改用后周历法,于是祭告太庙。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巳被罢免后担任太子太傅,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严续被罢免后担任少傅,枢密使、兵部侍郎陈觉被罢免后保留原来的官职。当初,冯延巳以进献夺取中原的策略劝说南唐主,从此受得宠信。冯延巳曾经嘲笑南唐烈祖停止用兵是目光短浅,说:“安陆所损失的只有几千名士兵,为此停止吃饭发出哀叹十天,这只是老庄稼汉的见识和器量罢了,怎么能和他成就大事呢!哪里像当今皇上派几万大军在外征战,而自己打马球摆酒宴作乐和平时没有两样,真是英明的君主啊!”冯延巳和他的党羽谈论政事,经常把治理天下视为自己的责任,他们相互呼应。翰林学士常梦锡多次进言说冯延巳等人浮夸荒诞,不可以信任,南唐主不听。常梦锡说:“奸佞的话近似忠诚,陛下不能醒悟,国家就一定要灭亡了!”等到南唐向后周称臣屈服,冯延巳的党羽相互交谈,有人称后周为大朝,常梦锡大笑着说:“各位总是想要引导国君成为尧、舜,哪里能想到今天自称小朝呢!”众人沉默不语。
自从南唐主归顺朝廷,皇帝只通过对方的使者赐予书信,还没有派使者去该国。己酉日,朝廷开始命令太仆卿冯延鲁、卫尉少卿锺谟出使南唐,赐予御衣、玉带等物品以及犒劳军队的绢帛十万匹,同时赐予今年的《钦天历》。
刘承遇返回金陵后,南唐主派陈觉禀报皇帝,因为江南没有盐场,希望将海陵盐监归属江南来供应军需。皇帝说:“海陵在长江以北,难以使南北官吏杂居,朝廷会另有安排。”到这时,朝廷诏令每年支出食盐三十万斛供应江南,所捕获的江南士兵,逐渐释放回国。
六月壬子日,昭义节度使李筠奏报攻打北汉石会关,攻下六处营寨。乙卯日,晋州奏报都监李谦溥攻打北汉,攻破孝义。
高保融派使者劝说后蜀主向后周称臣,后蜀主回复说去年派胡立送信给后周却没有得到答复。
秋季七月丙戌日,朝廷开始颁行《大周刑统》。
皇帝想要平均田租,丁亥日,将元稹《均田图》赐给全国各道。
闰七月,南唐清源节度使兼中书令留从效派牙将蔡仲赟穿上商人的衣服,把写在绢帛上的奏表放在皮带中,走小路前来称臣。南唐江西元帅晋王李景遂赶赴洪州,因为当时正在用兵,奏请派大臣来辅佐自己,南唐主任命枢密副使、工部侍郎李徵古为镇南节度副使。李徵古傲慢凶狠而专横放纵,李景遂虽然宽容笃厚,时间长了也不能忍受,经常想将李徵古斩首,再去有关部门自首,被侍从劝阻而作罢,李景遂失意不乐。
太子李弘冀在东宫经常不守法度,南唐主很生气,曾经用马球杆打他说:“我应当重新召回李景遂。”昭庆宫使袁从范追随李景遂担任洪州都押牙,有人在李景遂面前说袁从范儿子的坏话,李景遂想杀死他,袁从范因此心怀怨恨。李弘冀听说后,秘密派袁从范毒死李景遂。八月庚辰日,李景遂打马球口渴得厉害,袁从范进献酒浆,李景遂喝下就死了。还没有入殓,身体就已经溃烂。南唐主不知道实情,追赠李景遂为皇太弟,谥号文成。
辛巳日,南汉中宗去世,长子卫王刘继兴登上皇帝之位,改名为
,改年号为大宝。刘
十六岁,国事都由宦官玉清宫使龚澄枢以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决断,台省官员只是充数罢了。
甲申日,南唐开始在大梁设置进奏院。
壬辰日,皇帝命令西上门使灵寿人曹彬出使吴越,赐予吴越王钱弘俶二百副骑兵钢铁铠甲、五百副步兵铠甲以及各种兵器。曹彬完成使命后赶快返回,不接受馈赠,吴越人乘坐轻便的小船追上来送给他,辞让多次后,他说:“我到最后也不接受,就是窃取虚名。”他将全部礼品的数量登记在册,返回后献给朝廷。皇帝说:“从前奉命出使的人,索取财物从不满足,导致四方轻视朝廷的命令。您能够这样,非常好。然而人家把礼物送给您,您可以自行取走。”曹彬这才跪拜接受,全部散发给亲朋,家中一件也没有留下。
辛丑日,冯延鲁、锺谟从南唐回来,南唐主亲笔书写奏表感谢皇恩,奏表大致说:“天地的恩泽太厚了,父母的恩情太深了,子女不感谢父母,人们怎么报答天地!只有用赤诚之心,可以回报天地的大恩德。”南唐又请求比照藩镇,由朝廷赐予诏书。奏表又说:“有情况就让锺谟上奏,请求让他早日返回。”南唐主又命令锺谟禀报皇帝,想要传位给太子。九月丁巳日,朝廷任命冯延鲁为刑部侍郎,锺谟为给事中。己未日,朝廷先将锺谟遣送回国,赐予书信表明“不可以传位”的意思。南唐主再次派吏部尚书、知枢密院殷崇义前来庆贺天清节。
皇帝谋划讨伐后蜀,冬季十月己卯日,任命户部侍郎高防为西南面水陆制置使,右赞善大夫李玉为判官。甲午日,皇帝将冯延鲁和左监门卫上将军许文稹、右千牛卫上将军边镐、卫尉卿周廷构送回南唐。南唐主因为许文稹等人都是战败的俘虏,舍弃他们不再任用。
高保融再次写信给后蜀主,劝他向后周称臣,后蜀主召集将相商讨这件事,李昊说:“听从他的话就是君主的耻辱,违背他的话周军就一定会到来,众将领能抵抗周军吗?”众将领都说:“凭借陛下的圣明,江山的险固,怎么可以听见风声就屈服呢!秣马厉兵,就是为了今天。我们请求以死保卫国家!”丁酉日,后蜀主命令李昊草拟回信,直言拒绝高保融的劝说。
朝廷诏令左散骑常侍须城人艾颍等三十四人分别巡视各州,平均确定田租。庚子日,朝廷诏令各州包括乡村在内,大致以一百户为一团,每团设置耆长三人。皇帝关心农业,用木头雕刻成农夫、蚕妇的模样,摆放在宫殿的庭院中。朝廷命令武胜节度使宋延渥率领水军巡视长江。
高保融奏报,听说朝廷的军队将要讨伐后蜀,请求派水军奔赴三峡,皇帝下诏书予以褒奖。
十一月庚戌日,皇帝敕令窦俨编辑《大周通礼》《大周正乐》。
辛亥日,南汉将文武光明孝皇帝葬在昭陵,庙号中宗。
乙丑日,南唐主再次派礼部侍郎锺谟入朝拜见。
李玉来到长安,有人说:“后蜀归安镇在长安以南三百多里处,可以攻取。”李玉相信了,移送文牒给永兴节度使王彦超,索要二百名士兵。王彦超认为归安镇道路险阻难以攻取,李玉说:“我奉密旨行事。”王彦超不得不给他士兵。李玉将要率领士兵前往,十二月,后蜀归安镇遏使李承勋占领险要地形截击,将李玉斩首,使其全军覆没。
乙酉日,后蜀主任命右卫圣步军都指挥使赵崇韬为北面招讨使,丙戌日,任命奉銮肃卫都指挥使、武信节度使兼中书令孟贻业为昭武、文州都招讨使,左卫圣马军都指挥使赵思进为东面招讨使,山南西道节度使韩保贞为北面都招讨使,率领士兵六万人,分别屯驻在交通要道来防备后周。
丙戌日,朝廷诏令所有各类课户和俸户一并划归州县管理,各地幕僚、州县官吏从今年开始一并由州县支付俸钱和粮食。
当初,南唐太傅兼中书令楚公宋齐丘与很多人结成朋党,想要以此独揽朝政大权,急于做官的人争相攀附他,推崇夸奖他是国家的元老。枢密使陈觉、副使李徵古仰仗宋齐丘的权势,尤其骄横傲慢。等到许文稹等人在紫金山战败后,陈觉和宋齐丘、李景达从濠州逃回来,国人惊慌恐惧。南唐主曾经叹息说:“我的国家一瞬间就变成这样了!”于是他流下眼泪。李徵古说:“陛下应当整治军队来抵御敌人,流眼泪做什么!难道饮酒过量了吗?还是乳母没有来呢?”南唐主神色不安,可是李徵古的举止依然如故。正逢司天奏报:“天象有变化,君主应该避离正殿祈求消除灾祸。”南唐主于是说:“现在正是灾祸频发的时候,我想要放下各种政务,让心境淡泊寂静,可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谁?”李徵古说:“宋公,是治理国家的能手,陛下如果厌倦各种政务,为什么不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他?”陈觉说:“陛下深居在宫中,国家大事都委托宋公处理,先执行后奏报,我们经常入宫侍候,只管谈论佛道就可以了。”南唐主心里很生气,立即命令中书舍人豫章人陈乔草拟诏书实行。陈乔惊慌恐惧请求拜见,说:“陛下一旦签署这道诏书,我就不能再来拜见了!”他趁机直言这样做不可行。南唐主笑着说:“你也知道这样做不行吗?”于是作罢。因此南唐主借晋王到藩镇任职的机会,任命李徵古去辅佐他,陈觉从后周返回,也被罢免近臣的职务。
锺谟一向与李德明关系友善,因为李德明的死而怨恨宋齐丘。等到他奉命出使返回南唐,向南唐主进言说:“宋齐丘趁着国家有危难,加紧图谋纂位窃国,陈觉、李徵古是他的党羽,天理不能相容。”陈觉从后周返回以后,假传皇帝的命令对南唐主说:“听说江南连续多年抗拒朝廷的命令,都是宰相严续的计谋,应当替我将他斩首。”南唐主知道陈觉一向和严续有矛盾,本来就没有相信。锺谟请求去后周核查。南唐主于是通过锺谟回报朝廷,进言说:“长期以来抗拒朝廷大军,都是因为我愚昧糊涂,不是严续的罪过。”皇帝听说后,非常吃惊地说:“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严续就是忠臣,我为天下的君主,怎么能让人杀害忠臣呢!”锺谟返回,向南唐主禀报这件事。南唐主想要诛杀宋齐丘等人,再次派锺谟入朝向皇帝禀报。皇帝认为宋齐丘等人是别国的大臣,不置可否。己亥日,南唐主命令知枢密院殷崇义草拟诏书公布宋齐丘、陈觉、李徵古的罪恶,允许宋齐丘返回九华山像以前一样隐居,官职爵位都如故。陈觉被降级授予国子博士,安置在宣州。李徵古被削夺官职爵位,赐其自杀。他们的党羽都不予追究。南唐派使者向后周报告。
丙午日,后蜀任命峡路巡检制置使高彦俦为招讨使。
平卢节度使、太师、中书令陈王安审琦的车夫安友进和他的爱妾私通,爱妾担心事情败露,就和安友进谋划杀死安审琦,安友进认为不可行,爱妾说:“不这样做,我就先告发你!”安友进害怕而听从了。
六年(己未,公元959年)
春季正月癸丑日,安审琦醉酒熟睡,爱妾取出安审琦枕头下的剑交给安友进而将他杀死,于是把在帐下的侍从婢女全部杀死来灭口。几天后,安审琦的儿子安守忠才知道这件事,抓获安友进等人将他们碎割而死。
当初,有关部门将要陈设重大活动时使用的仪仗,前一晚在宫殿的庭院悬挂乐器,皇帝前去观看,见到悬挂钟磬却不敲打,就询问乐工,都不能回答。于是他命令窦俨讨论古今礼乐制度,考查校正雅乐。王朴向来通晓音律,皇帝向他询问关于音乐的问题,王朴上奏疏,认为:“礼仪用来约束言行,音乐用来修持心灵。在外言行恭顺,在内心灵平和,这样做而天下还不太平的情况是没有的。所以礼乐在上修治,万国在下感化,圣人的教化不急刻而卓有成效,圣人的政令不严厉而天下太平,就是因为这个道理。音乐由人心产生而声音由乐器发出,乐器的声音发出后,又能感化人心。从前黄帝吹九寸的竹管,得到黄钟的正声,截去一半为清声,加长一倍为缓声,增减三分之一的长度生成十二律。十二律轮流为宫音来生成七调,称为一均。一共有十二均、八十四调而音阶齐备。遭逢秦朝灭绝古代学术,历代研习音乐的人很少能使用这种方法。唐太宗在位时,祖孝孙、张文收考查校正雅乐,使八十四调齐备。安史之乱以后,乐器和乐工损失了十分之八九。到黄巢作乱时,就荡然无存了。当时有太常博士殷盈孙,考证《考工记》,铸造镈钟十二件、编钟二百四十件。处士萧承训校定石磬,现在悬挂的就是。虽然有钟磬的形状,但是完全没有相应的和谐声音,那些钟镈也不问音律,只是循环敲打,编钟、编磬只是白白悬挂罢了。丝、竹、匏、土的乐器只有七个音阶,称为黄钟之宫。保存下来的有九首曲子,考证得知有三首曲子符合音律,六首曲子夹杂各种音调。大概是因为音乐有所亏缺,没有比现在更严重的了。陛下的军事功绩已经很突出了,现在留意礼仪和音乐,因为我曾经学过音律,就公布古今音乐著作,命令我来讨论。我谨慎遵照古代的方法,用黑黍来确定长度,长度为九寸直径为三分的为黄钟管,和现在黄钟的声音相应,以此推算,得出十二律。因为各律管交替吹奏,不方便得出律声,于是制定律准,有十三根弦,长度为九尺,都与黄钟的声音相应,按顺序设置弦柱,得出十一律,以及黄钟清声,轮流使用七律组成一均。作为均的主音,是宫,其次是徵、商、羽、角、变宫、变徵。发出这一均主音的乐声,回归到本音的音律,重叠应和却不杂乱,才能形成一调,一共八十一调。这种方法失传很久了,出于我的个人见解,请求召集百官校正其对错。”朝廷下诏书采纳王朴的方法,百官都认为正确,于是实行。
南唐宋齐丘来到九华山,南唐主命令封锁他的宅第,在墙上凿洞供给饮食。宋齐丘叹息说:“我从前进献计谋将吴让皇帝的族人幽禁在泰州,今天应该有这种结局!”于是他上吊自杀。谥号为丑缪。
当初,翰林学士常梦锡主管宣政院,参与机要政务,痛恨宋齐丘及其党徒,多次向南唐主进言说:“不除掉这些人,国家一定危亡。”他和冯延巳、魏岑等人每天都有争论。过了很长时间,他被罢免宣政院的职务,因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心情抑郁,不再参与政事,肆意饮酒生病而死。等到宋齐丘死后,南唐主说:“常梦锡生前想要杀死宋齐丘,遗憾的是没有让他看见宋齐丘的死!”他追赠常梦锡左仆射。
二月丙子朔日,朝廷命令王朴前往河阴巡视黄河堤防,在汴口建立闸门。壬午日,朝廷命令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宣徽南院使吴延祚,征发徐、宿、宋、单等州的壮丁民夫几万人去疏通汴水。甲申日,朝廷命令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从大梁城东将汴水引入蔡水,来连通陈州、颍州的漕运,命令步军都指挥使袁彦疏通五丈渠向东流经曹州、济州、梁山泊,来连通青州、郓州的漕运,征发京畿和滑州、亳州的壮丁民夫几千人来供这项工程使用。
丁亥日,开封府奏报原来征收十万二千多顷土地的田税,现在经过核查得到四万二千多顷羡田,朝廷敕令减少三万八千顷土地的田税。各州行田使返回,所奏报的羡田,减免租税的方法仿效开封府。
淮南发生饥荒,皇上命令把粮食借贷给民众。有人说:“民众贫穷,恐怕不能偿还。”皇上说:“人民是我的子女,哪里有子女处境危险而父亲不去解救的道理呢!怎么能要求他们一定偿还呢!”
庚申日,枢密使王朴去世。皇上亲临他的丧礼,把玉钺戳在地上,多次痛哭,不能自控。王朴本性刚毅而敏锐,智谋超过常人,皇上因此怜惜他。
甲子日,朝廷下诏书说因为北方疆土没有收复,将要亲临沧州,命令义武节度使孙行友保卫西山路,任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暂时代理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三司使张美暂时代理大内都部署。丁卯日,朝廷命令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等人率领水陆军队率先出发。甲戌日,皇上从大梁出发。
夏季四月庚寅日,韩通奏报从沧州修治水路进入契丹境内,在乾宁军以南设立栅栏,修补损坏的堤防,挖开三十六个泄洪口,于是打通瀛州、莫州的航道。
辛卯日,皇上来到沧州,当天就率领步骑兵几万人从沧州出发,直奔契丹境内。黄河以北的州县不是车驾所经过之处,民间都不知道皇帝出征的消息。壬辰日,皇上来到乾宁军,契丹宁州刺史王洪献出城池投降。
乙未日,皇帝大规模整顿水军,分别命令众将领从水陆两路同时出发,任命韩通为陆路都部署,太祖皇帝为水路都部署。丁酉日,皇上乘坐龙舟沿着水流北上,船只首尾相接绵延几十里。己亥日,大军行进到独流口,逆流向西行进。辛丑日,大军行进到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辉献出城池投降。从这里向西进发,水路逐渐变窄,大船不能通过,于是舍弃船只。壬寅日,皇上登陆向西进发,在野外宿营,负责侍卫的士兵不到一旅,随行的官吏都很害怕。胡人的骑兵成群在周围出没,不敢靠近。
癸卯日,太祖皇帝率先来到瓦桥关,契丹守将姚内斌献出城池投降,皇上进入瓦桥关。姚内斌,平州人。
甲辰日,契丹莫州刺史刘楚信献出城池投降。五月乙巳朔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李重进等人开始领兵陆续赶到,契丹瀛州刺史高彦晖献出城池投降。高彦晖,蓟州人。于是瓦桥关以南全部平定。
丙午日,皇帝在行宫宴请众将领,商议夺取幽州的策略。众将领认为:“陛下离开京城四十二天,还没有经过交战,就取得燕京以南的土地,这是举世罕见的功绩。现在敌人的骑兵都聚集在幽州以北,不应该深入敌境。”皇上很不高兴。这一天,皇上催促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率先出发,占据固安。皇上亲自来到安阳水,命令架桥,到傍晚时分,返回瓦桥关住宿。这一天,因为皇上生病而停止进军。契丹主派使者日行七百里赶到晋阳,命令北汉主调发士兵骚扰后周的边境,听说皇上向南返回,于是收兵。
戊申日,孙行友奏报攻下易州,擒获契丹刺史李在钦,献给朝廷,在军营的市场将其斩首。
己酉日,朝廷在瓦桥关设置雄州,割出容城、归义二县隶属雄州。在益津关设置霸州,割出文安、大城二县隶属霸州。征发滨州、棣州壮丁民夫几千人修筑霸州城,命令韩通主管这一工程。
庚戌日,朝廷命令李重进率领士兵从土门出发,攻打北汉。辛亥日,朝廷任命侍卫马步都指挥使韩令坤为霸州都部署,义成节度留后陈思让为雄州都部署,各自率领部下士兵戍守。壬子日,皇上从雄州向南返回。己巳日,李重进奏报在百井打败北汉士兵,斩获二千多人的首级。甲戌日,皇帝来到大梁。
六月乙亥朔日,昭义节度使李筠奏报攻打北汉,攻下辽州,擒获辽州刺史张丕。丙子日,郑州奏报黄河在原武决口,朝廷命令宣徽南院使吴延祚征发附近各县的二万多人去堵塞决口。
南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派使者入朝进贡,请求在京城设置进奏院,直接隶属于朝廷。戊寅日,朝廷下诏书回复说:“江南刚臣服,正致力于安抚,您长期事奉金陵,不可以改变主意。如果在京城设置藩镇官邸,和江南抗衡,接受您的建议而得到您的辖地,罪过在于我。您远道而来入朝进贡,足以表明忠诚勤恳,努力事奉原来的君主,暂且应该像以前一样。像这样,对于您可以加深从始至终的道义,对于我可以尽到安抚远方的情谊,希望您知道变通,体谅我的心意。”南唐主派他的儿子纪公李从善和锺谟一同入朝进贡,皇上问锺谟说:“江南也在整顿军务,修治守备吗?”锺谟回答说:“已经称臣事奉大国,不敢再这样做了。”皇上说:“不对。从前是仇敌,现在是一家,我朝和你们国家的君臣大义已经确定,保证没有其他值得忧虑的事情。然而人生难以预料,至于后世,事情就不能得知了。回去告诉你们国主:‘可以趁着我还健在的时候完善城防,修缮兵器,据守险要地带,为子孙考虑。”锺谟返回江南,告诉南唐主这些话。南唐主于是修筑金陵城,凡是各州城防不完善的都重新修葺,守军数量少的都增派兵力。
臣司马光说:有人问我,五代的帝王,唐庄宗、周世宗都号称英明勇武,两位君主哪一个更贤明?我回答他说,天子统治万国的原因,就在于征讨不肯臣服的人,安抚微小衰弱的人,推行朝廷的号令,统一天下的法度,昭明诚信和道义,来博爱万民。庄宗灭梁以后,四海之内受到震慑,湖南马氏派儿子马希范入朝进贡,庄宗说:“最近听说马氏的基业,终究会被高郁所夺取。现在他有这样的儿子,高郁怎么能得逞呢?”高郁,马氏的杰出辅臣。马希范的哥哥马希声听到庄宗的话,就假传他父亲的命令而将高郁杀死。这只是市井商贩所做的事情,哪里是帝王的风范呢!大概庄宗是能征善战的人,所以能使弱小的晋国战胜强大的梁国,可是取得帝位以后,竟然没过几年,就众叛亲离,没有安身之所了。实在是因为他只知道用兵的方法,不知道治理天下的方法。世宗凭借诚信驾驭群臣,凭借正义督责各国。王环因为不降而受到奖赏,刘仁赡因为坚守而承蒙褒扬,严续因为尽忠而获得生存,后蜀士兵因为反复而被诛杀,冯道因为失节而被弃用,张美因为私恩而被疏远。江南没有归顺,他就亲自冒着流箭飞石,期待一定会取胜,降服敌人以后,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爱护,以诚相待而无话不说,为其长远考虑。他宏伟的规划和宽大的器度,怎么能和庄宗一同比较呢!《尚书》说:“不营私结党,先王之道宽宏广大。”又说:“大国畏惧其威力,小国感怀其恩德。”世宗接近于此了!
辛巳日,建雄节度使杨廷璋奏报出击北汉,降服十三处设有壁垒的营寨。
癸未日,皇上册立符氏为皇后,她是宣懿皇后的妹妹。
皇上立皇子柴宗训为梁王,兼领左卫上将军,封柴宗让为燕公,兼领左骁卫上将军。
皇上想要任用枢密使魏仁浦做宰相,议论的人认为魏仁浦不是经由科举步入仕途的,不可以担任宰相。皇上说:“自古以来任用有文武才略的人做辅臣,哪里都是经由科举步入仕途的呢!”己丑日,朝廷加授王溥门下侍郎的头衔,和范质都参与主管枢密院事务。朝廷任命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仍旧担任枢密使。魏仁浦虽然跻身权贵之列却能谦虚谨慎,皇上本性严厉急躁,近臣有违背旨意的,魏仁浦经常把罪过归于自己来营救他们,他所保全救活的人占十分之七八。所以他虽然出身文案小吏,官至宰相,当时的人也不认为他愧居高位。朝廷又任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左骁卫上将军,充任枢密使。朝廷一并加授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镇宁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同平章事头衔,同时以韩通充任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朝廷任命太祖皇帝兼任殿前都点检。
皇上曾经问兵部尚书张昭大臣中有哪些人可以担任宰相,张昭举荐李涛。皇上惊讶地说:“李涛轻薄而没有大臣的风范,我问谁可以担任宰相而您首先举荐他,为什么呢?”张昭回答说:“陛下所指责的是小事,我所举荐的是大节。从前晋高祖在位时,张彦泽残杀无辜,李涛多次上奏疏请求惩处他,认为不杀就一定成为国家的祸患。汉隐帝在位时,李涛也上奏疏请求解除先帝的兵权。国家安危还没有形成却能有所预见,这才是真正宰相之才,我因此举荐他。”皇上说:“您说的很好而且极其公正,然而像李涛这样的人,终究不能安排在中书省。”李涛喜欢开玩笑,不注重仪表,和弟弟李澣都以文学闻名,虽然关系非常友爱,却经常戏谑放荡,没有长幼的规矩,皇上因此轻视他。皇上因为翰林学士单父人王著是自己过去的幕僚,多次想要任用他做宰相,却因为他嗜好饮酒行为不端而作罢。
癸巳日,皇上病危,召见范质等人入宫接受遗命。皇上说:“王著是我在藩镇时的老朋友,我如果一病不起,就任用他做宰相。”范质等人出宫,相互说:“王著整天醉酒而神志不清,怎么能胜任宰相之职呢!千万不要泄露这些话。”这一天,皇上去世。
皇上在藩镇时,经常致力于韬光养晦,等到即位以后,在高平击败敌军,人们才开始佩服他的英明神武。他统领军队,号令严明,没有人敢违犯,攻打城池与敌人交战时,流箭飞石落在身边,人们都因惊恐而改变脸色,可是皇上丝毫没有改变神情。他随机应变决定策略,出人意料之外。他又勤于治国,各部门的文书,看过就不会忘记。揭发隐匿的罪恶,明察秋毫如有神助。他在闲暇时就召见儒生诵读前朝史书,商讨其中的大义。他生性不喜好乐器和珍宝等物品,经常说太祖因纵容而造成王峻、王殷的罪恶,导致君臣的情分没有好的结局,所以群臣有过失他就当面质问责备,服罪就赦免他,有功就重赏他。文武人才同时任用,每个人都能展现自己的才能,没有人不畏惧他的严明而感怀他的恩德,所以能打败敌人开拓国土,所到之处无人能挡。然而他施用刑法过于严厉,群臣办事稍有不当,经常处以极刑,即使平时有才干和名望,也不能宽容,不久也为此感到后悔,在位末期逐渐变得宽容了。他去世之后,各地都哀悼追慕他。
甲午日,朝廷宣布遗诏,命令梁王柴宗训登上皇帝之位,柴宗训七岁了。
秋季七月壬戌日,朝廷任命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兼领淮南节度使,副都指挥使韩通兼领天平节度使,太祖皇帝兼领归德节度使。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向拱为西京留守。庚申日,朝廷加授向拱兼侍中头衔。向拱,就是向训,为避恭帝名讳而改名。
丙寅日,实行大赦。
南唐主因为金陵距离后周边境只有一条长江,洪州险要坚固而处在上游,就召集群臣商讨迁都到那里。群臣大多不愿意迁都,只有枢密副使、给事中唐镐劝南唐主迁都,于是命令按照都城的规制经营豫章。
南唐自从在淮水流域用兵和割让江北土地以来,向后周称臣,每年按时进献贡物,府库储藏的财物空虚,钱币越来越少,物价飞涨。礼部侍郎锺谟请求铸造大钱,以一当五十。中书舍人韩熙载请求铸造铁钱。南唐主开始都不采纳,锺谟不停地陈述请求,这才采纳。这个月,南唐开始铸造以一当十的大钱,钱币上的文字是“永通泉货”,又铸造以一当二的钱,文字是“唐国通宝”,与开元钱同时流通。
八月戊子日,后蜀主任命李昊兼领武信节度使,右补阙李起进言说:“按照旧制,宰相没有兼领藩镇的。”后蜀主说:“李昊家有很多额外的费用支出,只是借此增加他的俸禄罢了。”李起,邛州人,生性耿直,李昊曾经对他说:“凭借您的才能,如果能够谨慎沉默,就能做翰林学士。”李起说:“等到我没有舌头,就不说话了。”
庚寅日,朝廷立皇弟柴宗让为曹王,改名为熙让,柴熙谨为纪王,柴熙诲为蕲王。
九月丙午日,南唐太子李弘冀去世,有关部门援引他在浙西的战功,定谥号为武宣。句容县尉全椒人张洎进言:“太子的德行,主要体现在孝敬,现在却根据军事方面的功绩来定谥号,不是用来防范隐患而修养德行的方法。”南唐主于是改太子谥号为文献,提拔张洎为上元县尉。
南唐礼部侍郎、知尚书省事锺谟多次奉命出使后周,向南唐主传达世宗的命令,世宗和南唐主都厚待他,他仰仗恩宠在国内骄横起来,三省事务都要干预。文献太子总领朝政时,锺谟请求兼任东宫官职没有得逞,于是举荐和他关系亲近的阎式为司议郎,主管各部门的奏报。李德明死时,唐镐参与了其中的阴谋,锺谟听说唐镐收受贿赂,曾经当面责问,唐镐非常害怕。锺谟和天威都虞候张峦关系友善,多次在私宅中屏退他人交谈到半夜,唐镐在南唐主面前诋毁他们说:“锺谟和张峦并非意气相投,却交往非常密切,锺谟多次出使上国,张峦是北方人,可能他们之间有特别的阴谋。”他又说:“民众经常伪造永通大钱,犯法的人很多。”等到文献太子去世后,南唐主想要立他的同母弟郑王李从嘉,锺谟曾经和纪公李从善一同奉命出使后周,彼此交情深厚,向南唐主进言说:“李从嘉德行浅薄而性格懦弱,又深信佛教,不具备做君主的才能。李从善果敢而稳重,应该立他为继承人。”南唐主因此很生气。不久他改封李从嘉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居住在东宫。冬季十月,锺谟请求命令张峦率领部下士兵巡视都城。南唐主于是下诏书公布锺谟侵夺其他官员职权的罪行,将他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将张峦贬为宣州副使,不久,将他们都处死。南唐废止永通大钱。
十一月壬寅朔日,睿武孝文皇帝被安葬在庆陵,庙号世宗。
南汉主因为中书舍人锺允章是他在藩镇任职时的老部下,提拔他为尚书右丞、参政事,非常信任他。锺允章请求诛杀扰乱法度的几个人来匡正纲纪,南汉主不能采纳,宦官听说后很讨厌他。南汉主将要在圜丘祭天,此前的三天,锺允章率领礼官登上祭坛,四处环顾指挥安置神主,内侍监许彦真望着他说:“这是图谋反叛!”他立即带剑登上祭坛,锺允章斥责他。许彦真骑马奔向宫中,报告锺允章想要在祭天的日子作乱。南汉主说:“我厚待锺允章,他怎么会做这种事呢!”玉清宫使龚澄枢、内侍监李托等人一同作证,认为许彦真说的对,南汉主于是逮捕锺允章,关押在含章楼下,命令宦官和礼部尚书薛用丕同时审理。薛用丕向来和锺允章关系友善,告诉他一定不能幸免。锺允章握住薛用丕的手流下眼泪说:“老夫今天就像几案上的肉了,会被仇人分割烹煮。只是遗憾锺邕、锺昌年幼,不知道我的冤屈,等到他们长大以后,您替我告诉他们。”许彦真听说后,骂道:“反贼想要让他的儿子报仇吗!”他再次禀报南汉君主说:“锺允章和两个儿子一同登上祭坛,私下有所祈祷。”南汉主将他们全部斩首。从此宦官更加骄横。李托,封州人。辛亥日,南汉主在圜丘祭天,宣布大赦。不久,他任命龚澄枢为左龙虎观军容使、内太师,军国大事都由他来决断。凡是群臣中有才能的和进士科第一名的,或者僧人道士有话可谈的,都先下蚕室,然后得以任用,也有自行阉割来请求任用的,也有赦免死罪而被施以宫刑的,从此宦官将近二万人。尊贵显赫的当政之人,大多数都是宦官,他们称士人为门外人,不能参与政事,南汉最终因此亡国。
南唐将洪州改名为南昌府,建立南都,任命武清节度使何敬洙为南都留守,任命兵部尚书陈继善为南昌尹。
后周人攻打秦州、凤州时,蜀地惊慌恐惧。都官郎中徐及甫自认为有才能谋略,做官很不得志,就暗中结交党羽,谋划拥立前蜀高祖的孙子少府少监王令仪为国主来作乱,正逢后周军队撤退而作罢。到这时,党羽中有告发的,后蜀主将其逮捕,徐及甫自杀。十二月甲午日,后蜀主赐王令仪自杀。
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窦仪出使南唐,天降大雪,南唐主想要在廊屋下接受诏书。窦仪说:“使者带着诏书而来,不敢不遵守旧有的礼节。如果会被雪沾湿衣服,请求等到另一天。”南唐主于是在庭院跪拜接受诏书。
契丹主派他的舅舅出使南唐,泰州团练使荆罕儒招募刺客将他杀死。南唐人在夜里于清风驿宴请契丹使者,饮酒尽兴时,使者起身如厕,很长时间没有返回,侍从前往察看,发现使者的头已经没了。从此契丹和南唐断绝关系。荆罕儒,冀州人。
臣司马光进言:此前奉敕令编辑整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就是现在已经完成的这部书。
我想到自己天性愚笨,学识浅薄,做任何事情,都在别人之后。只是对前朝历史,研究不算深入却很用心,从年幼到年老,一直喜欢而不厌烦。我经常担忧司马迁、班固以来,史书文字繁多,即使是普通士人,也不能读完,况且一国之主,每天处理各种政务,哪里有闲暇遍览呢!我经常不自量力,想要删减冗长的叙述,选择重要的部分,专门摘取有关国家兴衰,涉及民众喜忧,善可以效法,恶可以警戒的内容,撰写成一部编年史,使其前后有次序,精粗不混杂,可是自己能力有限,没有办法完成。
有幸受到英宗皇帝的赏识,他具有睿智的天性,布施文明的政教,思虑总览古史,用来推行大道,于是诏令众臣,让他们编辑整理。我多年来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积极遵奉诏令,只怕不能胜任。先帝于是命令我自行选任属吏,在崇文院设置书局,允许借阅龙图阁、天章阁、三馆、秘阁的书籍,赏赐御府的笔墨丝帛和御府所藏钱币来供应果品和点心,派内臣侍候,所受优待的荣耀,连近臣也不能比。不幸书还没有进呈,先帝就抛弃群臣而去了。陛下继承大统,秉承先帝遗志,给予卷首序言的恩宠,赏赐含义美好的书名,每次召开讲论经史的会议,经常命令我进呈阅读。我虽然顽劣愚笨,但是承蒙两朝这样优厚的赏识和款待,即使粉身碎骨,也不足以报效,如果智慧和力量能够胜任,怎么敢有遗漏呢!正赶上出任知永兴军,因为生病不能处理繁重的事务,请求担任散官。陛下批准我的请求,承蒙赐予关照,差遣我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及提举嵩山崇福宫,前后六次调任,仍旧允许书局属吏跟随我,发放俸禄,不责求政绩。我已经没有别的事情,就能够专心研究,竭尽自己所能,白天工作量不够,就在夜里继续。我遍览历代史书,兼采野史笔记,古代典籍堆满屋子,多得像云烟大海,探究隐秘的真相,考证细微的差错。本书上起于战国,下终于五代,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编成二百九十四卷。又概括地列举事项,以年代为经国别为纬,用于查阅搜寻,为《目录》三十卷。又参考各类书籍,点评其中的异同,使其归于统一的方向,为《考异》三十卷。总计三百五十四卷。从治平年间开设书局,到现在才成书,历时很久,其间的相互矛盾之处,自己不敢保证没有,背负的罪责深重,自然不能逃避。臣司马光诚惶诚恐,叩首叩首。
再次想到我远离朝廷,已经有十五年了,虽然置身于外地,诚挚之心,每天的睡梦之中,哪里有一次不在陛下的身边呢!只因为我才能平庸,没有事情可以胜任,所以专门从事著述,用来报效大恩,最后化为细流和微尘,对积成大海高山稍微有些帮助。我现在身体衰弱,眼睛昏花,牙齿所剩无几,精神衰竭,眼前所做的事情,转过身就会忘记,我的精力,都花费在本书中了。希望陛下宽恕我胡乱编撰的罪责,体察我谨慎忠诚的心意,在清静安闲的时候,经常关注阅览,鉴戒前世的兴衰,考察当今的得失,嘉奖善行而约束恶行,选取对的而舍弃错的,足以劝勉和考查古代的美德,达到史无前例的太平盛世,使天下众生,都能蒙受其福运,那么我即使身在九泉之下,心愿也长久地满足了!
恭敬地奉上奏表向朝廷陈述。臣司马光诚惶诚恐,叩首叩首,恭敬地进言。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
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臣司马光上表元丰七年十一月进呈
检 阅 文 字 承 事 郎臣 司马康
同 修 奉 议 郎臣 范祖禹
同 修 秘 书 丞臣 刘 恕
同修尚书屯田员外郎充集贤校理臣 刘 攽
编集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臣 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