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著雍摄提格(公元618年)八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中
八月,薛举将他的儿子薛仁果派出领军围攻宁州,宁州刺史胡演将他打退。郝瑗对薛举道:“现在唐兵刚刚兵败,关中骚乱不安,应该乘胜直取长安。”薛举采纳了他的提议,不巧正好生病就没能实行。辛巳日,薛举过世。太子薛仁果即位,在折墌城居住,追谥薛举为武帝。
皇上计划与李轨一同谋求秦、陇地区,派使者偷偷前往凉州,招抚李轨,给李轨寄去书信,将李轨称为堂弟。李轨十分高兴,于是将弟弟李懋派出入贡于唐。皇上任命李懋担任大将军,命鸿胪少卿张俟德授予李轨凉州总管一职,封为凉王。
起初,朝廷委任安阳令吕珉为相州刺史,将相州刺史王德仁改任为岩州刺史。王德仁因此事感到愤恨不平,甲申日,诱骗山东大使宇文明达进入林虑山并将其杀害,背叛唐而归附王世充。
己丑日,朝廷委任秦王李世民为元帅,进攻薛仁果。
丁酉日,临洮等四郡前来归降。
隋江都太守陈稜寻求得到隋炀帝的灵柩,取来宇文化及遗留的车驾鼓吹,粗略置办了天子使用的仪仗,将炀帝改葬于江都宫西侧的吴公台之下。那个时候遇难的王公之下大臣,都按照次序埋葬在炀帝坟墓的两旁。
宇文化及自江都出发的时候,任命杜伏威为历阳太守。但是杜伏威并没有接受他的委任,仍旧对隋上表称臣,皇泰主任命杜伏威为东道大总管,封为楚王。
沈法兴也对皇泰主上表。自称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秉承圣旨设立百官,任命陈杲仁为司徒,孙士汉担任司空,蒋元超担任左仆射,殷芊担任左丞,徐令言担任右丞,刘子翼担任选部侍郎,李百药担任府掾。李百药,是李德林的儿子。
九月,隋襄国通守陈君宾前来归降,授予邢州刺史一职。陈君宾,是陈伯山的儿子。
唐虞州刺史韦义节袭击隋河东通守尧君素,很长时间也没能攻克,大军数次深陷不利形势之中。壬子日,命令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取代韦义节。
起初,李密将翟让杀害之后,很是骄傲,不体恤士兵。尽管仓库之中的存粮很多,可是并没有钱币布帛,将士立下功劳,没有什么能够用来赏赐的。对于近期前来归附的人又极为优待,因此广大士兵心中很是不满。徐世
曾经趁着举办宴会的时候讥讽他的不足。李密十分不高兴,因此命徐世
前往黎阳镇守,名义上是委以重任,事实上却是疏远。
李密将洛口仓打开分发粮食,因为没有防守以及负责的人,又不需要凭证,任由取米的人拿多少。有的人取完粮食离开粮仓之后,发现拿不动,就将粮食随意丢散在路上,从仓库直到外城门,路上堆积的米有几寸厚,被车马往来践踏。前来取拿粮食的各路强盗和他们的家属将近百万人,没有盛米的容器,就拿用荆条编制的筐淘米,洛水沿岸十里范围之内,如同蒙上一层白沙。李密非常高兴,对贾闰甫道:“这可以说是足食了!”贾闰甫回答道:“国家以百姓为基础,百姓以粮食为基础。如今百姓之所以能够背着孩子如潮水一般涌来,正是因为这里有充足的粮食。但是相关部门却毫不怜惜,这般糟踏!我担忧万一粮食发光了百姓也就离开了,明公您又依靠什么来成就大业呢?”李密感谢他的提醒,因此委任闰甫担任判司仓参军事。
李密由于东都的部队数次败北,力量薄弱,并且将相之间彼此残杀,因此觉得短时间之内就能够平定东都。王世充把持大权以后,重赏将士,锻造武器,也在暗中策划谋取李密。当时隋朝的军队缺乏粮食,而李密的军队缺少衣物,王世充请求进行交换,李密觉得为难。长史邴元真等人都求取私利,所以劝说李密同意交换。之前,东都每天都有数百人归附李密。获得粮食以后,前来依附的人越来越少,李密非常懊恼,中止了交换。
李密击败宇文化及班师回朝,丧失许多精兵良马,士兵也疲惫不堪,生了病。王世充打算借着李密大军疲惫乏困的时候发动攻击,又担心大家不同心,因此诈称左军卫士张永通三次梦见周公,命他转告王世充,应该率领大军彼此协助攻打敌人。因此修建周公庙,每一次出军作战,都会先行祈祷。王世充命令巫者宣称周公打算命令仆射尽快征讨李密,一定会建立大功,否则的话士兵就会身染恶疾死去。王世充手下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楚人,对于这种妖言深信不疑,于是纷纷请求出战。王世充选拔两万余名精锐士兵,两千余匹马。壬子日,发兵攻打李密,还在旌旗上都写上“永通”的字样,军容十分盛大。癸丑日,抵达偃师,在通济渠以南驻守,在渠水上架设了三座桥梁。李密将王伯当留下戍守金墉城,自己亲率精兵前往偃师,将邙山作为屏障等待王世充的大军。
李密将众位将领召集起来讨论,裴仁基说:“王世充带领他的全部兵力赶到这里,洛阳一定空虚,我们可以将兵力分出把守在王世充军队必经要道上,让他无法继续向东前行,另外选拔三万精兵,沿着黄河朝西逼近东都。如果王世充回军的话,我军便按兵不动;要是王世充再次出兵,我方就再一次进逼东都。这样的话,我方还有余力,可是对方却疲于奔命,一定能够将他们打败。”李密说:“您说得很对。但是现在东都的部队有三个无法抵挡:精良的武器,这是其一;策划深入我方,这是其二;粮食吃光了决战,这是其三。我们只需借助城池坚守,保存实力等待。对方想开战但是不能实现,想要退兵可是也没有退路,不出十天,王世充的人头就能够到我们手里。”陈智略、樊文超、单雄信都说:“算了一下王世充的兵力少得可怜,而且又数次打了败仗,士兵们都已经被吓破了胆。《兵法》上说,‘己方力量超过对方一倍就可以作战’,何况远不止是一倍!况且最近依附的江淮人士,正希望借着这个机会大展身手立下功劳,趁着他们锐气正盛利用他们展开战斗,肯定能够成功。”各位将领纷纷大声表示赞同,愿意出战的的占十分之七八,李密被大家的看法所盅惑,于是决定照办。裴仁基苦苦劝说但是无法说服众人,于是边敲地边叹息道:“阁下以后肯定会后悔的!”魏徵对长史郑颋说:“尽管魏公数次打了胜仗,但是精锐的士兵和骁勇的将军伤亡不小,战士心身疲惫,有这两点就很难应敌。何况王世充缺少粮食,志在一决死战,很难与他争锋,倒不如深挖壕沟、加固壁垒以抵御敌人,用不了十天半月,王世充粮食吃光了,肯定自行退兵,那个时候再追击他,不能不取得胜利。”郑珽说:“这是老生常谈了。”魏徵道:“这是绝妙的计策,怎么能说是老生常谈呢?”说罢拂袖离开。
程知节率领内马军和李密一同在北邙山上扎营,单雄信率领外马军在偃师城北驻扎。王世充派出几百名骑兵横渡通济渠袭击单雄信的营地,李密派出裴行俨与程知节援助单雄信。裴行俨率先赶赴战场,被流箭射中,摔倒在地。程知节将裴行俨救起,杀了几个人,王世充大军势不可挡,因此程知节抱着裴行俨骑着一匹马撤了回来。王世充的骑兵从后面追了上来,长枪刺穿了身体,程知节回身将刺来的长枪折断,又将追杀的人杀死,与裴行俨一同脱身。恰好天色暗了下来,双方各自收兵回营。李密属下的猛将孙长乐等十余人都受了重伤。
李密刚刚击败了宇文化及,因此有些看不起王世充,没有设置防御敌人的屏障。王世充派出两百余名骑兵趁着夜色悄悄进入北邙山,在山谷中设伏,命令士兵将马匹喂饱,自己也早早吃完早饭。甲寅日早上,打算出击,王世充警告各位将士说:“今天这一仗,不仅仅是争夺胜负。生死之分,全在此一举。要是打赢了,荣华富贵自然不用说;要是战败了,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我们竞相赴死,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各位要奋力作战!”天亮之后,领兵逼近李密。李密出兵应战,阵型还没有排好,王世充就率先出击。王世充的士兵全是江、淮地区的人,骁勇彪悍,出入迅速。王世充提前找到一个与李密长得很像的人,捆绑起来藏好。战斗正进行到激烈的时候,命人牵着那个人从阵前经过,大喊:“已经抓到李密了!”士兵们都高呼万岁。王世充事先埋伏好的骑兵发动攻击,从高处冲了下来,飞速冲向李密的营地,放火烧毁房屋。李密属下溃散,将领张童仁、陈智略都归降了王世充,李密与一万余人奔赴洛口。
王世充在夜间包围偃师。郑颋戍卫偃师,他的属下反倒开城将王世充放入城中。起初,王世充的家人都在江都,随着宇文化及来到滑台,又跟随王轨来到李密军中,李密将王世充的家人留在偃师,打算用他们招安王世充。等到偃师城被攻陷,王世充找回哥哥王世伟、儿子王玄应、王虔恕、王琼等人,还擒获了李密的将佐裴仁基、郑颋、祖君彦等数十人。王世充因此整顿兵马进发洛口,抓获邴元真的妻子、郑虔象的母亲和李密众位将领的子弟,都加以安抚,让他们暗中招呼自己的父兄。
起初,邴元真担任县吏,因为犯有贪污罪而在外逃亡,追随翟让来到瓦冈。翟让由于他曾经任过小官,于是让他掌管文书。等到李密开设幕府,选拔当时的英俊豪杰时,翟让举荐邴元真担任长史。李密虽迫不得已委任他担任长史,但是从来没有让他参加过任何军事行动的策划。李密前往西边抵御王世充,将邴元真留下镇守洛口仓。邴元真生性贪婪鄙薄,宇文温对李密道:“要是不除掉邴元真,肯定会成为您的祸患。”李密没有答应。邴元真得知此事,密谋背叛李密。杨庆听闻之后,将邴元真的阴谋汇报给李密,李密这才开始真正对邴元真产生怀疑。到这个时候,李密即将进入洛口城,邴元真已经偷偷派人将王世充召来。李密得知以后没有声张,借机与众人商讨,打算在王世充大军一半渡过洛水的时候,发动进攻。王世充大军抵达洛水,但是李密的哨兵并没有及时发现,等到打算出击的时候,王世充的大军已经全都过了河。单雄信等人又率军自保。李密自己预计难以坚守,因此带领属下轻装骑马逃向虎牢,邴元真于是就献出洛口归降了王世充。
起初,单雄信骁勇迅猛,善于骑马和使用长矛,名声冠绝军中,军中将其称为“飞将”。房彦藻由于单雄信对于去留非常轻率,因此劝李密将他除掉。但是李密怜惜单雄信的才能,不忍心这么做。等到李密失利的时候,单雄信就带领自己的属下归降了王世充。
李密即将前往黎阳,有人说:“杀死翟让的时候,徐世
差点就死了,如今失利了去投靠他,怎么能够保险呢?”当时王伯当抛弃了金墉城保守河阳,李密自虎牢返回河阳,将各位将领召来共同商议。李密打算南面依仗黄河,北面守住太行山,东面与黎阳连结,以此想办法进取。各位将领都说:“现在大军刚刚战败,大家心中惶恐,要是继续停留的话,恐怕用不了几天大家就全都叛逃光了。并且人不愿意的话,也很难成功。”李密说:“我所能依靠的只有大家,既然大家都不愿意,那么我也无路可走了。”因此打算自刎以谢众人。王伯当抱着李密哭得昏了过去,大家也纷纷伤心落泪,李密又道:“有幸各位没有抛弃我,应该一起返回关中,尽管我自己没有功绩,但是各位肯定会享有富贵。”府掾柳燮说:“明公与唐公为同族,再加上过去还有联合的友谊。尽管没能与唐公一起出兵,但是阻隔东都,阻断隋军的退路,让唐公没有经过战斗就占据了长安,这同样是您的功劳。”大家都说:“的确是这样。”李密又对王伯当说:“将军您的家庭庞大,怎么能够还和我一同走呢?”王伯当说:“之前萧何带领全部子弟追随汉王,伯当遗憾的是自己的兄弟们没能都去,怎么能够因为您如今失利就不在乎去留了呢?就算是粉身碎骨葬身荒原,也情愿追随您!”周围的人都被深深感动。跟着李密入关的有两万人。因此李密之前的将帅、州县大部分都依附了隋。朱粲也派出使者归降隋,皇泰主将朱粲封为楚王。
甲寅日,唐秦州总管窦轨攻打薛仁果,战败。骠骑将军刘感在泾州镇守,薛仁果围攻泾州。泾州城中的粮食吃光了,刘感就将自己所骑的马杀了给将士们分着吃,而自己却没有吃一点肉,只是用煮马骨的汤与木屑混合起来吃。城池数次几乎沦陷。正好长平王李叔良领兵来到泾州,薛仁果于是声称粮食吃光了,领兵朝南继续前行。乙卯日,薛仁果又派高墌人假意献出城池归降唐。李叔良派出刘感带领属下赶赴高墌。己未日,抵达高墌城下,敲打城门,城中的人说:“贼人已经离开了,可以翻墙入城。”刘感下令烧毁高墌城门,城上的人倒水扑灭大火。刘感知道城中的人是诈降,于是命步兵先回师,自己亲率精兵走在最后面。不一会儿,城上燃起三堆烽火,薛仁果的大军自南原冲下来,和刘感大军在百里细川展开战斗,唐军战败,刘感被薛仁果抓获。薛仁果又围攻泾州,命令刘感对城中喊话道:“援军已经战败,倒不如尽快投降。”刘感同意了,但是来到城下却大声叫道:“反贼没有粮食只能挨饿,很快就会覆灭了,秦王带领数十万大军,正在抓紧从四方赶来,城中的人无需担心,努力守城!”薛仁果非常生气,抓住刘感,把他埋在城旁的土中,土一直堆到膝盖,骑马来回奔驰用箭射向刘感。一直到死,刘感始终叫骂不已,声色越加严厉。李叔良绕城坚守,只能保住自己,无法救援刘感。刘感,是刘丰生的孙子。
庚申日,唐陇州刺史陕人常达在宜禄川攻打薛仁果,斩杀一千余人。
皇上派侄子襄武公李琛、太常卿郑元
将女妓赠送给突厥始毕可汗。壬戌日,始华又派骨咄禄特勒到访唐。
癸亥日,白马县的道士傅仁均编撰了《戊寅历》,上奏章进献,皇上宣布施行。
薛仁果数次袭击常达,但是一直没能攻陷,因此派他属下的将领仵士政率领数百人假装投降,常达对仵士政十分优厚。乙丑日,仵士政趁机率领属下劫持了常达,率领城中的两千人投降薛仁果。常达见到薛仁果,言谈神色没有一丝屈服,薛仁果见他如此豪壮就将他放了。出身奴仆的贼帅张贵问常达:“你可认识我?”常达说:“你就是逃走的奴贼!”张贵非常生气,想要杀死常达,旁边有人相救,常达这才逃过一死。
辛未日,唐追谥隋太上皇为炀帝。
宇文化及来到魏县,张恺等人打算离开他。事情被发现,宇文化及将张恺等人杀死。心腹之人慢慢都丧失殆尽,兵力也越来越微弱,兄弟们更是想不出什么办法,只能彼此聚在一起尽情吃喝,欣赏女子奏乐。宇文化及喝醉了,埋怨宇文智及道:“我当初什么都不知道,全是你的计策,非要立我。如今一事无成,人马越来越少,还有弑君的罪名,不被天下所容。如今遭到灭族,难道不是你的原因吗?”搂着两个儿子哭泣不已。宇文智及气愤地说:“当初事情大捷的时候,你没有埋怨我,等到失败了,就想把罪过都推给我,为什么不将我杀了归降窦建德?”数次争吵甚至打了起来,说话也不分长幼,酒醒之后继续喝酒,经常如此。宇文化及的属下大部分都逃走了,他自己也清楚一定会失败,感叹道:“人生本来就会死,怎么能够没有做一天的皇帝呢?”因此用鸩酒将秦王杨浩毒死,在魏县即皇帝位,国号许,将年号改为天寿,设立百官。
冬季十月壬申朔日,发生了日食。
戊寅日,皇上设宴款待突厥骨咄禄,引领骨咄禄登上皇帝的御座以示恩宠。
李密将要前往长安,皇上不断派人前去迎接慰劳。李密十分高兴,对他的属下说:“我有着百万兵力,一朝脱下战袍归附唐,山东数百座城镇,得知我在这里,派人前去招降,也肯定会全都前来依附的。与窦融相比,功绩也不算小,还能不任命我担任要职吗?”己卯日,李密抵达长安,负责接待的部门给他们的待遇很不好,李密属下的士兵连着几天都没有饭吃,大家怨气横生。没过多久,唐任命李密担任光禄卿、上柱国,赐予他邢国公的爵位。李密的期待落空,大臣们大都轻视他,有些掌权的人朝李密索要贿赂,李密心中十分不满。只有皇上对他很好,常常称他为弟,还把舅舅的女儿独孤氏嫁给他为妻。
庚辰日,皇上颁布诏书委任右翊卫大将军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山东各路兵力都服从他的调遣。将黄门侍郎崔民幹任命为副使。
邓州刺史吕子臧与抚慰使马元规袭击朱粲,将他打败。吕子臧对马元规提议道:“朱粲刚刚战败,无论上下都非常害怕,我请求与您合力攻打他,可以一举将他除掉。要是继续拖延下去的话,朱粲的军队慢慢收拢,力量变强而粮食吃尽,就会与我们拼死,那即将成为大患。”马元规没有听从他的提议。吕子臧又请求单独率领自己的军队去袭击朱粲,马元规同样没有同意。没过多久,朱粲聚拢残余属下,重整军势,在冠军自称楚帝,将年号改为昌达,攻打邓州。吕子臧捶胸顿足对马元规说:“老夫今天因为您而死!”朱粲包围南阳,恰逢连绵大雨冲垮城墙,亲信都劝说吕子臧投降。吕子臧说:“哪里有天子投降于强盗的?”率领属下冲向敌人,阵亡。没多久城池被攻陷,马元规也死了。
癸未日,王世充网罗了李密的美女珠宝并属下十余万人前往东都,在皇宫广场之前的阙楼下排列。乙酉日,皇泰主实行大赦。丙戌日,任命王世充担任太尉、尚书令、内外诸军事,又命他修建太尉府,设立官属,选拔优秀人才。王世充由于裴仁基父子勇猛善战,对他们非常敬重。徐文远又返回东都,看到王世充,肯定先行礼。有人问他:“您见到李密十分倨慢,但是对王公非常敬重,这是什么原因?”徐文远说:“魏公,是君子,可以包容贤士;王公,是小人,就算是熟人也照杀不误,我怎么敢不行礼呢?”
李密的总管李育德献出武陟归降于唐,被授予陟州刺史一职。李育德,是李谔的孙子。李密属下其余的将领刘德威、贾闰甫、高季辅等人,有的献出城镇,有的带领属下,相继前来归降于唐。
起初,北海一带的贼帅綦公顺带领他的三万人马攻打郡城,已经攻克了郡城的外郭,继续攻打子城。城中的粮食都吃光了,綦公顺自认为很快就可以攻克,因此没有设下防备。中过明经科的刘兰成募集一百余名城中的勇猛强壮之人攻打綦公顺,城中原有的士兵跟随他们一同攻打,綦公顺战败,抛弃了营地逃跑了,郡城得以保住。因此,郡中的长官与望族将城中的百姓划分为六个军,分别率领一军,刘兰成也率领一军。有一名姓宋的书佐,挑拨各军,说道:“刘兰成很得民心,必定不利于诸位,倒不如除掉他。”大家不忍心杀害刘兰成,只是夺取他的兵权移交给姓宋的书佐。刘兰成担心最终难逃一劫,于是逃走投靠綦公顺。綦公顺的军队高兴地欢呼,都想拥护他作为首领,刘兰成坚定地拒绝,因此任命他担任长史,军中的大事小情全听从刘兰成的。过了五十多天,刘兰成在军队中选拔出勇猛强健的一百五十人,前往夺取北海。距离北海城四十里的地方,留下十人,让他们多多割草,分成一百余堆;距离北海城二十里的时候,又留下二十人,让他们各自扛着大旗;在距离北海城五六里的地方,又留下了三十人,在险要的地方设下埋伏。刘兰成亲自率领十个人,半夜悄悄埋伏在距离北海城一里多的地方。其余八十人各自安排在方便行事的地方,约好听到鼓声立刻抢夺人畜,之后马上撤离,同时将草堆点燃。第二天清晨,城中观察远处并没有发现烟尘,于是纷纷出城打柴放牧。临近中午的时候,刘兰成率领十人直达城门,城上钲鼓乱敲。刘兰成的伏兵四下出击,劫夺了各种牲畜一千余头和那些打柴放牧的人之后撤离。刘兰成预计劫掠的人已经远离,又慢慢地返了回来。尽管城里发兵,可是因为担心会有伏兵,所以不敢急追。又见到前方有旌旗晃动、烟火升腾,更是不敢上前,于是退了回去。没过多久城中得知上次刘兰成带了很少的人到来,十分懊悔没能追下去。一个多月之后,刘兰成又策划攻打北海郡城,这次只带了二十人直接来到城门下。城中的人竞相出城追赶,走了不到十里,綦公顺带领大军突然出现。郡里的部队连忙回撤,綦公顺进军围攻郡城。刘兰成一发话招降,城中居民就纷纷出城投降。刘兰成抚慰老人儿童,礼待郡里的官员,看到姓宋的书佐,和从前一样不失礼节,还出资送他离境,城内外都没有遭到骚扰。
当时海陵贼帅臧君相得知綦公顺攻占北海的消息,带领他的五万兵力前来抢夺郡城。綦公顺的兵力很少,闻讯十分惊恐。刘兰成给綦公顺谋划道:“现在臧君相距离这里还很远,一定不会加强防备,请将军您火速行军攻打他的营地。”綦公顺接受了他的提议,亲自率领五千名勇敢的士兵,携带干粮,火速行军攻打臧君相。快要抵达的时候,刘兰成与二十名敢死士兵先行,在与臧君相营地相距五十里的地方,看到臧君相属下出外抢夺的人肩扛手提地朝营地走去,刘兰成与他的手下也背起粮食蔬菜、炊具,假装是出去抢夺的人,借机侦察敌情,掌握了对方的暗号和主将的姓名。黄昏时分,和对方并肩进入军营,背着东西在整个营地走了一遍,打探到敌军的虚实和夜里值更守卫的口令。因此就在空地上点火做饭,到了三更时分,忽然在主将的帐幕前一同抽刀乱砍,杀死一百余人,对方受了惊。綦公顺的大军也抵达,对敌军发动急攻,臧君相一个人逃走。綦公顺等俘获并杀死了数千人,收缴臧君相的军资粮食和兵器后回师。綦公顺的人马也因此而强盛起来。等到李密攻占洛口,綦公顺率领部下依附了李密。李密战败后,綦公顺也归降于唐。
隋末时各路豪强纷纷起兵,冠军司兵李袭誉劝谏西京留守阴世师发兵攻占永丰仓,发放仓中粮食赈济贫穷百姓,取出库房中的物品奖励将士,通知郡县,合力讨贼。但是阴世师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因此李袭誉请求前往山南募集士兵,阴世师同意了。皇上攻陷长安,自汉中将李袭誉召回长安,委任他担任太府少卿。乙未日,在宗正寺将李袭誉纳入天子宗族的名册。李袭誉,是李袭志的弟弟。
丙申日,朱粲入侵淅州,唐派太常卿郑元
带领一万步兵、骑兵前去进攻朱粲。
这个月,唐纳言窦抗被贬为左武候大将军。
十一月乙巳日,凉王李轨即皇帝位,将年号改为安乐。
戊申日,王轨献出滑州前来归顺。
薛仁果做太子的时候,和绝大部分将领存在矛盾。他即位为皇帝之后,大家心中猜忌不安。郝瑗因为薛举生病而痛哭不止,因此一病不起,国家的势力也自此逐渐衰败。秦王李世民抵达高墌,薛仁果派宗罗
率军抵抗。宗罗
数次挑衅,李世民都固守营垒没有出战。各位将领纷纷请战,李世民道:“我军刚刚打了败仗,士气衰败,对方依仗着获胜而骄傲,有看不起我们的意思,我们应该关闭营门耐心等待。他们骄傲我们奋进,可以一举将他们打败。”因此号令全军:“有谁敢再说作战的,杀无赦!”双方僵持了六十多天,薛仁果部队的粮食吃完了,将领梁胡郎等人分别率领自己的队伍前来归降。李世民掌握到薛仁果属下的将士都有叛离之心,因此下令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安营诱降薛仁果的属下。宗罗
掌握这个情况之后十分高兴,发动所有精锐攻打梁实,梁实坚守险要没有出战。军营之中没有水源,人马都好几天没有喝到水。宗罗
的进攻十分猛烈。李世民估算对方已经疲惫,因此对各位将领说:“可以作战了!”天快亮的时候,李世民命右武候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布阵。宗罗
集合兵力攻打庞玉,庞玉迎战,几乎坚持不住了,李世民率领大军出其不意在浅水原北面出现,宗罗
领军迎战。李世民带领数十名骁勇的骑兵率先冲进敌阵,唐军里应外合奋力战斗,喊杀声惊天动地。宗罗
的部队溃败,唐军杀死数千人。李世民带领两千余名骑兵追赶宗罗
,窦轨拉住马苦苦劝谏道:“薛仁果还占领着坚固的城池,尽管我们击败了宗罗
,但是不可以轻易冒进,我请求暂时按兵不动,察看一下薛仁果的行动。”李世民道:“这个问题我考虑很长时间了,如今我军获胜势如破竹,机不可失,舅舅就不要再说了!”因而出兵进军。薛仁果在城下布阵,李世民沿着泾河对着薛仁果的军营,薛仁果属下的悍将浑幹等人来到唐军阵前归降。薛仁果很害怕,率军入城拒守。天快要黑下来的时候,唐大军相继抵达,进而包围了城池。半夜,守城的人纷纷下城归降。薛仁果没有办法,己酉日,出城归降。唐获得薛仁果的一万余名精兵,五万名百姓。
各位将领纷纷赶来祝贺,顺便问道:“大王一战就取得胜利,骤然放弃步兵,也没有攻城的工具,轻骑径直来到城下,大家都觉得不能攻克城池,但是却很快获胜,这是什么缘故呢?”李世民道:“宗罗
的属下全是陇西的人,将帅骁勇,士兵剽悍。我只是攻其不备击败了他,并没有过多杀伤。要是迟迟没有追击,那么就会全都返回城中,薛仁果进行安慰之后再派他们出战,就难以取胜了;要是火速追击,那么就会逃散返回陇西。折墌城的防备本就不强,薛仁果胆子都被吓破了,没有时间策划,这就是我获胜的原因。”大家都心服口服。李世民将归降的将士全都交给薛仁果兄弟和宗罗
、翟长孙等人统帅,与他们一同狩猎,一点也不怀疑戒备。这些人敬畏李世民的威仪,又蒙受李世民的恩德,所以都愿意以死效劳。李世民听闻褚亮之名,寻访并找到了褚亮,对他十分礼遇,让他出任秦王府的文学。皇上派使者对李世民说:“薛举父子杀害我们许多士兵,一定要将他们的党羽尽数诛灭以告慰枉死的冤魂。”李密劝谏道:“薛举凶残,杀害无辜的人,这恰恰就是他灭亡的原因,陛下还怨恨什么呢?已经诚心归服的百姓,不能不加以抚慰。”因此下令将主要策划者杀掉,赦免了其他的人。
皇上派李密前往豳州恭迎秦王李世民。李密依仗自己谋略功名,看到皇上的时候尚且有傲慢之意。等到见到李世民,不由得惊服,私底下对殷开山说:“这实在是英主!若非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够平定战乱呢?”
颁布诏书委任员外散骑常侍姜谟担任秦州刺史,姜谟对地方百姓施恩与信义,强盗全部自首,官吏百姓安居乐业。
徐世
攻占了原本属于李密的地方,没有依附任何人。魏徵跟随李密来到长安,因此请求亲自招安山东一带,皇上任命他为秘书丞,搭乘驿站的传车前往黎阳,给徐世
送去书信,劝他赶快归降。徐世
因此决定朝西投靠唐,对长史阳翟人郭孝恪道:“这里的百姓以及土地,全是魏公所有。要是我上表将百姓土地都献出的话,就是借用主人的失败,作为自己的功绩求取富贵,我实在认为这么做是耻辱的。如今应该记录郡县的户口、士兵以及马匹的数目,汇报给魏公,由他亲自进献。”因此派出郭孝恪前往长安,还运送粮食提供给淮安王李神通。皇上听闻徐世
的使者抵达长安,并没有奉表,只有一封书信带给李密,感到十分奇怪。郭孝恪述说了徐世
的想法,皇上因此而感叹道:“徐世
不背弃道德,不贪求功劳,实在是淳朴的臣子!”于是赐他李姓。委任郭孝恪担任宋州刺史,命他与李世
筹谋治理虎牢以东一带,获得的州县,委托他选补官吏。
癸丑日,独孤怀恩在蒲反袭击尧君素。行军总管赵慈景娶了高祖的女儿桂阳公主为妻,被尧君素抓获,被杀之后将头颅挂在城外,以显示没有投降的想法。
癸亥日,秦王李世民抵达长安,在闹市斩杀薛仁果,赐予常达三百段帛。追赠刘感为平原郡公,谥号忠壮。在宫殿的庭院里庭杀死仵士政。由于张贵过于荒淫残暴,因此将其腰斩。皇上设宴款待慰劳将士,借机对群臣说:“各位共同拥护辅助我成就了帝王伟业,要是天下太平,可以一同享有富贵。要是王世充得志,各位哪里还能有子孙后代呢?就像薛仁果君臣,难道不可以作为前车之鉴吗?”己巳日,任命刘文静担任户部尚书,兼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恢复殷开山的爵位。
李密很长一段时间享受着骄贵的生活,自己又依仗着依附国家的功勋,朝廷给予他的待遇和他的期望不符,所以闷闷不乐。曾经遇到大朝会,李密作为光禄卿,应该进奉食物,他深以此为耻。退朝之后,就告诉给左武卫大将军王伯当。王伯当心中也有怨气,所以对李密说:“天下大事全都在您的掌握之中。现在东海公徐世身在黎阳,襄阳公身在罗口,黄河以南的兵马寥寥无几,怎么能够长时间这么下去?”李密十分高兴,所以对皇上献策道:“我空蒙荣宠,安坐京城,不曾回报国家。山东之众都是我以前的属下,请允许我前往山东招抚。依靠着国家的威势,取王世充就像拾取地上的草芥一样容易!”皇上也听说李密的旧部下大部分都不服从王世充,所以打算派他前去收服。群臣大都劝谏道:“李密狡猾易反,如今将他派往山东,就像将鱼放回水中,将虎放归山林,一定不会回来了!”皇上道:“帝王自有天命,并非小子能够取代的。要是他叛逃,就像用蒿子做的箭又射入蒿子里,没什么可惜的!如今让二贼彼此争斗,我们可以坐收渔利。”辛未日,派李密前往山东,劝诱他还没有依附的余部。李密请求让贾闰甫一起前往,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命李密与贾同甫一同登上御榻,赏赐他们食物,传着饮下卮中的酒说:“我们三人一起喝下这酒来表示同心。二位要建立功勋,不要违背我的心意。大丈夫答应他人一句话,就算是千金也无法更改。有人坚持反对兄弟前往,我用真心对兄弟,并非他人能够离间的。”李密、贾闰甫再三拜谢领命。皇上又委任王伯当作为李密的副手前往山东。
有五只大鸟聚集在乐寿,有数万只鸟跟从大鸟,过了一天才离去。窦建德觉得这是自己的吉祥之兆,于是将年号改为五凤。宗城有人获得玄圭进献给窦建德,宋正本与景城丞会稽人孔德绍都说:“这是上天赐予大禹的,请把国号改成夏。”窦建德采纳了他们的提议。任命宋正本担任纳言,孔德绍担任内史侍郎。
起初,王须拔劫掠幽州的时候,身中流箭而亡,他的部将魏刀兒接替他统领大军,攻占深泽,在冀、定之间劫掠,属下有十万人,自称为魏帝。窦建德假装与魏刀兒联合,魏刀兒因此放松了戒备,窦建德攻打并击败了他,因此围攻深泽。魏刀兒的属下将他捆绑归降,窦建德杀了魏刀兒,吞并了他全部力量。
易、定等州都归降了窦建德,只剩冀州刺史麹稜没有归降。麹稜的女婿崔履行,是崔暹的孙子,自称有绝妙的法术,可以让发动攻击的人自己战败,麹稜相信了他。崔履行要求守城的人全部坐下,不许轻易作战,说:“就算贼人登临城墙,你们也无需害怕,我能够让贼人将自己绑起来。”因此搭建土坛,到了晚上,登台作法,然后亲自穿上丧服,拄着竹竿登上北楼放声大哭。又命妇女爬上屋顶朝四方抖动裙子。窦建德攻势很猛,麹稜打算迎战,崔履行坚定地阻止他。没过多久城池陷落,崔履行还痛哭不已。窦建德看到麹稜说:“你真是忠臣!”对他十分礼遇,委任他担任内史令。
十二月壬申日,皇上颁布诏书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蒲州和黄河以北各府的兵马全都听他指挥。
癸酉日,西突厥曷娑那可汗自宇文化及处前来归降。
隋将领尧君素在河东戍守,皇上先后派出吕绍宗、韦义节、独孤怀恩前去征讨,但是都没能攻下。当时,城外的包围圈很严,攻势很急,尧君素做了一只木鹅,将表章置于鹅颈之中,详细地记述了当前形势,放进黄河。戍守河阳的人获得木鹅,送到东都。皇泰主看了之后不停地叹息,授予尧君素为金紫光禄大夫。庞玉、皇甫无逸自东都前来归降,皇上将他们都派到河东城下,对尧君素陈诉利害关系,尧君素不理会。又赐予尧君素金券,答应饶他不死。尧君素的妻子也来到城下,对他说:“隋王室已经覆灭了,您又何苦这样呢?”尧君素说:“天下大义,并非女人所能了解的!”说完弯弓射向妻子,妻子应声倒下。尧君素也清楚不可能守住,但是志在坚守而亡,每当谈及隋朝,没有一次不泪流满面的。他对将士们说:“我之前在晋王府就服侍主上,按照大义不能不去死。要是隋的大统永远断绝,天命另有归属,我会亲自砍下自己的头颅交给各位,随你们拿去换取富贵。如今城池仍旧十分坚固,仓库的储备也十分充裕,天下大事还难以预料,不许另生二心!”尧君素性格严谨贤明,擅长管理属下,属下没有敢背弃的。时间一久,仓库中的粮食吃光了,人就互相残食。又抓获外面的人,略微知道江都隋室倾覆。丙子日,尧君素身边的薛宗、李楚客将他杀害归降了唐军,将尧君素的头颅送到长安。之前尧君素派朝散大夫解县人王行本率领七百精兵在别处驻守,王行本听闻尧君素被杀的消息之后,想去救援已经太迟了,因此抓住杀害尧君素的人的党羽数百人,全部处死,又一次登城拒守。独孤怀恩领兵围攻。
丁丑日,隋襄平太守邓暠献出柳城、北平二郡前来归降于唐。朝廷任命邓暠出任营州总管。
辛巳日,太常卿郑元
在商州袭击朱粲,将他击败。
起初,宇文化及派使者招安罗艺,罗艺说:“我是隋臣!”并将宇文化及派来的使者杀死,给隋炀帝发丧,凭吊三天。窦建德、高开道各自派出使者招安罗艺,罗艺说:“窦建德、高开道,只不过是大贼而已!我听闻唐公已经将关中平定,人心慕化于他。这才能够成为我的主人,我打算依附他,要是谁敢阻拦,杀!”正巧张道源安抚山东,罗艺因此奉表,与渔阳、上谷等郡纷纷前来归降。癸未日,颁布诏书任命罗艺担任幽州总管。薛万均,是薛世雄的儿子,与弟弟薛万徹都因为机敏勇敢而得到罗艺的优待,颁布诏令任命薛万均担任上柱国、永安郡公,薛万徹担任车骑将军、武安县公。
窦建德攻陷冀州之后,势力越发壮大,又率领十万人入侵幽州。罗艺即将应战,薛万均道:“敌众我寡,出战的话必定失败。倒不如用老弱残兵背靠城堡临水布阵,对方肯定会渡水攻打我们。万均我请求部署百名精锐骑兵在城边设伏,等到他们一半渡河的时候攻击,定会获胜。”罗艺采纳了他的提议。窦建德果真率军渡河,薛万均阻击,打败窦建德。窦建德一直不能接近幽州城,因此分兵劫掠霍堡和雍奴等县。罗艺又阻击并击败了他。彼此攻战一百多天,窦建德还是无法攻陷幽州,因此返回乐寿。
罗艺得到隋通直谒者温彦博,任命他担任司马。罗艺献出幽州依附唐朝,温彦博赞同此事。唐颁布诏书任命温彦博担任幽州总管府长史,没过多久,又调任他担任中书侍郎。温彦博的哥哥温大雅,当时担任黄门侍郎,和温彦博同是皇上的亲近之臣,两人供职的衙门相对而居,当时的人都觉得这是极其荣耀的事。
唐任命西突厥曷娑那可汗为归义王。曷娑那进献大珍珠,皇上说:“珍珠的确是少见的宝物,但是我所珍视的是你的一片赤心,珍珠并没有用处。”最后归还了珠子。
乙酉日,皇上御驾驾临周氏陂,途径故墅。
当初,羌族豪强旁企地带领部落归顺薛举,等到薛仁果战败,旁企地前来归降于唐,留居长安。旁企地觉得很不高兴,又带领数千部下背叛,进入南山,自汉川出,所经之地烧杀抢掠。武候大将军庞玉袭击旁企地,但是被旁企地击败。旁企地来到始州,劫掠姓王的女子,二人一起喝醉了倒在野外。王氏抽出旁企地的佩刀,将旁企地的头颅割下送往梁州,旁企地的属下也就一哄而散了。皇上下诏赐封王氏尊号崇义夫人。
壬辰日,王世充带领三万人围攻谷州,唐谷州刺史任瓌抵抗并将王世充击退。
皇上命李密将麾下的军队分出一半留守华州,率领另外一半出关。长史张宝德在出行的那一半大军中,担心李密叛逃,自己受到牵连。因此呈递密封的奏章,说李密一定会叛离。于是皇上中途改变主意,又害怕李密会受到惊动,因此降下敕书安抚慰问,命李密将军队留下慢慢前进,一个人骑马入朝,另外安排节度。
李密抵达稠桑,收到敕书,对贾闰甫道:“敕书将我派往山东,又无缘无故召我回去,圣上曾经说过,‘有人坚持不希望你东去’,这种谗言发挥作用了。要是我现在返回的话,肯定难逃一死,倒不如攻打桃林县,获得县中的部队、粮食,朝北横渡黄河。等消息传到熊州,我们已经远离了。要是能够到达黎阳,大事必定成功,您意下如何?”贾闰甫说:“圣上对明公您很好,况且国家的李姓,与图谶相符,天下终究是要统一。明公您既然已经依附了,却又萌生了其他想法。任瓌、史万宝据守熊、谷二州,这件事早上发动,晚上他们的大军就能赶到,就算攻克桃林,又哪里有时间募集士兵,一旦被定性为叛逆,又有谁能容纳?我替明公您着想,倒不如暂时听从朝廷的命令做事,来表明本无二心,那些谗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到时您再想出关到山东去,可以慢慢考虑如何合适。”李密气愤地说:“唐将我和绛侯周勃、灌婴视为同列,不能割地封王,怎么能够忍受?何况他与我都与谶文相符。现在不杀我,任凭我朝东前进,足以说明王者不死。就算唐平定了关中地区,山东最终还是我的。老天爷给予的不拿,难道要白白送给别人!您,作为我的心腹,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要是不能同心,就杀了你然后继续前行!”贾闰甫流着眼泪说:“尽管明公您也与图谶相符,但是近来察看天道与人事,已经慢慢地改动了。如今海内分崩离析,每个人都想独断专行,强者称霸。明公您又开始奔走逃亡,谁又能听从您的安排调遣?何况自从杀了翟让之后,大家都说明公您忘恩负义,如今还有谁能将自己的大军交给您呢?他们一定会顾虑您是否会夺去兵权,要进行抵抗,一旦失势,哪里还会有立足之地呢?要是没有蒙受您的特殊恩遇,我又如何能够作如此真切坦诚、毫无顾忌的言论呢?希望明公您谨慎考虑一下,恐怕不会再有大的福分了。要是明公您能有安身之所,闰甫我又怎么能够贪生怕死呢?”李密非常愤怒,举刀就要砍向贾闰甫。王伯当等人极力劝阻,因此将贾闰甫放了。贾闰甫逃到熊州。王伯当也劝谏李密,觉得不能够起事,李密不听。于是王伯当说:“义士的志向,不会由于存亡而改变。您固执不听,伯当我与您一同死就是了,不过恐怕终究也是无用的。”
李密因此抓住使者,将他杀死。庚子日早上,李密欺骗桃林县官道:“我奉旨暂且折返京师,请求将家人寄居在县衙。”因此选拔数十名勇猛的士兵,穿上妇女的衣服,戴上面罩,将刀藏在裙子之下,假冒妻妾,李密亲自带着这些人进入县衙。没过多久,换了衣服突然出现,借机占领了县城。驱使县中居民,直奔南山,依靠险要朝东前行,派人骑马通知旧部将领伊州刺史襄城人张善相,要他出兵接应。
右翊卫将军史万宝在熊州镇守,对行军总管盛彦师道:“李密,是骁勇的贼寇,还有王伯当辅佐,现在决意反叛,几乎无法阻挡。”盛彦师笑着说:“请调动数千兵马阻截,肯定能够砍下李密的头颅。”史万宝说:“您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做到?”盛彦师说:“兵法崇尚使诈,不能讲给您听。”随即领兵翻越熊耳山,前往山南攻占要道,下令弓弩手在道路两旁的高处设伏,手持刀盾的士兵在溪谷设伏,命令道:“等到贼人过河过到一半的时候,一同攻击。”有人问:“听闻李密打算前往洛州,可您却进入山中,这是什么原因?”盛彦师说:“尽管李密宣称前往洛州,事实上是想趁人不注意,经过襄城投靠张善相。要是让贼寇进入谷口,我们在后面追击,山路艰险,难以施展力量,一个人殿后的话,就肯定无计可施。如今我们抢先一步进谷,肯定能够抓到他们。”
李密渡过陕州之后,觉得其余地方不值得担忧,因此率领众人缓慢前行,果真翻过山南出来。盛彦师发动袭击,李密的军队首尾中断了联系,彼此之间无法救援。因此杀死李密与王伯当,将他们的头颅送往长安。盛彦师由于立下功劳而被赐予葛国公爵位,依旧在熊州镇守。
李世
在黎阳,皇上派使者将李密的头颅拿给他看,将李密造反的情况告诉他。李世
向北伏地跪拜号啕大哭,上表请求为李密收葬,颁布诏书把李密的尸首送给李世
。李世
完全按照君臣之间的礼仪给李密服丧。置办了仪卫,全军身着丧服,将李密埋葬在黎阳山南。李密往日很得军心,很多人痛哭直至吐血。
隋右武卫大将军李景在北平戍守,高开道围攻北平,但是一年多也没能攻克。辽西太守邓暠率军支援,李景带领属下迁往柳城。后来打算返回幽州,在途中被强盗所杀。高开道因此攻占了北平,进而又攻取了渔阳郡,拥有几千匹马,将近万人的兵力,自称为燕王,将年号改为始兴,在渔阳设置都城。
怀戎的僧人高昙晟趁着县令设斋,许多百姓到来的时候,和五千名僧人胁迫参与斋会的人造反,将县令与镇守的将领杀害,自称为大乘皇帝,将尼姑静宣封为邪输皇后,将年号改为法轮。派人招安高开道,将高开道立为齐王。高开道带领五千人依附了高昙晟,几个月之后,又袭击并杀死高昙晟,吞并他的全部人马。
有些人触犯法律但是不足以判处死刑,皇上特别下令将他们杀了。监察御史李素立劝谏道:“法律,是王者与天下百姓一同遵守的。一旦动摇法律,人就会束手无策。陛下这才刚刚创立了大事业,怎么能够丢弃法律?臣下我愧为负责司法,不敢接受诏命。”皇上采纳了他的劝谏。自此李素立得到了特殊的优待,皇上下令相关部门授予他七品清要官。主管部门打算让他担任雍州司户,皇上说:“尽管这个官职属于枢要,但是不够清贵。”又改为秘书郎。皇上说:“虽然这个官职清贵,但是不掌管枢要。”因此提拔为侍御史。李素立,是李义深的曾孙。
皇上任命跳舞的胡人安比奴为散骑侍郎。礼部尚书李纲劝谏说:“古时候乐工不可和士人并列,就算是如同晋乐师子野、鲁乐师襄那样道德高尚的人,也全是世代不许更改所从事的行业。只有北齐末年将曹妙达封立为王,安马驹封为开府,只要是治理国家的人,都以此为鉴。如今天下刚刚平定,一同起义的功臣还都没能全都依功行赏,有才学的博学之士还在民间没有获得重用。反倒先提拔跳舞的胡人出任五品官员,让他为官佩印,在庙堂之上行走,这并非为后世做出典范的行为。”皇上没有听从,说:“我已经授予他官职了,没有办法再追回了。”
陈岳评论说:领受天命的君主,发布号令,要成为子孙后代的法则。一旦不符合常理,就会变成祸患的原因。如今高祖说“已经授予了,不能追回”,要是授予的正确,那么就可以不追;要是授予的错误,怎么就不能够追回呢?君主的规矩,不能不将“已经授予”当作鉴戒呀!
李轨的吏部尚书梁硕,很有智谋,李轨经常倚重他,将他当作出谋策划的主要人物。梁硕看到胡族各个部落逐渐强大,暗中劝谏李轨应该加强防守,由此和户部尚书安脩仁产生了间隙。李轨的儿子李仲琰曾经去拜访梁硕,梁硕并没有对他以礼相待,因此仲琰与安脩仁一同对李轨诋毁梁硕,诬蔑他密谋造反,李轨用毒酒毒杀了梁硕。有胡人巫师对李轨道:“上帝即将派玉女从天而降。”李轨信以为真,征调百姓修筑高台恭迎玉女,耗费许多财物和劳力。黄河西岸发生灾荒,人人相食,李轨拿出所有家财赈济灾民。但还是不够,打算分发粮仓中的粮食,召来群臣商讨。曹珍等人都说:“国家以百姓作为根本,怎么能够吝惜粮仓中的粮食而眼睁睁看百姓饿死呢?”谢统师等人全是隋朝的故官,心中始终不服,偷偷地与诸胡结为同盟,排斥打压李轨的旧部下,因此骂曹珍道:“百姓饿死的那是由于自己羸弱,强健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饿死。国家粮仓之中的粮食是用来提防意外发生的,怎么能够用来喂养那些瘦弱的人呢?仆射若是想讨好人情,不替国家考虑,就不是忠臣。”李轨认为谢统师说得很对,从此百姓官员都萌生了离心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