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著雍摄提格(公元618年)正月,尽七月,不满一年。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上
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
春季正月丁未朔日,隋恭帝诏令唐王可以佩带宝剑穿鞋上殿,朝见行礼时不必呼名。
唐王攻克长安之后,就以公函通知各郡县,于是东起商洛,南到巴、蜀,各地的郡县长官以及盗贼首领、氐羌酋长,纷纷派子弟入朝谒见唐王,请求归顺,有关部门每天都要回复数以百计的信函。
王世充统领东都的兵马,在洛水之北攻打李密的军队,将他们打败,于是驻扎在巩县北。辛酉日,王世充命令各军各自建造浮桥,渡过洛水去攻打李密,先搭好桥的军队先进攻,因此各军前后不一致。虎贲郎将王辩攻破李密军的外层营墙,李密营中惊扰混乱,将要溃败。但是王世充并不了解这一情况,鸣金收兵。李密乘机率领敢死兵士进攻,王世充的军队大败,士兵争相过桥,因此在洛水溺死的有一万多人。王辩战亡,王世充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洛北各军全部崩溃。王世充不敢返回东都,领兵向北退走河阳。当天夜里,刮大风下大雨,士兵渡河时浑身上下都打湿了,一路上冻死的人以万计数。王世充只与数千人到达河阳,然后把自己关进监狱,请求治罪,隋越王杨侗派人赦免了他,召他返回东都,赐给他金钱、锦缎、美女,来安慰他。王世充聚合逃散的旧部,得到一万多人,屯守在含嘉城,不敢再出战。
李密乘胜进兵占据金墉城,修整金墉城的城门、城堞以及房屋,驻军城内,战鼓的声音可以传到东都。不久,李密拥有兵士三十万,在北邙排布阵势,南边逼近东都的上春门。乙丑日,隋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率领军队抵御李密。段达一看到李密军势强盛,心中畏惧,率先逃回城中。李密派兵追击,隋朝的军队于是溃败,韦津战死。于是隋偃师、柏谷及河阳都尉独孤武都、检校河内郡丞柳燮、职方郎柳续等人都率领部下向李密投降。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都派使者奉表劝说李密称帝,李密的僚属裴仁基等也上表请求他登基。李密回答:“东都没有平定,还不能谈论这件事。”
戊辰日,唐王任命世子李建成担任左元帅,秦公李世民担任右元帅,带领各路军队十多万人救援东都。
东都粮食匮乏,隋太府卿元文都等人招募守城而不领公粮的人,授予二品散官,于是手持象牙笏板上朝的商人不可胜数。
二月己卯日,唐王派太常卿郑元
领兵从商洛出兵,攻取南阳。派左领军府司马安陆人马元规攻取安陆及荆州、襄州。
李密派房彦藻、郑颋等人向东出发前往黎阳,分别招慰各州县。李密任命梁郡太守杨汪为上柱国、宋州总管,又给他写亲笔信道:“从前在雍丘时,虽然您奉命追捕我,但是齐桓公不计较管仲的射钩之仇反而让他当宰相,晋文公不怨恨被寺人披追杀时斩断衣袂,我不敢和他们相比,但是愿意效法他们的做法。”杨汪派使者与李密联系,李密也极尽笼络。房彦藻写信给窦建德,让他来见李密。窦建德回信,言辞谦卑,又送来厚礼,却以罗艺南侵,请求保卫北方边界为由推托,不去见李密。房彦藻回来,走到卫州,贼兵首领王德仁截击并杀了他。王德仁拥有徒众数万人,占据林虑山,四出抄袭劫掠,成为附近几个州县的祸患。
三月己酉日,唐王任命齐公李元吉担任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都督十五郡诸军事,听任他随机行事。
隋炀帝到达江都,更加荒淫,在宫中修建了一百多间房屋,每个房间的摆设都极尽豪华,有美女居住,每天由一房的美女作主人。江都郡丞赵元楷负责提供酒菜,炀帝与萧皇后以及宠妃们依次到每个房间饮酒作乐,炀帝酒杯不离口,随行的一千多名美女,也时常喝醉。但是炀帝看到天下危乱,内心也忧虑不安,下朝后经常头戴幅巾,身穿短衣,手拿拐杖,走遍行宫的楼台馆舍,一直到夜晚才止步,不停地观赏四周的景色,害怕没有看够。
炀帝通晓占卜术,喜欢说吴语。经常在半夜设置酒食,抬头看星象,对萧皇后说:“外面有不少打我主意的人,但是我不失为长城公,你也不失为沈后,姑且一起畅饮吧!”然后倒满酒杯,喝得大醉。还曾经拿着镜子照自己,回头对萧皇后说:“好一个头颅,当由谁斩下来呢?”萧皇后吃惊地问他为什么这样说,炀帝笑着说:“贵贱苦乐,本就是循环更替的,还有什么可伤感的?”
炀帝看到中原已经大乱,不想回到北方,想要在丹阳建都,据守保卫江东,命令群臣在朝堂上讨论迁都之事。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都认为很好。右候卫大将军李才极力反对,请炀帝返回长安,并与虞世基争论得非常激烈,且中途离开。门下录事衡水人李桐客说:“江东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地势险要,地域狭小,对内要补给朝廷,对外要供奉三军,百姓负荷不了,恐怕最后也会起来造反。”御史弹劾李桐客非议朝政。于是公卿都曲意阿比炀帝的心意说:“江东百姓仰望陛下已经很久,陛下能来江东,抚慰治理百姓,这是大禹一样的作为。”于是炀帝下令修造丹杨宫,打算迁都丹杨。
这时江都的粮食已经吃完,跟随炀帝南来的骁果大多是关中人,他们长期在外,心怀故乡,看到炀帝没有回长安的打算,大多谋划叛逃回乡。郎将窦贤便率领部下向西逃走,炀帝派骑兵追赶,把他杀了,但是仍然不能禁止骁果逃跑,炀帝因此十分忧虑。虎贲郎将扶风人司马德戡平时就很得炀帝宠信,炀帝派他率领骁果驻扎在东城,司马德戡与平时交好的虎贲郎将元礼、直裴虔通商量说:“如今骁果人人想要逃跑,我想要报告,恐怕先被杀头;不说的话,一旦事情发生了,也不免被灭族,应该怎么办呢?又听说关内沦陷,李孝常献出华阴叛变,皇帝囚禁了他的两个弟弟,准备杀掉。我们这些人的家属都在西边,哪能不担忧呢?”元、裴二人都惊慌恐惧,问:“事情既然如此,应该如何打算呢?”司马德戡说:“倘若骁果逃亡,我们不如同他们一齐逃跑。”元、裴二人都说:“好主意!”于是相互招引同党,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勋侍杨士览等人都与他们同谋,早晚聚在一起,在大庭广众之下商议叛变的计划,毫无顾忌。有一位宫女报告萧皇后说:“外面人人想要造反。”萧皇后说:“就由你去报告吧。”宫女便对炀帝汇报情况,炀帝非常生气,认为这不是宫女应该说的话,就杀了这个宫女。后来又有宫人向萧皇后报告,萧皇后说:“天下事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办法挽救了,说了又有什么用?只是徒增皇帝的担忧罢了!”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说起外面的情况。
赵行枢与将作少监宇文智及一向很亲厚,杨士览,是宇文智及的外甥,赵、杨二人把他们的谋划告知宇文智及,宇文智及非常高兴。司马德戡等人约定在三月月圆那天结伴向西逃遁,宇文智及说:“虽然皇上无道,但是威令尚在,你们逃跑,正与窦贤自寻死路是一样的。现今实在是上天要灭亡隋朝,英雄并起,具有相同谋反心思的已有数万人,借此机会起大事,正是帝王的功业。”司马德戡等人赞同他的意见。赵行枢、薛世良都推举宇文智及的兄长右屯卫将军许公宇文化及为首领,已经缔结盟约,才告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为人驽钝怯弱,听说此事后,吓得脸色都变了,直冒冷汗,不久还是听从了众人的安排。
司马德戡派许弘仁、张恺进入备身府,对认识的人说:“陛下听说骁果想要叛变,便酿造了很多毒酒,打算利用酒宴,把他们毒死,只与南方人留在这里。”骁果人人恐慌,互相转告,叛变的计划加速了。乙卯日,司马德戡招集所有骁果军吏,宣谕他们应该如何行事,军吏们都说:“全听将军的命令!”这一天,一整天都风沙弥漫,天昏地暗。黄昏时分,司马德戡盗取御用的军马,暗中磨快了武器。这天晚上,元礼、裴虔通在直值夜,专门负责殿内事宜。唐奉义负责关闭城门,与裴虔通等约定好,各个门都关上而不上锁。到了三更时分,司马德戡在东城聚集数万人马,点火做信号与城外相呼应。炀帝看到火光,又听到宫外的喧哗声,问左右发生了什么事。裴虔通回答说:“草坊失火,外面的那些人在救火呢。”当时宫廷内外已经隔绝,炀帝相信了他的话。宇文智及与孟秉在宫城外面聚集了一千多人,劫持了巡夜的候卫虎贲冯普乐,分配兵力分别守住各街道。燕王杨倓察觉有异,当夜穿过芳林门边的水闸入宫,到了玄武门,诈称:“我突然中风,马上就要死了,请让我当面向皇上辞别。”裴虔通等人不通报,并把杨倓抓住关了起来。丙辰日,天还没有亮,司马德戡交给裴虔通兵马,来代替各门的卫士。裴虔通从宫门带领数百名骑兵来到成象殿,值宿卫士高呼有贼。于是裴虔通又返回关闭各门,只打开东门,逼迫殿内的宿卫离开殿内,宿卫都放下武器散走。右屯卫将军独孤盛对裴虔通说:“天子在这里,你们竟然敢逞凶!”裴虔通说:“这是形势所逼,不关将军的事,请您不要轻举妄动!”独孤盛大骂:“老贼,怎敢说这种话?”顾不上披上铠甲,就与身边十几个卫兵一起抵抗,被乱兵杀死。独孤盛,是独孤楷的弟弟。千牛独孤开远带领数百殿内兵来到玄览门,叩门说:“武器完备,足以打败贼人。陛下如果能亲自指挥作战,人情自然安定;否则的话,祸事就在眼前!”竟然没有人应声,军士慢慢散去。叛变者抓到独孤开远,又被他的忠义行为所感动而释放了他。起初,炀帝挑选勇猛矫健的官奴数百名安排在玄武门,称他们“给使”,用来预防突发之变,对他们待遇优厚,甚至把宫女赏赐给他们。司宫魏氏是炀帝的亲信,宇文化及等人结交魏氏为内应。这一天,魏氏假称圣旨听任全体给使出宫,导致仓促之间玄武门没有一个给使在场。
司马德戡等人带领士兵从玄武门进入宫城,炀帝听到叛变,换了衣服逃到西。裴虔通与元礼进兵推撞左门,魏氏打开门,乱兵于是进入永巷,问:“陛下在哪里?”有位美人出来,指出了炀帝的所在。校尉令狐行达拔刀径直进去,炀帝把头探出窗外对令狐行达说:“你要杀我吗?”令狐行达回答说:“我不敢,只不过想要侍奉陛下西还长安罢了。”说完扶着炀帝下
。裴虔通,本来是炀帝还是晋王时的亲信左右,炀帝见到他,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旧部吗?有什么怨恨使你谋反?”裴虔通回答说:“我不敢谋反,但是将士想要返回故乡,我不过是想侍奉陛下返回京师罢了。”炀帝说:“我正打算回去,只是因为长江上游的运米船没有到,如今和你们一起回去吧!”裴虔通于是布置军队守住炀帝。
第二天早上,孟秉派武装骑兵迎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浑身战栗,说不出话来,有人来谒见,他只会低头骑在马上连称“罪过”。宇文化及来到宫城门前,司马德戡亲自迎接,把他引入朝堂,号称丞相。裴虔通对炀帝说:“百官全在朝堂,陛下需要亲自出去慰劳。”送上自己随从的马匹,逼炀帝上马,炀帝嫌弃他的马鞍笼头破旧,换上了新的,炀帝这才上马。裴虔通手执马缰绳,夹着刀,出了宫城门,贼徒欢喜呼叫响动天地。宇文化及扬言说:“何必带这家伙出来,赶快把他拉出去结果了。”炀帝问:“虞世基在哪里?”贼党马文举说:“已经砍头了!”于是将炀帝带回寝殿,裴虔通、司马德戡等人拔刀站在旁边。炀帝感叹地说:“我有什么罪,被你们如此对待?”马文举说:“陛下离弃宗庙不顾,不停地巡游,频繁对外征战,对内极尽奢侈淫乱,导致强壮的男人都死在刀箭之下,妇幼弱者死在沟壑之中,百姓失业,盗贼蜂拥而起。陛下一心任用奸佞谄媚的小人,粉饰太平,拒不纳谏,怎能说无罪呢?”炀帝说:“我实在有负于百姓。至于你们这些人,荣华富贵都到了极点,怎么还这样?今天的事情,谁是主谋?”司马德戡说:“全天下的人都怨恨,哪里只有一个人?”宇文化及又派封德彝清算炀帝的罪过,炀帝说:“你是读书人,怎么也做这种事?”封德彝十分羞愧,退了下去。炀帝的爱子赵王杨杲只有十二岁,站在炀帝旁边,不停地大哭,裴虔通把他杀了,鲜血溅到炀帝的衣服上。叛贼要杀炀帝,炀帝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对天子动刀?把鸩酒取来!”马文举等人不同意,使令狐行达按着炀帝坐下。炀帝亲自解下练巾交给令狐行达,令狐行达就用练巾绞杀了炀帝。起初,炀帝预料自己终究会有遇难的一天,经常用罂瓶储藏毒酒带在身边,对宠幸的各位美女说:“倘若贼人到了,你们应先喝毒药,然后我喝。”等到祸事真的来到,找人拿毒酒时,左右的人都逃掉了,竟然不能获得。萧皇后和宫女撤下漆床板,做成小棺材,把炀帝和赵王杨杲一起停柩在西院流珠堂。
炀帝每次巡游,经常带着蜀王杨秀随行。蜀王杨秀被囚禁在骁果营中。宇文化及弑杀炀帝,想要奉杨秀为帝,众人商议以为不可,于是杀了杨秀以及他的七个儿子。又杀了齐王杨暕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燕王杨倓,隋朝的宗室、外戚,不分老幼一律诛杀。只有秦王杨浩平常与宇文智及有来往,宇文智及设法保全了他。齐王杨暕素来不得炀帝的宠爱,父子间总是相互猜忌。炀帝听闻叛乱,对萧皇后说:“难道不是阿孩干得好事?”宇文化及派人到杨暕的府中杀人,杨暕认为是炀帝下令来逮捕他,还说:“诏使且慢杀我,我没有辜负国家!”叛贼把他拉到街上,杀了他,杨暕到死也不知道是谁要杀他,父子之间至死也没能互相了解。叛贼又杀了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千牛宇文皛、梁公萧钜等人及他们的儿子。萧钜,是萧琮弟弟的儿子。
即将发难的时候,江阳县长张惠绍飞驰报告裴蕴,裴蕴与张惠绍商量假称圣旨调江都城外的军队抓捕宇文化及等人,叩开城门援救炀帝。二人议定之后,派人报告虞世基,虞世基怀疑告反的消息不真实,压下他们的建议没有同意。不久,叛乱发生,裴蕴叹息地说:“与播郎谋商,竟然误了事!”虞世基的同宗人虞伋对虞世基的儿子符玺郎虞熙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我准备送你过长江到南边避难,同他们死守有什么用处?”虞熙说:“离弃父亲背叛君主,又能到哪里求生呢?感谢您的关怀,从此永别了!”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抱着他大声哭泣,请求代替他赴死,宇文化及没有同意。黄门侍郎裴矩知道一定会发生叛乱,所以对待做贱役的人也非常优厚,又建议为骁果娶妻。等到叛乱发生之后,叛贼都说:“不是裴黄门的罪过。”不久,宇文化及到了,裴矩迎到马前行礼,因此得以幸免。宇文化及因为苏威不参与朝政,也赦免了他。苏威的名声、地位一向显赫,去宇文化及那里当了参谋,宇文化及招集众人来见他,对他格外礼遇。百官都到朝堂恭贺宇文化及,只有给事郎许善心没有来。许弘仁骑马跑去对他说:“天子已经驾崩了,宇文将军掌管朝政,满朝文武都聚集在朝堂。天道人事自有它更替终结的道理,这与叔叔您有什么关系,何必如此徘徊犹豫?”许善心非常愤怒,不肯去。弘仁回身上马,流着眼泪走了。宇文化及派人去许善心的家中把他抓到朝堂上,不久又把他释放。许善心没有向宇文化及行帝王之礼就走出了朝堂,宇文化及愤怒地说:“这人怀恨太深!”重新下令把许善心抓回朝堂杀死。许善心的母亲范氏已经九十二岁了,抚摸着灵柩,却没有哭泣,说:“能为国难而死,真是我的儿子!”于是躺卧绝食,十多天后去世。唐王李渊入关时,张季珣的弟弟张仲琰担任上洛令,率领部下、百姓占据城池抗拒,部下把他杀死,向唐王投降。宇文化及叛乱,仲琰的弟弟张琮担任千牛左右,宇文化及把他杀了,兄弟三人都死于国难,令当时的人羞愧难当。
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统管百官。以炀帝皇后的命令立秦王杨浩为帝,让他住在别宫,只让他签署发布敕令、诏书而已,仍然派兵监守。宇文化及任命弟弟宇文智及担任左仆射,宇文士及担任内史令,裴矩担任右仆射。
乙卯日,改封秦公李世民为赵公。
戊辰日,隋恭帝诏令以十个郡增加唐国的辖区,仍然让唐王担任相国,统管百官,唐国可以设置丞相以下的官阶,又加唐王九锡。唐王对手下的属僚说:“这是阿谀谄媚的人做的事。我掌握大政却给自己加优宠和九锡,可以吗?倘若一定要遵循魏、晋的规矩,他们都善于表面文饰,欺骗上天,蒙蔽下民。考察实情,他们的作为赶不上春秋时的五霸,却追求超过禹、汤、文三王的名声,这样的事情是我经常鄙视的,私下认为这样做很可耻。”也有人说:“历朝都这么做,怎么可以废弃呢?”唐王说:“尧、舜、汤、武,各自因为自己的时机,采取不同方式登上王位,但都是用他们最大的诚心,上顺应天意,下顺应民情,没听说夏朝、商代末期一定要效法唐、虞的禅位。如果少帝有智慧,一定不肯做;如果少帝没有智慧,自己要掌权却又假意推让,这是我平生不愿意做的事情。”唐王只是把丞相府改为相国府,至于九锡之类的特殊礼仪,则退还给负责的官署。
宇文化及派左武卫将军陈稜担任江都太守,统管留守事宜。壬申日,命令内外戒严,声称要返回长安。皇后和六宫都依照旧制作为御营,营房前另外立帐,宇文化及在里面处理事务,仪仗与侍卫的人数,全都比照皇帝的规模。他们抢夺江都人的船只,取道彭城水路向西行进。宇文化及因为折冲郎将沈光勇猛,派他统领给使营在禁内巡守。走到显福宫时,虎贲郎将麦孟才、虎牙郎钱杰与沈光谋划:“我们都蒙受先帝极大的恩惠,如今低头为仇人办事,接受他驱使指挥,有什么脸面苟且活命!我一定要杀掉他,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沈光流着眼泪说:“这正是我对将军的期望!”于是麦孟才联合与他有恩惠有交情的人,率领数千名部下,约定早晨起来准备出发时袭击宇文化及。消息泄漏,宇文化及与心腹趁夜色逃到御营外面,派人通知司马德戡等人,命令他们出兵讨伐麦孟才等人。沈光听闻营中喧哗,明白事情被发觉,就立刻袭击宇文化及的营帐,结果扑了个空,一无所获,遇到内史侍郎元敏,就列数他的罪状,把他杀了。司马德戡率领军队进入营中,将沈光一行围住,杀了沈光,沈光手下的数百人全都战斗到死,没有一人投降。麦孟才也战死。麦孟才,是麦铁杖的儿子。
武康人沈法兴,家中世代都是郡中有名望的大族,宗族有几千家。沈法兴担任吴兴太守,听闻宇文化及弑君谋逆,于是出兵,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等到行进到乌程时,已经获得六万精兵,于是攻打余杭、毗陵、丹杨,全部攻克,占据了长江以南十多个郡。沈法兴自称江南道大总管,依照旧制设置百官。
陈国公窦抗,是唐王妃子的兄长。炀帝派他到灵武一带巡行长城。听闻唐王平定了关中,癸酉日,率领灵武、盐川几个郡前来归降唐王。
夏季四月,稽胡寇略富平,唐将军王师仁击败了他们。又有五万多稽胡寇略宜春,唐王相国府谘议参军窦轨率领军队讨伐,在黄钦山展开激战。稽胡登高纵火,官军稍微退却。窦轨斩杀十四名部将,提拔队中的小校代替他们,领兵再次作战。窦轨亲自率领几百名骑兵在军队后面,下令说:“听到鼓声而不前进的,我们就从后面杀了他!”不一会儿,敲响战鼓,将士争先冲向敌人,稽胡射箭也不能阻止。于是大败稽胡,虏获男女两万人。
唐王世子李建成等人到了东都,屯军在芳华苑。东都城的守军紧闭城门不出战,唐军派人招谕,也不回应。李密出兵与唐军相争,略微交战,就各自引兵退去。东都城中有很多人想要给唐军做内应,赵公李世民说:“我们刚刚平定关中,根基还不牢固,孤军深入,即使夺取了东都,也守不住。”于是没有接受城中人的建议。戊寅日,率领军队返回关中。李世民说:“城里的守军看到我们撤退,一定会追来。”于是在三王陵埋伏了三支伏兵等待追兵。段达果然带领一万多人追来,遇到埋伏,被打败了。李世民追击败军,直抵东都城下,斩杀了四千多人。于是设置了新安、宜阳二郡,派行军总管史万宝、盛彦师驻守宜阳,吕绍宗、任瓌领兵镇守新安,然后回师。
起初,五原通守栎阳人张长逊由于中原大乱,举郡依附突厥,突厥封他为割利特勒。郝瑗劝说薛举,让他与梁师都以及突厥合力攻打长安,薛举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启民可汗的儿子咄苾号称莫贺咄设,在对着五原的北面设置牙帐驻军,薛举派使者与莫贺咄设协商入侵长安,莫贺咄设表示赞同。唐王派都水监宇文歆贿赂莫贺咄设,并且向他说明利害关系,阻止他出兵,又劝说莫贺咄设派张长逊入朝,把五原郡归属中国,莫贺咄设全都应允了。己卯日,武都、宕渠、五原等郡全都投降,唐王就任命张长逊担任五原太守。张长逊又写伪诏给莫贺咄设,表示已经知道他的阴谋。莫贺咄设于是拒绝了薛举、梁师都等人的邀请,不接纳他们派来的使者。
戊戌日,唐世子李建成等返回长安。
东都隋廷的号令不能行于城门之外,百姓没有坚定的意志,朝议郎段世弘等人密谋响应李建成等率领的西军。恰逢李建成率领军队返回,便派人联络李密,约定在己亥日夜里迎接李密的军队入城。后来事情被发觉,隋越王杨侗命令王世充征讨诛杀段世弘等人。李密听闻城内已经安定,便回去了。
宇文化及拥有十多万人,占有六宫,生活奢靡程度与隋炀帝相同。常常像帝王一样面朝南坐在营帐中,有人来奏报事情,他沉默不语。等离开牙门,才取出上报的启、状与唐奉义、牛方裕、薛世良、张恺等人商议决定。把少主杨浩交给尚书省,命令十几名卫士看守,派令史来传达他的诏命,百官不再上朝参政。到了彭城,水路不通,又抢夺百姓的两千辆牛车,用来运载宫人和珍宝。至于长枪、铠甲等武器装备,全由士兵背负着行走,因为路途遥远,士兵们疲惫不堪,开始不满。司马德戡私下对赵行枢说:“您真是犯了大错,误了我!如今平定乱世,一定要依靠杰出而有才能的人。宇文化及没有才能又昏庸,身边围着一群小人,一定会让事情失败,应该怎么办?”赵行枢说:“权力在我们这些人手中,将他废掉又有什么难的?”起初,宇文化及掌政之后,便赐司马德戡温国公的爵位,加封光禄大夫。派司马德戡专权统领骁果,又从心里忌惮他。过了几天,宇文化及布置诸将分别统领军队,任命司马德戡担任礼部尚书,表面上是升官,实际上夺走了他的兵权。司马德戡因此愤恨不平,将得到的赏赐,全部用来贿赂宇文智及。宇文智及为他说情,才派他统领一万多后备军殿后。于是,司马德戡、赵行枢与将领李本、尹正卿、宇文导师等人商谋,打算用后备军队袭击并杀死宇文化及,另立司马德戡为主。派人告知孟海公,想要联结他做外援,拖延着没有行动而等待孟海公的消息。许弘仁、张恺得知了他们的阴谋,向宇文化及报告。宇文化及派宇文士及假装打猎,来到后备军营,司马德戡不知道事情已泄漏,出营迎接,宇文士及趁机逮捕他。宇文化及谴责司马德戡道:“我与阁下一同努力平定海内,冒着生命的风险。现在事情刚刚成功,正想要同享富贵,阁下又为什么要造反呢?”司马德戡说:“本来我们杀掉昏君,就是因为受不了他的暴虐淫乱。如今推立足下,反而比昏君更加淫乱暴戾。我迫于人心,实在是不得已。”宇文化及将司马德戡绞杀,又杀了他的十几名同党。孟海公畏惧宇文化及的强势,率领部下准备了牛和酒迎接他。李密占领了巩洛对抗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不能向西行进,于是率领队伍向东郡进发,东郡通守王轨以城归降。
辛丑日,李密的将领井陉人王君廓率领部众来降。王君廓原本是群盗中的一员,拥有数千人,与贼头韦宝、邓豹会师驻扎在虞乡,唐王与李密都派人前去招降他们。韦宝、邓豹想要跟随唐王,王君廓假装赞同他们,乘他们不备,袭击并打败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辎重,投奔李密。李密不礼遇他,他又投降唐王,唐王封他为上柱国,代理河内太守。
萧铣即皇帝位,设置百官,全部仿造梁朝的制度。追谥他的叔父萧琮为孝靖皇帝,祖父萧岩为河间忠烈王,父亲萧璿为文宪王,并把董景珍等七位功臣也封为王。派宋王杨道生攻打南郡,攻克,把都城迁到江陵,修整园林宗庙。任用岑文本担任中书侍郎,派他典掌诏令文书,将机密委任给他。又派鲁王张绣攻取岭南,隋朝将领张镇周、王仁寿等人抗拒。不久听闻炀帝被弑,就都向萧铣投降了。钦州刺史宁长真也献出郁林、始安归附萧铣。汉阳太守冯盎献出苍梧、高凉、珠崖、番禺地区归附林士弘。萧铣、林士弘分别派使者招降交趾太守丘和,丘和不肯归降。萧铣派宁长真统领岭南的军队从海路攻打丘和,丘和打算出城迎接,司法书佐高士廉劝谏说:“长真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他们孤军深入,远道而来,不能耐久,我们城里的精兵足以抵抗敌人,怎能听到风声就受制于人呢?”丘和听从他的劝说,任命高士廉为军司马,统领水陆各军迎击,把宁长真打败,宁长真仅只身逃脱,他的部下全部被俘。不久有骁果从江都来到交趾,听说了隋炀帝的死讯,也就举郡归附萧铣了。高士廉,是高劢的儿子。
始安郡丞李袭志,是李迁哲的孙子。隋末时,他拿出自己的全部家财,征召获得三千士兵,来保卫郡城。萧铣、林士弘、曹武徹轮流攻打始安,都没有攻克。李袭志听闻隋炀帝遇弑,率领官吏百姓临城防守了三天。有人劝告李袭志说:“您是中州的贵族,长期统治始安郡,不管是华夏人还是夷族,都对您心悦诚服。如今隋朝无主,四海之内动乱不安,凭借您的威信德行,号令岭南,可以轻易成就尉佗那样的事业。”李袭志非常生气,说:“我家世代忠贞,没有二心,如今炀帝虽然被弑,但是隋朝的宗庙社稷还在,尉佗作乱僭越,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想要斩杀劝说的人,众人于是不敢再说这样的话。李袭志坚守了两年,外面没有救援的军队,城池失陷,李袭志被萧铣擒获,萧铣任用他为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于是东自九江,西到三峡,南到交趾,北到汉川,都被萧铣占据,萧铣有四十万能参战的士兵。
炀帝的死讯传到长安,唐王哭得很伤心,说:“我北面称臣侍奉君王,君主失道却不能挽救,岂能不哀痛悲伤?”
五月,山南抚慰使马元规在冠军攻打朱粲,将他打败。
王德仁杀了房彦藻之后,李密派徐世讨伐他。王德仁兵败,甲寅日,王德仁与武安通守袁子幹前来归降,诏令王德仁担任邺郡太守。
戊午日,隋恭帝禅位给唐,退居代邸。甲子日,唐王在太极殿即皇帝位,派刑部尚书萧造在南郊祭告天地,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武德。废除郡制,设立州制,改太守为刺史。推算五行的运行,属土德,以黄色为尊。
隋炀帝的死讯传到东都,戊辰日,留守东都的隋朝官员拥立越王杨侗即皇帝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皇泰。当时在朝堂宣读圣旨,按时应鸣金击鼓,公私都以当天为守丧两周年除去丧服的大祥日。给死去的皇帝定谥号为明皇帝,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为成皇帝,庙号世宗。尊奉生母刘良娣为皇太后。任命段达为纳言、陈国公,王世充为纳言、郑国公,元文都为内史令、鲁国公,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杞国公,又任命卢楚为内史令,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共同执掌朝政,当时人称“七贵”。皇泰主杨侗眉眼如画,宽厚仁慈,仪容风度矜持庄重。
辛未日,突厥始毕可汗派骨咄禄特勒前来聘问,在太极殿设宴款待他,奏宴乐、清商、西凉等九部乐助兴。当时中原避乱的人很多逃入突厥,突厥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至吐谷浑、高昌,各国向突厥臣服,突厥有一百多万士兵。唐高祖因为起事之初曾借助于突厥兵马,所以前后给突厥的馈赠不可胜数。突厥自恃功劳,傲慢无礼,每次派使者到长安,大多都横行无礼,但是高祖总是优待、容忍他们。
壬申日,下令裴寂、刘文静等人修订律令。设置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生,共有三百多人,各郡县学校也各自招收学生。
六月甲戌朔日,任命赵公李世民担任尚书令,黄台公李瑗担任刑部侍郎,相国府长史裴寂担任右仆射、知政事,司马刘文静担任纳言,司录窦威担任内史令,李纲担任礼部尚书、参掌选事,掾殷开山担任吏部侍郎,属赵慈景担任兵部侍郎,韦义节担任礼部侍郎,主簿陈叔达、博陵人崔民幹都担任黄门侍郎,唐俭担任内史侍郎,录事参军裴晞担任尚书左丞。任命隋民部尚书萧瑀担任内史令,礼部尚书窦琎担任户部尚书,蒋公屈突通担任兵部尚书,长安令独孤怀恩担任工部尚书。李瑗,是唐高祖的侄子。独孤怀恩,是唐高祖舅舅的儿子。
唐高祖对待裴寂格外优厚,群臣无人能与他相比,赏赐给裴寂的服饰和玩赏的物品,不计其数。还命尚书奉御每天将御膳赐给裴寂。上朝时,一定让他与自己坐在一起;入
时,一定邀请他到内室。他说的话没有不听的,称他旧官名“裴监”而不称名。唐高祖把各种政务委托给萧瑀,事情无论大小,没有不在萧瑀掌握之中的。萧瑀也竭心尽力,改正违失,举发过错,人们都畏惧他,诽谤他的人也很多,但他始终不为自己申辩。高祖曾经下达命令而内史没有依时宣布施行,高祖责备内史做事缓慢,萧瑀回答说:“大业时期,内史宣布命令,有时前后相违背,主管部门不知如何办理,只好把容易施行的放在前面,难以施行的放在后面。我担任内史侍郎的时间很久,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如今陛下刚刚开创王业,事关社稷安危,远方的人一有疑虑,恐怕就失去机会了,因此我每接受一道敕令,一定用心调查核审,使它与前面发布的敕令不抵触,然后才敢宣布施行。您所责备的施行迟缓的过失,就是这样发生的。”高祖说:“你办事如此用心,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先前,高祖派马元规宣慰安抚山南,只有南阳郡丞河东人吕子臧占据该郡不归顺。马元规先后派好几个人前往晓谕劝谏,都被吕子臧杀了。等到隋炀帝遇弑,吕子臧发完丧完成礼数,然后请求投降。朝廷任命他担任邓州刺史,封为南郡公。
废除大业的律令,颁布新的法律条文。
高祖每次处理事务,都自称名字,请贵臣们与他同坐。刘文静进谏说:“从前王导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太阳俯身与万物同样低,那么所有生物又如何仰赖它的照耀呢?’如今贵贱失去应有的分别,这不是令国家长久的做法。”高祖回答:“从前汉光武帝与严子陵同寝,严子陵把脚放到汉光武帝的肚子上。如今诸位大臣都是德高望重的旧臣,平生好友,往日的交情,怎能忘怀?您不必为此疑虑!”
戊寅日,隋安阳令吕珉献出相州投降,朝廷任命他担任相州刺史。
己卯日,举行将四亲的神主供奉在祖庙与先祖合享祭祀的典礼。追尊皇高祖瀛州府君为宣简公,皇曾祖司空为懿王,皇祖景王为景皇帝、庙号太祖,祖母为景烈皇后,皇父元王为元皇帝、庙号世祖,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追谥妃窦氏为穆皇后。每年祭祀昊天上帝、皇地祇、神州地祇,以景帝配享,祭祀感生帝、明堂,以元帝配享。庚辰日,册立世子李建成为皇太子,赵公李世民为秦王,齐公李元吉为齐王,宗室黄瓜公李白驹为平原王,蜀公李孝基为永安王,柱国李道玄为淮阳王,长平公李叔良为长平王,郑公李神通为永康王,安吉公李神符为襄邑王,柱国李德良为新兴王,上柱国李博义为陇西王,上柱国李奉慈为渤海王。李孝基、李叔良、李神符、李德良,是高祖的堂弟;李博义、李奉慈,是高祖的侄子;李道玄,是高祖的堂哥的儿子。
癸未日,薛举侵犯泾州。朝廷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统领八路总管的军队前去抵抗。
派太仆卿宇文明达抚慰山东地区,任命永安王李孝基担任陕州总管。当时天下还没有全部平定,凡是边远重要的州郡,都设置总管府,用来统领几个州的军队。
乙酉日,尊奉隋恭帝为酅国公。诏令说:“近世以来,时运变迁革新,前代皇帝宗族,没有不受杀戮诛灭的。但是朝代所以兴亡,难道只依靠人力所为?隋朝的蔡王杨智积等宗室子孙,都交给有关部门,依据他们的才能加以任用。”
东都听闻宇文化及向西进发,上下震惊恐惧。有一位名叫盖琮的人,上疏请求游说李密与他合力抵抗宇文化及。元文都对卢楚等人说:“如今宇文化及弑主之仇还没有报,而兵力又不足,倘若赦免了李密的罪过,让他攻打宇文化及,两贼互相残杀,我们可以徐徐坐等他们的败落。宇文化及败了,李密的军队也疲劳不堪。而且他的将士贪图官家的赏赐,容易离间,就是李密也可以生擒。”卢楚等人都认为很有道理,于是任命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携带敕书赐予李密。
丙申日,隋信都郡郡丞东莱人麹稜前来投降,朝廷任命他担任冀州刺史。
万年县法曹武城人孙伏伽上表,认为:“隋朝因为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而丧失了天下。陛下在晋阳起义,远近呼应,不到一年就登上帝位。只知道得到天下很容易,而不知隋朝失去天下也不难。我认为应当改变隋朝失败的做法,用心了解下面的民情。凡是君王的言行,不可不慎重。我看到陛下今天临位,明天就有人献鹞雏,鹞雏是小孩子的玩物,岂是圣主所需要的?再者,杂技乐舞,是亡国的淫声。近日太常寺在民间借用妇女裙襦五百多套充做歌妓的服装,打算五月五日在玄武门表演,这也是不足为子孙后代仿效的事。像这些事情,应当全部废除。好的或不好的习惯,早晚渐染,很容易改变人的性情。皇太子、诸王左右的官吏,应当谨慎挑选合适的。那种门风不够团结和睦,为人一向没有德行,专好奢靡,沉迷于声色游猎的人,都不能让他们接近皇太子与诸王。从古到今,骨肉亲人不和、分离,甚至败国亡家,没有不是因为身边亲近之人离间造成的。希望陛下慎重对待。”高祖看了表章非常高兴,下令嘉奖,擢升孙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赏赐帛三百匹,并在远近各处颁示公告。
辛丑日,内史令延安靖公窦威去世。任命将作大匠窦抗兼任纳言,黄门侍郎陈叔达也兼任纳言。
宇文化及将辎重留在滑台,任用王轨为刑部尚书,派他看守辎重,自己领兵向北赶赴黎阳。李密的部将徐世据有黎阳,畏惧宇文化及的军威,领兵向西保守黎阳仓城。宇文化及渡过黄河,保有黎阳,分兵几路围攻徐世
。李密率领两万步兵、骑兵,屯守在清淇,与徐世
用烽火互通消息,深挖壕沟,高筑城墙,不与宇文化及交战。每次宇文化及攻打仓城,李密就率领军队牵制他的后方。李密与宇文化及隔着淇水对话,李密数落宇文化及说:“你本来是一个匈奴的奴隶破野头,父兄子弟都蒙受隋朝的恩典,代代富贵,朝中无人能比。主上丧失德行,你不能以死劝谏,反而弑君谋逆,还想谋策篡夺天下。不追慕诸葛瞻的忠诚,却效法霍禹的谋逆,不能为天地所容,还能逃到哪里去呢?倘若赶快归顺我,还能保全你的后代。”宇文化及默不作声,俯视了很久,瞪大眼见大声说:“与你交战较量,何需说这么多大道理!”李密对身边的人说:“宇文化及如此昏聩糊涂,却忽然想做皇帝,我要拿棍子驱逐他!”宇文化及大肆修造攻城器具,进逼仓城,徐世
在城外深挖壕沟坚守,宇文化及受到壕沟阻拦,无法到达城下。徐世
在壕沟里挖地道,出兵攻打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大败,攻城器具被烧毁。
当时李密与东都已经相持了很久,东边又要抵抗宇文化及,时常担心东都在他的后方发动袭击。因而看到前来劝降的盖琮,非常高兴,于是上表乞求投降皇泰主,并请求讨伐消灭宇文化及来将功赎罪,交出俘获的宇文化及同党雄武郎将于洪建,并派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等人去东都朝见。皇泰主下令仿造诛杀斛斯政的办法,在左掖门外处死于洪建。元文都等人认为李密诚心投降,于是在宣仁门东极力装饰豪华的宾馆来接待李密。皇泰主引见李俭等人,任用李俭为司农卿,徐师誉为尚书右丞,备有前导和侍从人员,用乐队迎接到宾馆,赐给他们美玉、绸缎与美酒佳食,往来的宦官络绎不绝。册拜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命令他先平定宇文化及,然后入朝辅佐政务。任命徐世
为右武候大将军。还下诏称赞李密忠诚,说:“用兵的政策方略,全由魏公李密节制调度。”
元文都对于能同李密和解深感欣慰,认为天下可以平定了,在上东门设宴作乐,自段达之下都起身舞蹈。王世充严肃地对起居侍郎崔长文说:“朝廷的官爵,竟然拿来送给贼人,这是想要做什么?”元文都等人也疑心王世充想要以东都城与宇文化及相呼应,彼此之间因此有了间隙,不过表面上还是假装友好。
秋季七月,皇泰主派大理卿张权、鸿胪卿崔善福送诏书给李密说:“今天之前的事,全部不论。你的使者来了之后,我们的心意相通。朝廷大事,还待阁下匡正辅佐;征伐大权,还委任阁下指挥。”张权等人到了清淇后,李密面朝北方拜受诏书。既然西边已经没有顾虑了,李密便出动全部精锐兵力向东攻打宇文化及。李密得知宇文化及的军粮快要吃完了,就假装与宇文化及讲和。宇文化及非常高兴,听任士卒们吃粮,希望李密能送来一些粮食。恰逢李密部下有人犯法,逃到宇文化及那里,把李密的计谋全部说了出来,宇文化及大为恼怒。他的军粮又耗尽了,于是渡过永济渠,和李密在童山脚下交战,从早上七八点一直打到傍晚六七点。李密被流射中,从马背上滚落下来昏死过去,左右护卫都跑散了。追兵即将赶到,只有秦叔宝一人奋勇保卫他,李密因此得以幸免。秦叔宝重新收拢兵力,与宇文化及作战,才把宇文化及打退。宇文化及进入汲郡求取军粮,又派人拷打掠夺东郡的官吏百姓来索求粮食。王轨等人不能忍受他的作为,暗中派通事舍人许敬宗向李密请求投降。李密任命王轨担任滑州总管,任命许敬宗担任元帅府记室,与魏徵一同掌管文书。许敬宗,是许善心的儿子。房公苏威在东郡,跟随众人归降李密,因为他是隋朝的大臣,李密对他非常礼遇。苏威见了李密,一点也不谈及隋朝的艰难危险,只是反复向李密行帝王之礼,称颂“没有料到今天又见到圣明天子”。当时的人都鄙视他。宇文化及听说王轨叛变,非常惊慌,从汲郡率领军队计划攻取汲郡以北各郡县,他的部将陈智略率领岭南骁果一万多人,樊文超率领江淮排
部队,张童儿率领江东骁果数千人,都向李密投降了。樊文超,是樊子盖的儿子。宇文化及还有两万多名士兵,北走魏县。李密清楚宇文化及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向西返还巩洛,留下徐世
防备宇文化及。
乙巳日,宣州刺史周超攻打朱粲,并将他打败。
丁未日,梁师都寇略灵州,骠骑将军蔺兴粲击败了他。
突厥阙可汗派使节来归附中原王朝。起初,阙可汗附随李轨,隋朝西戎使者曹琼占据甘州引诱他,于是改为归附曹琼,与曹琼一起抵抗李轨。后来被李轨打败,流窜到达斗拔谷,与吐谷浑互为表里,到此时才内附。不久被李轨消灭。
薛举进兵逼迫高墌,游兵到达豳、岐一带,秦王李世民深挖壕沟,筑高壁垒,不与他们交战。恰逢李世民患疟疾,把军事委托给长史纳言刘文静、司马殷开山,并且告诫他们说:“薛举孤军远来,粮食不多,士卒疲乏,如果前来挑战,小心防守,不要应战。等我的病痊癒后,替你们打败他。”殷开山退下后,对刘文静说:“王爷认为您不能退敌,才如此说。而且贼兵听闻王爷患病,一定轻视我们,我们应该显示一下武力,来威慑敌人。”于是在高墌西南列阵,倚仗人多,不加防备。薛举暗中派兵袭击后方,壬子日,在浅水原交战,八位总管都被打败,士卒有十分之五六死去,大将军慕容罗
、李安远、刘弘基都阵亡,李世民带领军队返回长安。薛举攻克高墌,收拾唐兵的尸首筑成高台。刘文静等人都因此被罢官。
乙卯日,榆林贼兵首领郭子和派使者前来投降。朝廷任命他担任灵州总管。
李密每次打了胜仗,一定派使者向皇泰主报捷。隋人都感到欢喜,只有王世充对他的部下说:“元文都这些人,不过是一些办理文书的小吏,我观察他们的情势,一定会被李密捉去。而且我的部队数次与李密的军队交战,先后杀死李密军士的父兄子弟很多,一旦成为李密的部下,我们这些人没一个能存活!”想用这些话激怒他的部下。元文都听到消息,非常惊恐,与卢楚等人商量,趁王世充入朝的时候,埋下伏兵杀掉他。段达为人平庸怕事,担心事情不能成功,暗中派女婿张志将卢楚等人的阴谋报告给王世充。戊午日半夜三更的时候,王世充领兵袭击含嘉门。元文都听说事情有了变化,入朝请皇泰主在乾阳殿安排军队自卫,命令诸将紧闭城门抵抗。将军跋野纲率兵出战,与王世充相遇,下马投降。将军费曜、田阇在宫城门外与王世充交战,战斗不利。元文都亲自率领宿卫兵打算从玄武门出去,袭击王世充的背后,长秋监段瑜声称没有找到宫门的钥匙,延误了好长时间。天快要亮了,元文都又打算领兵出太阳门迎战王世充,返回乾阳殿时,王世充已经攻入太阳门。皇甫无逸放弃母亲和妻子儿女,砍开右掖门,向西逃奔长安。卢楚躲在太官署,被王世充的部下抓获,押到兴教门,面见王世充,王世充下令斩杀卢楚。于是攻打紫微宫门。皇泰主派人登上紫微观,问王世充道:“动用军队想要干什么?”王世充下马谢罪说:“元文都、卢楚等有不良意图。请杀了元文都,我甘愿接受处罚。”段达于是命将军黄桃树抓住元文都,送给王世充。元文都对皇泰主说:“我今天早上死,晚上就轮到陛下了!”皇泰主悲痛地哭着送他,出了兴教门,元文都像卢楚一样被乱刀砍死,还把卢楚与元文都所有儿子都杀了。段达又以皇泰主的命令开门迎接王世充入宫,王世充把宿卫禁兵全部替换成自己人,然后入乾阳殿拜见皇泰主。皇泰主对王世充说:“擅自起兵互相诛杀,也不上奏,难道是臣子应该做的吗?阁下想擅自动用武力,胆敢这样对待我吗?”王世充伏地下拜流下眼泪谢罪说:“我蒙受先皇的提拔,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元文都等人包藏祸心,谋划召来李密祸害国家,又担心我不同意,怀疑猜忌我。我迫于求生,来不及上奏。如果怀有什么恶意,违背陛下,天地日月可以作证,让我满门灭绝,没有遗种。”声泪俱下。皇泰主认为王世充有诚心,命他上殿,同他交谈了很久,又与王世充一同进入后宫面见皇太后。王世充披散着头发发誓,声称不敢有二心。于是任命王世充担任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到了中午,抓住赵长文、郭文懿,把他们杀了。然后巡视全城,公布诛杀元、卢的原因。王世充从含嘉城移居尚书省,渐渐联结同党,恣意横行,作威作福。任用哥哥王世恽为内史令,住在禁中,子弟都掌管兵权,把政事分为十头,都交给党羽主持,权势震动内外,朝臣无不趋附,皇泰主只能妥协罢了。
李密打算入朝,走到温县,闻知元文都等人已死,又返回金墉城。东都异常缺粮,私铸钱泛滥,品质低劣,大多在铜钱里掺了锡钱,薄细如线,一斛米的价格是八九万钱。
起初,李密曾经跟随儒生徐文远学习。徐文远是皇泰主的国子祭酒,有一次出城打柴,被李密的部下抓住。李密让徐文远朝南而坐,准备尽弟子的礼节,朝北行拜礼。徐文远说:“老夫我既然享受了厚礼,哪里敢不知无不言?不知道将军的志向是否要效法伊尹、霍光那样帮助朝廷于危难之中?那么老夫虽然年迈,还是愿意尽力相助的。如果想效法王莽、董卓,趁国家危难谋求私利,那么就用不到老夫了!”李密叩头说:“不久前接到朝廷的命令,位列上公,希望能竭尽有限之力,匡救国难,这才是我的初衷。”徐文远说:“将军您是名臣的儿子,走错了路,落到如今的局面,如果能趁没有走远及时回头,仍然不失为忠义之臣。”等到王世充把元文都等人杀了,李密又向徐文远请教计策。徐文远说:“王世充也是我的弟子,为人残酷狭隘,既然造成这种局面,一定另有所图,将军您原本的计划就不合适了。不把王世充打败,就不能入朝。”李密说:“原本认为先生是儒生,不通达时势,如今不出门就能定下大计,多么高明啊!”徐文远,是徐孝嗣的玄孙。
庚申日,诏令废除隋代的所有离宫与游乐的地方。
戊辰日,派黄台公李瑗安慰招抚山南。
己巳日,任命隋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为刑部尚书。
隋河间郡丞王琮坚守郡城抵御各路盗贼,窦建德攻打王琮,一年多没有攻克。王琮听到隋炀帝被弑的噩耗,率领官吏百姓发丧,守城的人都哭了。窦建德派使者前来吊唁,王琮于是趁机向使者请求投降,窦建德退军准备了酒食等待他。王琮说到隋朝亡国,俯身痛哭流涕,窦建德也为隋朝灭亡哭泣。诸位将领说:“王琮抗拒我军这么长时间,杀死杀伤我们很多人,如今没有抵抗能力了才投降,请求烹杀他。”窦建德说:“王琮,是忠义之臣,我正要封赏他用来勉励人们忠于君主,怎么可以杀了他?过去在高鸡泊做强盗,还能容忍任意杀人。如今要安抚百姓,平定天下,怎么可以杀害忠良呢?”于是在全军宣告说:“以前与王琮有怨恨而敢胡乱行事的,夷灭三族!”任命王琮担任瀛州刺史。于是河北的郡县听闻消息之后,争相归附窦建德。
起初,窦建德攻陷景城,俘获户曹河东人张玄素,将要把他杀了,县里一千多名老百姓号啕大哭,请求代替张玄素去死,说:“没有比张户曹更加清廉谨慎的了,大王杀了他,凭借什么来鼓励大家向善?”窦建德便放了张玄素,任用他担任治书侍御史,张玄素坚决辞谢。等到江都失败,窦建德又任命他担任黄门侍郎,张玄素才接受。隋饶阳令宋正本,知识渊博很有才华,以平定河北的计策游说窦建德,窦建德请他担任谋主。窦建德在乐寿建都,称住所为金城宫,设置百官。